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幸福5年 听听居民说变化


来源:楚天都市报

近年来,武昌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幸福感随之增强。近日,记者走访了武昌居民,听听他们有什么话想说。城市更洁净欣慰且满足出镜人:李红梅清洁队队长4

近年来,武昌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幸福感随之增强。近日,记者走访了武昌居民,听听他们有什么话想说。

城市更洁净欣慰且满足

出镜人:李红梅清洁队队长48岁

从简单的手工清扫到大规模推行机械化操作,从粗放式的管理到精细化作业,这几年来,武昌的城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随之换来的是城市面貌和环境的整体改善。

我曾拿着扫帚扫过大街、扛着水枪洗过马路,如今则更多的是骑着电动车保洁,驾驶保洁车冲洗,这大大减轻了环卫工的劳动量,更让人感到欣喜的是,市民的文明程度大大提升,文明的城市也营造出了“环境靠大家,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氛围。

这几年来,我们还在致力于推广智慧城管,并持续开展精细化城市管理和环卫保洁服务,这对于我们环卫工人来说,是一大好事。楚天都市报记者李庆

爱上这座城毕业不离开

出镜人:周佳玲大学生21岁

在武昌上大学已有三年,三年来,我看到了这个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里有了更便捷的交通,学校里也有更智能化的教学设备,我处在这种变化之中,为每一点变化和进步而欢欣鼓舞。

喜欢上这座城市,是一个不由自主的过程。作为一名学新闻的学生,我也用自己的笔在记录武昌的变化,为这座城市的美好留下一张张照片。毕业后,如果条件允许,我会优先考虑在这里就业,因为这个城市有我难忘的回忆。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庆

为民解难题服务接地气

出镜人:石磊社区工作者40岁

这五年,我们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宽敞了,楼宇亮化了,居民的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这几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政府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为民服务方面的巨大投入,在我们社区,共有12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一个网格员,网格员平日里聚在社区里“流动办公”,3000多户居民有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联系网格员求助,我们办事也更加接地气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庆

创业在武昌梦想渐启航

出镜人:石秀创业者27岁

这5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5年,大学毕业、创办公司、壮大企业,如今,我的事业已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我很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成功和收获。

一直喜欢动漫设计,也有创业的愿望,在我最迷茫最困难的时候,感谢有政府的帮助,我所在的5.5园区不仅为我减免了很多费用,还在政策、市场、信息等方面为了提供了支持和孵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我的这家小公司得以迅速崛起。

我一直主张团队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实现它,很欣慰的是,这几年来我们做到了我们预想的目标。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对青年创业者的扶持力度,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创新创业的路上展翅高飞。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庆

文化氛围浓退休不孤单

出镜人:杨晓青退休市民73岁

我叫杨晓青,住在武昌区南湖街都市桃源社区,还记得刚退休时,没有了平时的忙碌,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很不习惯。后来,我报名参加了武昌区老年大学钢琴班,有了学习钢琴的经验,我又陆续报名参加了葫芦丝和长笛班。如今,我不仅学会了钢琴、柳琴、长笛、葫芦丝、手风琴这5种乐器,还成了社区里小有名气的“音乐达人”,在社区里免费教居民弹奏乐器。从刚退休时的孤单、冷清,到现在呼朋引伴地去参加文体活动,我的退休生活也变得充实起来。不仅如此,通过各类文体活动,我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老伙伴,大家在一起唱唱跳跳,既锻炼身体、也愉悦心情。而这全都得益于武昌区浓厚的文化氛围。

我的微信昵称叫“Happy晓青”,因为我觉得我很享受如今和大家一起玩乐器、一起外出表演的时光,我也希望武昌能够在基层继续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让我们这些退休老人老有所乐。 楚天都市报记者余渊

高楼平地起市民享实惠

出镜人:李汉保退休大学教师62岁

从20世纪70年代来到武昌上大学,我已在武昌生活了40余载,一路见证了武昌的发展和变化。

还记得刚到武昌上大学时,大东门横穿武珞路的铁路桥以西,有几排低矮的房屋,铁路桥以东则全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可如今,一幢幢大厦、写字楼,超高层建筑在武昌拔地而起,花园、广场点缀其间,一大批年轻学者、科技精英在高层建筑的楼内忘我地工作。

虽然城市在发展和进步,但武昌人对于环境保护也一刻未曾放松。近几年,武昌城区的东湖、沙湖水污染治理和周边环境建设初见成效,新建的沙湖公园、紫阳湖公园、四美塘公园、武昌江滩、楚河汉街、昙花林步行街、首义路广场等为武昌人提供了休闲场地,充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城市的发展更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为市民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在武昌日益寸土寸金的地界上开辟了这么多绿地和休闲场所,体现了政府和城市建设者们的聪颖智慧,也让我对武昌更多了几分眷恋。“下一个五年,希望武昌越来越美!”楚天都市报记者廖仕祺

投身建地铁见证大发展

出镜人:潘勇地铁建设者30岁

2008年,我只身从陕西来汉读书,那时候的交通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大家只能依靠公交、出租车等方式出行,记得有一次,我坐公交从光谷出发去汉口,足足在路上堵了3个小时。

毕业那年,我留在了武昌,并投身到了武昌地铁建设事业中。我参与的首个地铁建设项目是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至今我还记得2号线通车后,自己第一次乘坐时的场景。在疾驰的地铁上,没有公交的颠簸,仅花了40分钟,便走完了平时坐公交2个小时的路程。

如今,我又参与到地铁7号线的建设中,这条线路从东方马城经武昌一直延伸至野芷湖,是衔接汉口武昌的又一条重要客运交通走廊以及主城过江通道。今后,地铁8号线、11号线也将陆续开建,届时武昌的交通发展将再上台阶,而我也将会继续投身于地铁建设事业之中。楚天都市报记者余渊

道路变通畅乘客更文明

出镜人:刘雄滴滴司机43岁

我是一名专职滴滴司机,每天起早贪黑在路上奔波,比别人更能清楚地感受到武昌这些年的变化。记得以前出来跑车,最怕的就是走雄楚大街,南湖出来的车辆和武昌火车站出来的车流汇集在一起,一堵就是个把小时。可这两年,二环线通车,还建设了BTR公交,出行方便多了。

不仅是道路修建通畅了,我感觉现在乘客的素质也比以前有所提高。以前,有些不文明的乘客会在车上乱扔垃圾,有的甚至骂骂咧咧,如今很多乘客上车后,会把你当做是朋友,一路上聊天说话氛围特别融洽。

[责任编辑:王喆]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