武汉市两会闭幕 首次实行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

武汉市两会闭幕 首次实行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

原标题:武汉市两会闭幕,首次实行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王峻

通讯员 王晓珊 叶秋

1月11日上午,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关于以“用”为导向建设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 加快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案》《关于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案》等2件议案,成为本次会议议案。

1月10日下午,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闭幕,大会形成《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入融合,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建议案》《关于加快产业转型闯关,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的建议案》《关于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的建议案》三个建议案。

人大代表首次票决民生实事

据介绍,按照武汉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议案截止时间的要求,到1月9日12时止,大会秘书处共收到市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原案38件,财政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成为代表集中关注的热点。

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是依法履行职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这些议案原案,是代表们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反映了武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大会秘书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将《关于以“用”为导向建设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 加快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案》《关于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案》等2件议案,作为本次会议议案。

市民“点单”、代表“定单”、政府“接单”,11日上午,523名人大代表首次以票决的方式确定该市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新改扩建中小学校30所、新增学位3.5万个、举办各类招聘活动600场以上……这些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正一笔一画地将更多“民生愿景”绘成“幸福实景”。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指政府在广泛征集人民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实施,在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由人大代表以投票方式决定民生实事项目,交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制度。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武汉市民生支出占比达79.8%,52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报告提出,2025年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心用情,着力打造更具幸福感的人民城市。

武汉市自2003年起,市政府每年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选择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实事,从“十件实事”到“民生实事”,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现场亲历票选过程,深切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倾听民声、汇聚民意的优势。”武汉市人大代表张培文说,把“百姓盼的”与“政府干的”紧密融合,更广泛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个建议案力促高质量发展

截至1月9日12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提案691件。武汉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对收到的提案进行认真审查,确定立案651件,暂不立案40件,立案率94.21%。

在立案的提案中,委员个人或联名提出提案529件,占81.26%;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各界别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提出提案122件,占18.74%。

涉及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278件,占42.70%;政治建设方面的提案30件,占4.61%;文化建设方面的提案79件,占12.14%;社会建设方面的提案228件,占35.02%;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提案36件,占5.53%。

大会形成《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入融合,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建议案》《关于加快产业转型闯关,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的建议案》《关于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的建议案》三个建议案。

武汉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负责人介绍,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所期所盼,聚焦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等重大问题,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产业转型闯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供应链平台建设、发展壮大枢纽经济、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文旅融合支柱产业、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推动养老养育政策落地、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凝聚共识,提出意见建议,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贡献力量。

399条代表建议全部办理答复完毕,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去年以来,从执法检查、听取报告、专题询问,到意见交办、听取反馈、跟踪督办……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全过程、全链条的监督工作闭环,让人大监督“牙齿”更硬、“咬合力”更强,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围绕《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案》《关于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快“畅通武汉”建设案》等2件议案,武汉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迅速行动、加强跟踪督办,要求承办单位细化方案、量化指标、强化责任;武汉市政府相关部门全力推进议案办理,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单位和办理时限,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实现134个事项“一件事一次办”,19.3万个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就近办”,新建创新街区(园区、楼宇)110万平方米,分层培育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508家,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2028家……通过1号议案办理,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地铁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开通通勤、通学、旅游、就医等定制公交445条,轨道站点800米覆盖通勤比例超过30%,新建改造慢行交通设施56公里,41处重点路口、路段拥堵状况有所缓解……通过2号议案办理,武汉市城市交通一体化、数字化、绿色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让每一件代表建议都掷地有声,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经各方面共同努力,399条代表建议已全部办复,一批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得以解决。

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全部办复,一批民生关切得到有效解决

政协武汉市十四届三次会议以来,全市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共提出提案744件,经审查立案交办708件。截至2024年年底,提案已全部办复。提案所提问题或意见建议已经解决或采纳的669件,占提案立案数的94.5%。

一年来,武汉市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深入田间地头和基层一线扎实调研,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添发展之力,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动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

2024年全市共建成一线协商平台、社情民意联系点1006个,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220余场次,促进了1300余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房前屋后实事、基层治理难事得到解决。

聚焦加快武汉新城建设、打造新时代制造强市和加快发展老年友好型城市,武汉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通过的三件建议案,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其中,围绕《关于加快武汉新城建设,打造世界光谷的建议案》1号建议案办理工作,武汉市政协各参加单位积极参与,成立了36个课题组,全方位覆盖。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最终形成了51篇调研报告。一年来,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武汉新城六大片区起步区建设,实施建设项目132个。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光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武汉市数据通信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40%,新型显示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软件产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连续5年获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坚持全市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群众所愿所盼集中在哪里,履职步伐就延伸到哪里,积极为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