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襄阳——从质量兴市到质量强市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来源:襄阳日报l通讯员邓睿龙四龙李晓阳全媒体记者张嫚“融千古智慧,创品质襄阳”,一句响亮的城市质量精神口号,喊出襄阳创建“质量强市”的气势,彰显创建&l

来源:襄阳日报

l

质量强市为汽车产业保驾护航。

检测人员使用高精度“万能测长仪”。

检测人员进行相关实验。

世界计量日活动现场。

通讯员邓睿龙四龙李晓阳全媒体记者张嫚

“融千古智慧,创品质襄阳”,一句响亮的城市质量精神口号,喊出襄阳创建“质量强市”的气势,彰显创建“质量强市”的信心。从“质量兴市”到“质量强市”,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越来越有力,襄阳质量发展之路通畅且耀眼。

2016年12月,我市正式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两年来,按照《襄阳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全市各行各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依靠质量创造了市场竞争优势,促进“襄阳制造”向“襄阳创造”、“襄阳速度”向“襄阳质量”、“襄阳产品”向“襄阳品牌”的转变。

1

核心战略高扬旗帜创“质量强市”

我市历来重视质量发展,从实施品牌战略到“质量兴市”再到“质量强市”,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旅游服务业,一步一脚印的变化都见证了襄阳对质量的不懈追求。

2016年6月,我市向国家质检总局报送了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请示;10月,市领导进行了申述答辩;12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我市筹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为推进实施《襄阳市质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建设质量强市,充分发挥质量工作在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市政府印发《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有关制度》《襄阳市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修订了《襄阳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等,明确质量工作重点,制定质量激励制度。

同年,通过面向社会征集、专家评审,最终提炼出“融千古智慧,创品质襄阳”的城市质量精神,并在主流媒体《襄阳日报》开辟“质量强市”专栏进行宣传,将城市质量精神融入城市方方面面。

2017年,市委十三届一次全会将“质量强市建设”确定为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从战略高度进行布局。要求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将质量工作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将质量强市战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襄阳形象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常抓不懈,逐步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为促进“质量强市”战略落地实施,2017年3月,“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动员大会召开,全市党政机关与会,并以视频会议方式开到各县(市)区。会议将整个创建工作分为12大类60项具体任务,明确了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和路线图,号召在全市掀起“质量强市”建设的高潮,把质量发展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让质量成为城市高高飘扬的旗帜。

今年7月,“全市质量大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郄英才强调,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谋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质量导向,强化质量意识,以高质量发展引领襄阳“一极两中心”建设,走一条具有襄阳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

通力合作齐抓共管促长效

质量是促经济发展的大事,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更是襄阳质量的头等大事。从顶层设计着手,创新机制,我市成立了以市领导为主任、多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机构——“襄阳市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并将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委员会明确了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健全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分结合”的共治机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强市”创建工作,两年来,市领导多次出席全市性质量活动。2017年,市政府出台《襄阳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随即印发组织实施。《方案》以襄阳实际情况为基础,希望通过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达到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政府工作质量总体水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的目标。

襄阳市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出台《襄阳市质量工作考核办法》,明确部门协作制,有效加强了全市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

用考核倒逼工作进度,连续两年,襄阳市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组织力量对全市10个开展质量强县(市)区政府、市直25个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进行考核,并向社会公布了考核结果。各类产品质量量化指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2017年6月,我市成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安全质量获得国务院肯定;我市“襄阳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也成为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在创新机制下,全市部门协作创造了良好的质量发展环境,为企业质量提升提供了空间与机会。作为全省质量最高奖项的湖北省长江质量奖,2017年,我市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夺得该奖项,实现了我市企业在省质量奖上零的突破;襄阳市市长质量奖作为我市质量最高奖项,已开展3届,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获得该奖。

3

稳扎稳打“四大质量”同时推进

“坚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坚持优质发展、以质取胜,真正形成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已被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

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中,我市稳步推进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含政府工作质量)工作,形成齐头并进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推进品牌强省建设,印发《关于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发展品牌经济的实施意见》,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品牌,加快发展农产品品牌,突破性发展服务业品牌,全力发展区域集群品牌,扶持中小企业创品牌,发展“老字号”商号品牌,争创出口品牌,创建示范城市品牌。

