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近两年,针对消防安全治理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层级缺少抓手等问题,我市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市场机制,发动基层力量,共建共享微型消防站,探索出一条基层消防安全治理的新路径。
2024年末,中、省、市媒体记者集中采访孝感全域覆盖微型消防站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以深化改革为主题,运用数据说话,勾勒出这项系统性变革的由来与成效,令人眼界大开。
35个到3730个
“此前全市建有35个消防站,虽然能够覆盖市域消防救援,但不能确保消防救援救早、救小、救好。”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李黎兵介绍,“通过消防救援思维、方式、路径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微型消防站3730个,其中固定式微型消防站1583个、流动式微型消防站304个、专业化微型消防站1843个,在市域打通消防救援‘最后一百米’。”
2023年8月,市消防安全委员会以改革基层治理模式为目标,出台《孝感市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指引》,遵循便于出动、全面覆盖、救早救小、服务群众等原则,在城市建成区建设固定式微型消防站、在乡镇农村建设流动式微型消防站、在企业单位建设专业化微型消防站。
固定式微型消防站采用无人值守智能消防柜的模式,按照3分钟响应标准,占地不足1平方米,配置灭火器、消防水带、救援伸缩梯、AED等4类19种27件装备。紧急时刻,微型消防站队员及群众就近随用随取。
流动式微型消防站针对农村地广人稀特点,按“一村一站”的标准,由电信公司投资购置三轮消防摩托车,车辆载水1吨,配备消防水带、水枪、机动抽水泵等器材。发现火情时,微型消防站队员及时驾车赶赴现场处置,2人即可完成灭火操作,具有机动灵活、快速便捷的特性。
专业化微型消防站由各企业单位根据自身实际,配备专兼职消防人员不少于6人、各类灭火救援器材不少于4类27件套,将智能消防柜安放在便于取用位置,确保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先期处置自救,避免小火酿成大灾。
670人到2.1万人
“过去,孝感市直和县(市、区)、乡镇在编专业消防队员为670人,虽说在消防救援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但也有因站点覆盖距离较远而救援不及时的事发生。”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洪鹏说,“全市以改革的视野,打破消防救援单打独斗的思维定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消防救援,实现全域覆盖微型消防站。目前,全市已发展微型消防站队员2.1万余人,过去消防救援人员不足、隐患上报处置不及时等问题迎刃而解。”
人从哪里来?市委社会工作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微型消防站作为志愿者队伍组织、建设、作用发挥的有力载体,统筹发动社区干部、网格员、下沉党员、离退休干部、楼栋长、热爱公益事业人员等就近加入微型消防站成员队伍,共同守护群众身边安全。
事情怎么办?市委社会工作部,与消防救援支队会商,采用“平时+应急”结合的路子。微型消防站队员平时正常开展原岗位工作,并结合实际融入性开展消防常识宣传、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等工作;如遇火灾等灾情,队员直接利用微型消防站器材装备,就近参与处置突发灾情。
调度怎么做?市委社会工作部,与消防救援支队、市电信部门会商,采用“集中+分散”结合的方式。上线运行微型消防站调度系统,对接119消防指挥中心,对全市微型消防站队员实施统一集中调度;市县两级成立天翼火蓝应急救援志愿队,对辖区内微型消防站队员实行集中式岗位培训和“上门式”岗位普训补训,既能有效凝聚志愿者力量,又能提升微型消防站队员自防自救能力。
1个主体到3个主体
“过去,消防救援只有消防救援支队一个主力主体。现在,以改革为路径将社会工作部门入列为协调主体,将电信部门入列为参与主体。”中国电信孝感分公司总经理洪鸷鹏说,“从1个部门到3个部门,全市微型消防站有效运转起来。”
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孝感市电信部门有着自身的网络系统和智能运行管理模式。然而,这些系统和管理模式,较长时间囿于电信业务领域,既有单一性又有能力剩余。当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出,利用电信部门既有网络、管理基础,搭建网上微消防站运行、管理平台时,有着社会责任的电信部门当即认同。
孝感电信与电信集团应急产研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发挥电信在云、网、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和能力优势,研发和建设了智慧消防云平台、智能微消防站调度平台及微消防站APP,与市消防救援支队一道,建成了覆盖市域的智慧消防系统。
