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提出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旗帜鲜明地支持“大武汉”建设成为“强武汉”。落实省委部署,市委提出,坚决扛起“一主引领”的重大使命,勇担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明确要求‘主城做优’,以两江四岸为核心,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主中心’。这对江岸区来说,既是重大机遇,更是重大使命。”
高红涛建议,政府部门应出台关于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机构的收费标准、服务项目、服务时间等规范标准,尤其是通过出台收费标准,避免出现“民办价高、公办难进”的现象。
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实事,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小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也是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应推进中心城区的老旧市场搬迁至汉口北,助推武汉批发商贸业实现集群发展,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充分利用汉口北的物流枢纽基础设施,主动融入“双循环”新格局,加快武汉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冯莉建议,提升动漫产业地位,整体谋划布局,建议武汉市将动漫产业发展纳入“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要内容,动漫产业应当成为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
“还要加强安全治理。在环境治理上也有安全之说,随着社会发展,新的污染物又出现了,比如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全氟化合物等持久性污染物、抗生素、微塑料,因此要不断提高治理的安全级别。”梅惠说。
童志敏建议,政府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要自觉尊崇法治、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律师作为法治建设的主要力量,要主动作为,参与法治建设,做好政府的法律顾问,提供好的法律建议,共同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进入新的一年,对于中小企业也是有挑战的一年。如何活下来、发展好,挖掘内生动力实现造血,方能转危为机,有利于更加长远的发展。”
“在这场众志成城的抗疫斗争中,社区书记、下沉党员、志愿者等奔波在疫情一线,了解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疫情防控情况,让市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徐击水说,武汉在过去一年虽然因为疫情防控影响经济受到很大影响,但在芯片、医药等产业仍有突出表现,像芯片产业在武汉有很好的发展势头。
“建议从2021年秋季入学开始,以在校女生为重点,为全市14周岁的女性开展自愿免费接种。”27日,市政协常委、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魏静接受采访时说。
“最令我激动的事,是刚刚启动的武汉市2021年民生实事评选活动,里面的22件实事件件都是为民着想。”市人大代表、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桂小妹说。
重塑“九州通衢”的大交通格局,是加快疫后重振、重塑城市形象、再回全球产业链的先决条件。[查看详情]
大战大考之年,武汉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难,以倾城之力艰苦奋战,实现了民生稳、人心稳、社会稳,成为展示“中国之治”的重要窗口。[查看详情]
2021年武汉将大力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等服务业,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商业生活圈,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查看详情]
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查看详情]
做好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运维,开展碳金融创新,力争将武汉打造为全国碳金融中心,实现“发展更绿”。[查看详情]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武汉提出这一立足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占天时、聚地利、得人和,“对标最高最好,武汉必能拼出城市发展新高度,建成九州通衢的国际化大都市”。[查看详情]
2021年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查看详情]
坚决扛起“一主引领”重大使命,勇担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武汉在加快提升城市能级上聚焦发力,加快做大总量,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较快增长,持续做强功能,努力在全国实现争先进位。[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