提高站位,标准引领,推动产品质量发展。深入实施“襄阳标准”工程,全市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截至今年9月,我市相关单位先后主导或参与制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151项、行业标准132项、省级地方标准52项、市级地方标准70项、企业标准1700多项。2018年,市委、市政府聚焦襄阳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发挥标准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大力鼓励企业创新,重奖在标准化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激发行业活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抓计量技术,助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襄阳不断推行计量“惠民工程”,触角深入集贸市场、医疗、交通、民用三表、加油站、液化气充装站六大领域,把夯实计量技术基础,提高计量服务能力,宣传计量基础知识融合到群众的衣、食、住、用、行等日常生活中。各部门整体联动,实现了计量器具的“六统一”监管模式。着手能源计量工作,既为科学用能提供基础,也降低污染物排放,创造“金山银山”。我市有13家企业列入2018年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企业,这些企业将在能源计量和节能工作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筹建两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助推产业计量发展。今年10月,湖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湖北省航空发动机维修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式落户襄阳。筹建这两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将为我市提供计量检测支撑和保障,为新能源汽车、航空发动机维修提供精准服务,促进产业发展和军民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为“襄阳制造”向“襄阳智造”、“襄阳创造”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守安全底线,紧抓质量监管不放松。据市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科负责人介绍,2017年,我市工业产品定期监督检验合格率99.06%。如此佳绩是长期以来以产品质量安全为底线,以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为主题,以消费品、涉证产品和食品相关产品为着力点,努力拓展监管思路,创新监督方式,探索建立精准监管、智慧监管全链条监督机制的结果。

4

夯实基础布局质量设施建设综合网

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在抱团发展、融合前进的大趋势下,基础设施建设也在进行着创新变革。我市为加强质量技术基础建设,按照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一体化、协同化发展的思路,努力创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襄阳检测认证产业园。

目前总投资3亿元,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襄阳检测认证产业园一期工程已建成。襄阳检测认证产业园作为我市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口,已吸纳国家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汽车零部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蓄电池检测中心、湖北省大容量流量检测中心、湖北省精密几何量检测中心及一批市级技术机构入驻。此举正是我市为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围绕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为龙头,以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为支柱(“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整合各类检测资源所创。

同时,襄阳检测认证产业园以强大的科技、研发、测试以及检测服务能力,还吸引了湖北美洋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到高新区落户,入驻产品检验、认证认可、计量校准、研究开发、仪器销售、培训考试、标准化机构30多家,集聚效应明显。产业园将立足汉江流域,辐射全国,开展工业品、消费品、贸易保障、生命科学四大领域检测,成为汉江流域首屈一指的检测认证服务中心。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落实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襄阳将继续创新方法,全方位推进创建工作!

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作为创建“质量强市”的重头戏,事关创建的成败,而提升产品质量是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以创建工作为抓手,以汽车产品、铸造产品、电机软起动产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品、摩擦材料产品、纺织服装产品等6类产品为重点,强化企业主体责任,通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持续推进品牌战略、发挥标杆企业引领作用和实施中小企业能力提升工程,从源头提高质量水平。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开展襄阳市市长质量奖评选,已有12家企业获奖或获提名奖。开展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湖北名牌工作;2017年,襄阳市检测认证产业园、古隆中文化旅游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区、汽车轴承产业示范区、枣阳市摩擦密封材料产业园等5个园区申报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积极开展湖北名牌培育,对各县(市)企业进行了调研,召开企业申报动员会,共有64家企业的产品申报2017年湖北名牌产品,创历年来新高。

环境质量>>

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这样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需要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环境执法为抓手,借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全力服务全市“一极两中心”战略目标,筑牢全省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我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5年的56.4%到2016年的65.8%再到2017年的65.9%,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市17个考核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88%,其中“水十条”9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良率100%;2个跨界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95.8%。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环境改善,依靠的是全市上下坚持保护“绿水青山”的决心。近年,我市累计创建19个省级生态镇和153个省级生态村。其中,保康县已于2016年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且在今年10月通过了国家生态环境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工作的现场核查,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良好。