孝感电信从增值服务的角度切入,改革以往电信业务单一的局面,融入更多的消防救援服务。通过电信资源和渠道,向市民广泛宣传微消防站的就在身边、可以救早救小的显著作用;以现场教学方式,为全市微消防志愿者提供网络救援网络技术培训;向每位自愿者发放每月话费补贴,为他们接警、报警、参与救援提供助力。
遍布城乡社区、湾村的微消防站,运行效果令人欣慰。2024年,全市救援救助类警情同比上升48.9%,火灾事故同比下降26.9%。火灾中抢救47人、疏散87人。虽然火灾致伤8人,但因消防救援及时,无人员死亡情况。
在改革中构筑的全域覆盖微型消防站,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彰显出织密基层火灾防控网的重要作用。
从案例看防控
——孝感全域覆盖微型消防站采访录之二
■全媒体记者周应涛 郑玉欢 焦志新
消防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在孝感全域覆盖微型消防站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系列救早、救小、救好的典型案例,让人深刻感受到基层火灾防控网正在打通消防救援“最后一百米”。
全面覆盖
案例一:2024年12月11日中午,孝南某小区8楼一住宅的空调外机起火。微型消防站队员在接受119消防指挥中心调派后,5分钟内将火灾扑灭。消防员到场核实后确认,无须再处置。
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科长张大军介绍,“此前,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曾经也面临‘远水难救近火’的窘境。特别是老城区,难以做到‘救早、救小’。”
从人口分布和警情看,老城区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建筑耐火等级低、人流物流多、火灾荷载大,警情占比较高。有时段统计表明,民用建筑、电气线路设备等火灾占比高达61%。
从城区交通和救援时效看,老城区部分道路狭窄、消防车道被占用、消防出口锁闭致使通道不畅,影响救援时效。有时段统计表明,灭火救援途中时间超过10分钟的占比达50%以上。
2023年,我市将微型消防站建设纳入市深化实践活动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建实建密老百姓家门口的消防站、安全站,弥补救援覆盖盲区,构建起多位一体的消防治理服务体系。
张大军说,“微型消防站虽小,但凭借‘小、快、灵’的特色和齐全的消防设备,一旦发现火情可以快速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机动灵活
案例二:2024年12月14日16时57分,云梦县曾店镇刘店村袁河湾一处临近房屋的田块被烧。微型消防站站长刘小国收到消息,立即发出救援指令。队员邹小武、刘根生迅速出动,3分钟内到达发火位置,开始用消防摩托车灭火。17时03分,火被扑灭。
“村里微型消防站队员第一时间快速处置,将火扑灭在初级阶段,避免了一场灾祸。”2024年12月18日,云梦县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技术二级指挥员刘晓朋对记者说,“县消防救援大队离刘店村有30分钟路程。当天刮着风,万一火借风势进一步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刘晓朋介绍,云梦县有13个乡镇1个区,县消防救援大队到最远乡镇需40分钟,最近的乡镇也要10多分钟。紧急时刻,村里的微型消防站起了大作用,村干部骑上三轮消防摩托车,能快速到场处置。
记者在刘店村微型消防站看到,消防水带、水枪、机动抽水泵等器材分类摆放、整齐有序,站内组织机构、队员职责分明,遇有突发情况,可以即时响应。
刘小国说,“有了微型消防站,村里的安全工作就更有抓手了。我们发挥微型消防站力量,开展秋冬季秸秆禁烧、夏天防溺水和用气用电安全宣传,效果很明显。”
实在管用
案例三:2024年5月13日8时15分,安陆市某公司一厂房起火。接到调度命令后,企业微型消防站立即组织队员赶赴现场扑救,同时组织员工疏散逃生,成功抢救2名受伤人员。随后,企业微型消防站与辖区消防救援站共同扑灭火灾。
事故猛于虎,安全贵如金。两天后,安陆市在湖北白兆山水泥厂举行消防应急演练活动,检验企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演练活动模拟一生产车间发生火情。员工发现火情后,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并同步向车间值班领导汇报并启动火灾预警方案。按照预案,班组、车间、厂部三级安全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维持秩序,微型消防站队员按照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灭火。附近的孛畈镇消防队员闻警即动,迅速赶到现场展开扑救,成功扑灭火灾。
