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硬币自取 冷暖自知


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硬币自取 冷暖自知“如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5元”,近日几个大城市街头出现了这样一个实验场景,盛满了千余元硬币不等的硬币箱,多被摆在地铁站与公交车站等人流集聚地,

原标题:硬币自取 冷暖自知

“如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5元”,近日几个大城市街头出现了这样一个实验场景,盛满了千余元硬币不等的硬币箱,多被摆在地铁站与公交车站等人流集聚地,而这些地点往往是人们容易发现自己没带零钱的现场。“街头放钱”是某些自媒体或者商家的行为艺术也好,实验也罢,从一般社会视角去看,是想盯住有没有人心生歹念,抱走这个硬币箱,这点几天下来已经有结论,各地非但没少,反而会多,不断有人拿出自己的零钱丢进去帮助其他人。这说明国人多心存善念,恪守道德底线,按需自取的同时,把更多的便利留给更需要的人;或者受了帮助的人,更有动机来帮助其他人。但是从相关金融领域的视角来观察,街头的这一箱硬币,显然更具深意。

为什么硬币在上述场景会有需求?因为受限于NFC技术的普及度及接受两方硬件水准的制约。大多地铁站与公交车迄今尚不能支持乘客使用手机扫码支付,此刻街头的自取硬币便是及时雨,属于救济手段的一种。即便有朝一日我们如同某些北欧国家,身处相对成熟的无现金社会,类似这种难以避免的死角,仍然会存在。这种体会在前段时间上海的不少地铁站也出现过,部分地铁站在设置了自动充值机器之后,不再提供人工售票及充值窗口,让不少既无支付宝又不懂银行卡支付的老人一时发懵,在负面反馈下,这些地铁站最终还是保留了若干人工窗口。

这说明一个各种支付手段都存在的时代,同样是一个过渡的时代,表面上混沌与无序,但是身处各个领域与背景的客户,在确认支付安全的前提下,天然会选择对自己最便捷的支付方式,这里面有潮流所向,有大势所趋。说到底,简单便捷是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金融服务创新应该追求的目标。金融服务创新中的概念创新、界面创新、组织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的各项创新,无论自身多么错综复杂,其最终目的应该是让顾客的操作简洁,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爽。这背后实质上是商家究竟有没有把顾客的感受与体验,摆在事关自己生死存亡的高度。不客气的说,在这一点上,一些本来在各自领域(诸如移动通讯)独占鳌头的传统商家或机构,一手好牌打到令人哭笑不得;甚至在政府一再号召下,仍为眼前蝇头小利而舍本逐末。让利之薄,更是令客户有遭遇戏耍般的错愕。从而让支付宝等这样的能够切中客户痛点的平台得以迅速做大,从信用担保到快捷支付,在客户的手机中渐趋高频。余额宝更是自不用提,直接开启了多年来诸多金融机构求之而不得的普惠金融大潮。

变革已经开始,从钱的流动路径发生的改变不难发现,更多的支出都与支付宝或微信这样的平台发生关联;变革已经到来,从一个普通人的月末账单归类就能够看到这一点。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显然无济于事。当前线下商家明确拒绝现金虽鲜见,但明确拒绝现金之外的其他支付手段的商家目前仍有不少,两者不见得谁就比谁正确,皆是不顾客户体验与冷暖的一种短视。与此同时,公共服务机构做好救济手段的提供与备选就显得比较迫切。毕竟,无现金不是拒绝现金,扫码也不是不要钱,绕不开的还是一个钱字。无钱可以扫码,有朝一日,扫码应该同样可以换钱。

[责任编辑:陈雪娇]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