服务质量>>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打造襄阳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近年来,襄阳突出旅游项目支撑,更新旅游发展观念,凝心聚力狠抓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高质量推进襄阳全域旅游大发展。标准化是提升旅游质量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今年2月,我市正式入选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全景式打造、全产业融合、全季节体验、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市委书记李乐成指出,全市上下要围绕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积极推进襄阳全域旅游大发展。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目前,我市A级景区达到36家,其中4A级8家;评定A级旅行社28家,其中4A级4家、3A级24家;星级饭店24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4家。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地接大团944个,同比增长396.84%;地接过夜人数313781人次,同比增长294.78%;33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929.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9%、28.6%。旅游标准化工作正朝着全覆盖、高水平的要求向前推进,襄阳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向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越走越自信。

打造高质高效政务服务也是我市提高服务质量的重点工作。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行政审批更加便捷高效,群众和企业对政府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推进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办理,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我市在政务服务中推进“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用百姓看得懂的语言和形式编制完成404个事项的服务指南及审查细则,471个事项一次性告知书。按照2017年版湖北省市级审批事项通用目录,市级行政许可事项503项已有366项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了群众办理绝大多数行政许可事项只进一扇门。196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64项市政务服务中心派驻窗口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工程质量>>

以落实责任为核心,以严格执法为手段,以技术发展为依托,以诚信建设为保障。近年来,我市通过抓工程质量源头、重点项目、关键部位、突出问题的治理,召开工程质量现场观摩会,推广质量管理标准化工地,倡导“样板引路”,引导企业增强创优意识,强化质量监管,提高管理水平,积极筑牢工程质量安全的“压舱石”。

落实主体责任,工程质量大于天。工程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精心组织,营造工程质量治理和提升行动的社会氛围,筑牢坚强的制度保障。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贯彻落实住建部、省住建厅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系列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永久性标牌、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推广应用水平,大力推进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研究制定《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细则》及配套文件,完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促进信息化与标准化融合发展,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体系。

敢于“唱黑脸”,敢于“亮剑”,狠抓质量监督效能,采取不提前通知、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质监工作,监督人员第一时间指出质量问题。对质量不达标的,该停工的停工,该整改的整改。对达不到竣工验收标准的,坚决不予通过验收。近两年来,我市共查处工程质量问题1573起,其中结构1012起,使用功能399起,装饰22起,资料105起,其它35起;下发限期整改87份,局部停工7份。处理质量投诉58起,办结率达到100%。全市工程质量稳中有升。

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监督工程1152个,受监工程面积1228.24万平方米,监督覆盖率100%;竣工工程426个,面积358.26万平方米;验收合格率100%;交通工程:全年累计抽检7265点(组),一次抽检合格率达到93.0%。其中一级路实体质量抽查合格率93.8%,二级路抽查合格率90.8%;水利工程:全年开展监督检查77批次,检查在建项目90余次(处),派员监督重要隐蔽工程验收20余次。建筑工程:监督工程1134个,受监工程面积1395.41万平方米,监督覆盖率100%;竣工工程347个,面积286.04万平方米;竣工验收合格率100%。交通工程:全年累计抽检9355点(组),一次抽检合格率达到94.0%。其中一级路实体质量抽查合格率94.7%,二级路抽查合格率97.2%。水利工程:全年开展监督检查188批次,核定(备)133个项目的573个分部工程、93个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出具质量监督报告(或评价意见)89份,质量等级全部合格。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交通工程一次抽检合格率达到93.8%

质量发展绩效

1项工程获“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3项工程获“湖北省市政示范工程金奖”,1项工程获“湖北省市政示范工程银奖”,17项工程成为“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6项工程成为“湖北省建设优质工程(楚天杯)”,24项成果获“湖北省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奖”。

全市新认定驰名商标12件,新认定地理标志商标25件,36家企业的39个产品入选“湖北名牌”。

东津新区科技馆新馆项目获“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襄樊大道综合整治工程环城东路、襄阳汉江三桥获“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34项工程成为“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8项工程成为“湖北省建设优质工程(楚天杯)”,19项成果获“湖北省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奖”。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获得“湖北省第七届长江质量奖”,实现了我市企业在该奖上零的突破;30项工程成为“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13项工程成为“湖北省建设优质工程(楚天杯)”;27项成果获“湖北省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奖”。

全市新认定驰名商标6件,驰名商标总量达54件;新认定地理标志商标4件,总数达43件;全年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5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59个、绿色食品11个、有机食品85个;有效期内“湖北名牌”数量达到88个,新增18个。

服务质量

我市服务业满意度指数

2015年为65.25分,

2016年为73.49分,

2017年为65.8分,

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潘诗韵]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