这样的消防应急演练,在各地企业微型消防站常态化开展,不仅提升了企业微型消防站的应急处置能力,而且增强了干部职工防灾减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微型消防站作为新生的基层消防力量,扎根社区、村、企业单位层级,打通了基层消防救援的“最后一百米”。以微型消防站为抓手织密基层火灾防控网,正在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队伍看力量
——孝感全域覆盖微型消防站采访录之三
■全媒体记者周应涛 郑玉欢 焦志新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固本之策。
在孝感全域覆盖微型消防站采访中,一支有热情、有保障、有能力的消防志愿者队伍,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有热情想干事
“宋汉林是个热心人。加入消防志愿者队伍后,他利用消防摩托车在镇上及各村里不断循环播放消防安全宣传音频内容,提醒周边村民不要随意焚烧垃圾、秸秆,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维修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养成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的良好习惯。”
云梦县义堂镇负责人介绍说,村民们听到宋汉林的消防宣传,都感觉很亲切。
近年来,经动员组织,大批社区干部、网格员、下沉党员、离退休干部、楼栋长、热爱公益事业人员等就近加入微型消防站成员队伍。
“这些消防志愿者平时正常开展自己工作,并结合实际融入性开展消防常识宣传、安全隐患排查。如遇火情,直接利用微型消防站器材装备,就近参与处置突发灾情。”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主任熊成虎介绍,“他们有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热情。把这些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组建最小的救援单元,在守护群众安全方面发挥了大作用。”
有保障能干事
“提、拔、握、压,这是使用灭火器的四字口诀,大家要牢记……”2024年12月18日,在市高新区东苑社区,北京路小型消防站站长董伟正在开展消防志愿者培训。
据介绍,市县两级成立天翼火蓝应急救援志愿队,对辖区内消防志愿者实行集中式岗位培训和“上门式”岗位普训补训,有效凝聚志愿者力量,提升微站队员自防自救能力。
除培训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外,董伟还要给辖区微型消防站志愿者讲解天翼消防微站APP的使用以及排查安全隐患的方法。
全市3730个微型消防站上线运行微型消防站调度系统,并对接119接处警平台,由119对全市微型消防站队员实施统一集中调度。每个站配置6名志愿者,授权获得“天翼消防微站”APP权限,通过APP可实现接警开锁、能力培训认证、志愿者积分等功能。
我市还出台《微型消防站队员积分制奖励激励措施》,为志愿者购买保险保障,将志愿者典型培树纳入全市宣传工作重点内容,采取活动积分、话费补贴、救援奖励、“送奖到岗”等方式,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提升社会认同感和工作荣誉感。
董伟介绍,市高新区已建成195个微型消防站,招募1100多个志愿者,他们对每个志愿者进行轮训,并定期开展培训,确保火情发生后能迅速反应。
有能力干成事
2024年10月24日下午5时许,孝南区书院街道北外社区后湖东路一处发生火灾,现场有大量浓烟冒出。周边群众发现后,迅速拨打了报警电话,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周边几个微型消防站参与灭火救援。
北外社区后湖东路微型消防站队员刘恭维、袁国平、孙延毅立即赶往火灾现场,到场后发现有群众被困于楼上。在刘恭维的组织下,袁国平立即对发生火情的场所进行断电,孙延毅用手机app打开了微型消防站柜体并借助里面消防器材对火灾现场进行灭火。同时,陆续赶来的其他队员利用喊话器疏散周边围观群众,为消防救援力量的到场开辟通道。随后,消防员赶到与微型消防站队员们一起将火扑灭,从火场中将一名独居老人成功救出。
微型消防站人员的先期处置对抑制初期火情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处置及时,火势得到有效控制,灭火救援全过程不到5分钟。周边社区居民纷纷点赞:“幸好身边有微型消防站,要不然今天还真会酿成大祸。”
2024年12月25日,书院街道宣传委员胡炎向参加此次火灾扑救工作的消防志愿者们表示慰问,送上了慰问金、米、油等物资,并感谢他们在此次灭火救援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目前,全市共表彰奖励消防志愿者35人次。
从民声看效能
——孝感全域覆盖微型消防站采访录之四
■全媒体记者周应涛 郑玉欢 焦志新
建设微型消防站,是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以“小项目”护航“大安全”。
在孝感全域覆盖微型消防站采访活动中,随时可以听到干部群众的赞美声:“微站虽然小,救援作用大。”“小站在身边,安全不用愁。”
社区居民说:更有安全感了
记者问:“微型消防站建到了居民的家门口。您对这事怎么看?”
