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一颗镶嵌在江汉平原的璀璨明珠,巧妙融合产业之兴、人文之韵与旅游之魅。这里产业鲜明,工业发展提速快进,农业结构持续优化;这里古韵 悠长,石家河文化、陆羽茶文化、状元文化、侨乡文化等历史瑰宝熠熠生辉; 这里风光旖旎,四湖四园、石家河遗址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天 门,正以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姿态,邀您探寻历史足迹,感受发展脉搏,共享文化盛宴。

2024江汉平原(天门)蔬菜产业大会开幕 “蔬”写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天赐新鲜菜,门迎天下客。11月9日上午,2024江汉平原(天门)蔬菜产业大会开幕式在湖北天门举行。【详情】

第五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在湖北天门开幕

乡约荆楚,遇见美好。11月8日晚,第五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在天门陆羽广场启动。【详情】

11月9日,2024江汉平原(天门)蔬菜产业大会举行。近年来,天门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聚焦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蔬菜产业特色鲜明,获评“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天门还先后入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 截止目前,天门市蔬菜在田面积约23.8万亩, 主要有萝卜6万亩、花菜5万亩、白菜3.5万亩、 甘蓝3万亩、娃娃菜2万亩。除满足武汉都市 圈供应外,产品还销往广东、河南、北京、上 海等地。

  • 四大蔬菜板块基地:30万亩天西露地蔬菜基地、 1万亩城郊设施蔬菜基地、2万亩精品水生蔬菜 基地、2万亩地方特色蔬菜基地。全市有7万亩 以上的蔬菜乡镇3个(其中蔬菜国家级产业强 镇2个:多宝、张港)、万亩以上蔬菜乡镇10个、 千亩以上专业村50多个;50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 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180余家,其中1000亩以上 的市场主体达到87家

  • 天门市蔬菜加工类龙头企业达到27家,其中国家 级2家(红日子,鑫天);省级4家(龙牯、天丰 惠农、铭禾、水乡园);市级加工类龙头企业达 到21家。

  • “壹品天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围2022中 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名单。加强绿色食 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二品一标”农 产品认证,全市有效期内“二品一标”认证蔬 菜产品20个,其中绿色食品17个,国家地理标 志保护产品3个。

  • 销路覆盖全国:主要销往武汉白沙洲市场、武 汉四季美、广州江南市场、北京新发地等。储 存能力大幅提升:全市共拥有产地冷藏保鲜设 施359座,库容近62万立方米,储存能力达到 24万吨。

天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拥有石家河文化、陆羽茶文化、状元文化、侨乡文化等名片。

    石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是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的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且等级最高的新石器时代大型城址聚落遗址。石家河遗址于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入选中国社科院评选的“六大考古新发现”、“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世界考古论坛•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五个重大项目名单。2005年,在石家河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距今4600多年的陶甑(古代蒸食炊器),还出现了稻谷、鸡、鸭、鱼的残骨的遗留物,这说明早在4600多年前,天门的先民就懂得用蒸的方法烹制食品了。

    茶圣故里园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天 门市中心城区,总面积57公顷,主要由陆羽故园 景区、博物馆景区和工人文化宫景区等3个景区组 成,主要景点有陆羽纪念馆、茶圣广场、东岗草 堂、茶经楼、陆子学堂、梦野书院、博物馆等, 是集中展示陆羽生平事迹和陆羽茶文化的重要场 所。2023年游客接待人数90.8万人次,2023年旅 游综合收入27330万元。

    天门是著名的状元之乡,仅明、清两代就有468人荣中 进士、举人,恢复高考后向国家输送大学生20余万人。

    天门是中国内陆最大的侨乡,有28万华侨华人及 其后裔旅居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