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今天、明天与昨天都有巨大的区别,相机成为捕捉者的角色,一面记录这些转瞬即逝的事物,一面随着时代的巨轮不断前进。30余年的时间,高功佳一直与相机为伴,他见证最早一批照相馆的兴盛与衰败,他从机械相机的时代穿梭到如今的数码时代,用双手感受和储存着相机的当下和过去。

2/22

在一条老旧的街道旁,小饭馆、小商铺、五金店等大大小小的招牌乱了人眼,高功佳的相机修理铺隐居于其中。它虽然不起眼,但往来的顾客络绎不绝,他们大多头也不抬,便直接进了店中。

3/22

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店里往来的顾客从不间断。他们或是怀着热情去旅拍,却不慎把相机掉到水里;或是有胶片相机收藏癖,刚入手了一款价值不菲的相机;或是老年摄影爱好者,拍起照来却总遇到问题……他们怀着担忧,只愿把相机送到高功佳手上,盼他“起死回生”。

4/22

店里常收到包装严密厚实的快递,是全国各地的相机发烧友听说了高功佳的特级手艺和良心价后,寄来的“受伤”相机,发件地北到佳木斯,南可到海南岛。高功佳想想,“大概是名声传出去了吧”,关于怎么传出去的,他并没机会多想,总是马上拆包,急着检测机器的问题。

5/22

高功佳工作台的右手边,存放着所有待修和修好的相机、镜头,有胶片相机也有数码相机。他介绍道,每一件修理的时间不等,“耗时最长的是以前的古董相机,有一次修理前苏联生产的基辅牌相机,我从白天到晚上,修了整整一天都没修好。”

6/22

开始正式修理之前,高功佳检查镜头的问题。30余年的时间,让他身上手艺人的特质更为显而易见,专注、细心、耐心、享受花大量时间去做和学一些东西的过程。从他最初来到修理铺到现在,就算是生病,他也很少关门休息、停止修相机,连相机修理铺早八点半的开店时间都是始终如初。

7/22

高功佳从未想过离开相机修理的行当,“做到不能做为止”,这句话饱含了他对这一行的热爱。84年,他从南京农村来到武汉,那时“大汉口”一派繁华景象,他住在狭小的相机馆,窗外便是曾经的大智门火车站,晚上灯火通明。

8/22

白天,他跟着师傅朱礼武学习,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仅有4名相机维修特级技师,朱礼武名列其中。在师傅的带领下,他渐渐进入相机的世界。修理相机的行当,改变了高功佳的命运。

9/22

高功佳对相机和匠人的最初印象都是来源于这段时间。他陪在师傅旁边,彻夜盯着相机和师傅的手,修完相机后全身轻松,大智门车站的宵夜格外香。只是第二天早上六点半不得不起床,陪师傅去粤汉码头,也就是如今的江滩跑步,接着回到店里又开始修理相机。一日复一日,表面上生活一成不变,但几乎每天,高功佳都对相机有新的认识,使他欣喜不已。

10/22

处在巨大变革的时代,对高功佳而言,所有世事变幻、生活变迁全都缩在小小的相机里。当柯尼卡推出第一款带有闪光连动光敏元件的相机时,电子相机的时代已经来临,而这时,高功佳已经辗转了几家照相馆,来到他人生的重要节点。

11/22

电子相机开始风靡时,高功佳已经通过夜校的知识、家电维修的实践,精通了电子相机修理的手艺。从传统的机械相机修理转入电子相机修理,在那时,并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不久,他手艺的名声传遍了维修行业,不少同行找他询问技巧,他从不藏私、一一作答。

12/22

之后,在美真照相馆里,他有了自己的相机修理铺。只是,当时一起营业的四、五家照相馆,后来只剩美真照相馆这一家了。

13/22

如今,无论四季怎么变换,高功佳总是埋头坐在那里,桌上的台灯旧得发锈。在媒体、顾客冠以的“武汉头牌”名号之下,高功佳有种罕见的朴质与稳健,正好与这十几平米大小的修理铺相得益彰。

14/22

抽屉里放置的糖,高功佳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了。尽管对他而言,修理相机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他也很难走神去想其它。工作途中太过专注,而错过午饭和晚饭也是常有的事。

15/22

但是,顾客打来的电话,常常让他不得不停下手上的活。有时是外地的顾客,千里迢迢赶来武汉送相机,想确定相机修理铺开门没有;有时是从网上看到联络方式的顾客,询问店铺的具体位置。

16/22

大多数时候,是熟客打来的电话,从相机出现的问题到使用技巧,咨询的问题五花八门。打电话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但是高功佳还是会耐心给他们解释。

17/22

因为修理相机在业内出了名,常常有顾客拿出破损严重的相机找他,但到了他手里,总是会出现起死回生的情况,总是在挑战难度的高功佳,已经很少会修到让自己棘手的相机了。

18/22

这天,一位年级较大的顾客着急地赶来店里,将相机递给高功佳看。他一看相机,便知道没有问题,但他马上就知道顾客的困惑在哪里,将相机不能拍照的原因解释给她听。

19/22

说着,放下手上正在修理的镜头,直接操作相机,告诉她按错了键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又告诉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便是格式化磁盘。顾客马上感叹方法的便利,以后就不用这么远跑来一趟了。

20/22

即使柜子里等待去修理的相机还有很多,但他一边忙碌着,也一边保持着耐心和细心。对待咨询的顾客,有再多的问题他也会一个个回答。

21/22

解答完顾客的问题,高功佳又投入到工作中,用仪器对镜头进行红外测试。他说:“我从来没想过退休养老,一天不碰相机,我就觉得很无聊。如果身体允许,干到老是最好。”

22/22

正所谓店如其人,高功佳的相机修理店,或是店里的一件零件盒,在它们朴质的外表下,内里却蕴含丰富、耐人回味。从84年20岁的小伙子,到如今相机修理行业的专家,他用光阴告诉了人们专注和热爱能到达的程度。

总监制:刘芮言  兰天  监制:郑清雄   摄影:刘金    文字:钟微    设计:杨勇    技术:李成龙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