孝南区书院街道北外社区居民邹玉霞说:微型消防站建得好哇,我现在晚上睡觉踏实多了。
我在北外社区“一条龙”居住了近40年。这里房子使用年限长,电器线路老旧,居住人口密集。以前我总是提心吊胆,生怕院子里谁家不小心发生火灾,消防车不能及时赶来,错过最佳灭火时机。现在好了,微型消防站就建在家门口,不用担心发生火灾后没有灭火工具和救援人员了!
你看,这个北外社区5号微型消防站,虽然柜子小,占地面积不大,但水带、水枪、伸缩梯、消防斧、绝缘剪等消防装备应有尽有,可以有效扑救初期火灾。
我听说2024年10月9日,我们街道一电动自行车起火。临近微型站队员立即到场对火灾展开扑救,耗时仅10分钟就将火灾成功扑灭。
现在街坊们都说,小区有了微型消防站,住在这里更有安全感了!
治保主任说:抓手更实在了
记者问:“微型消防站建起来后,打通了基层消防救援的‘最后一百米’。您在实际工作中有什么感受?”
市高新区丹阳办事处理丝社区治保主任张培训说:目前,我们理丝社区有5处微型消防站,基本实现了辖区全覆盖,具备1分钟出动、3分钟到场、5分钟控制的能力,已成为社区的“灭火先遣队”。
2024年10月16日,我们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一住户窗户冒出浓烟。巡查人员迅速从附近的微型消防站里取出消防装备,赶赴现场灭火,短短几分钟内就扑灭了火势。
事后,户主黄桃之老人向我们道谢,“家里的油锅起火,不慎将灶台、厨房顶等部位引燃。幸亏社区处置及时,没有让小火酿成大火灾。”
除承担消防救援任务外,微型消防站还积极参与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居民燃气“三件套”宣传推广、电气隐患排查上报、AED院前急救等工作,筑牢老百姓家门口的“安全圈”。
2024年,市高新区组织1100余名志愿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轮训,有效夯实了微型消防站队员的应急救援“硬实力”。
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全域覆盖微型消防站后,我们推进基层安全治理的抓手更实在了。
人大代表说:新格局渐成型
记者问:“2023年全国‘两会’上,您提出了‘关于加强基层消防专业力量建设’的建议。近两年,孝感市加快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全覆盖,夯实消防安全基层基础。您对此有何评价?”
全国人大代表、大悟县新城镇朱湾村党支部书记梁云英说:基层消防专业力量担负着基层乡镇(街道)火灾防控、灭火救援、消防宣传等重要职责任务,是消防安全治理的重要生力军。前两年,我在工作和调研中发现,基层乡镇(街道)没有专职消防机构,基层消防救援大队和消防救援站基本都设在城区,有的距离偏远乡镇较远,出现“远水难救近火”的现象。所以,我提出了打通基层火灾防控和灭火救援“最后一百米”,积极构建基层消防安全治理新格局的建议。
近两年,人们欣喜地看到,孝感市加快推进微型消防站建设全覆盖,夯实消防安全基层基础,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这些微型消防站,既是灭火救援的战斗队,也是火灾防控、燃气安全、用电安全的巡查宣传队,在保证全天候消防应急战备的同时,常态化协助开展基层安全管理工作。同时,通过统一的志愿组织、规范管理、系统培训,造就了一支有力的志愿者队伍,形成了一张紧密的安全治理网络,成为防范化解基层安全矛盾的有力助手。
孝感全域覆盖微型消防站,从源头上解决民生安全问题,是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讯员 周应涛 郑玉欢 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