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高校理当有不评职称的宽松环境


来源:楚天都市报

从教36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教师杨汉文,已经30年没评过职称了。确诊为肺癌后,在病床上仍牵挂着学生,他说:“教师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

原标题:高校理当有不评职称的宽松环境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徐汉雄

从教36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教师杨汉文,已经30年没评过职称了。确诊为肺癌后,在病床上仍牵挂着学生,他说:“教师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据8月1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杨汉文老师如果不是身患癌症,他平凡而敬业的教学生涯,可能不会受到关注。客观而言,在大学里如果职称上不去,压力会比较大,事关薪酬待遇、课题资金、行业地位等一系列有形与无形的评判。没有职称就没有一个名分,除了物质利益,还会被认为是“混得不好”、能力不足。有调查表明,职称评定最令教师头疼,是压力之首。

杨汉文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他不评职称是水平不行吗?学生们评价,杨老师讲课不仅生动,而且深入浅出。而且,杨老师有论文,有科研成果,只是不申报职称。他真正把讲好课放在第一位,耐得住寂寞,不求名利,这种坚守难能可贵,可谓一股清风,让人肃然起敬。

杨老师自是精神可嘉,学校也当有一个好的评价体系,让不评职称者也能在物质与精神上都有一定的获得感,不至于为职称问题到处削尖脑袋发论文、找关系。去年,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一则招聘启事在网上火了。除了言辞诚恳,其中有一条就说,没有科研要求,申不申请项目发不发文章全凭您心意,您只想好好上课当个好老师也行。结果,连北大博士都有投简历的。一所学校,理当有宽松的环境,不必一把尺子量到底,把教师都逼向职称之路。

不评职称不是说就可以混日子,只要教学工作出色,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就不妨给无职称者以一席之地。杨老师是高尚的,评职称也是光荣的,二者并不矛盾,学校当容得下两种追求。只是不少学校的考核多以科研为主,对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期刊等级、申请的课题数量和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高校中,肯定也不止一个杨汉文这样的老师。能站上金字塔尖的原本也是少数,相关考核机制就该立足现实,既鼓励金字塔尖的追求冒尖、脱颖而出,也要鼓励塔底的安心夯实基底、做好教学搞好支撑,这才是正常的稳定结构。

[责任编辑:徐倩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