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发展全域旅游掠影
2019年10月08日 12:09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原标题:武汉市黄陂区发展全域旅游掠影五一小长假,黄陂人潮涌动,人气爆棚。火爆的场景,不仅出现在5A级旅游景区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云雾山,也出现在其他景点如木兰湖、锦里沟、清凉寨、木兰玫瑰园、花
原标题:武汉市黄陂区发展全域旅游掠影
图为:木兰山、木兰湖
图为:全国旅游厕所工作现场会
图为:锦里沟民俗表演
图为:木兰玫瑰园花团锦簇
图为:木兰草原热气球节
图为:木兰天池
图为:木兰云雾山杜鹃花开
图为:木兰草原格桑花海
五一小长假,黄陂人潮涌动,人气爆棚。
火爆的场景,不仅出现在5A级旅游景区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云雾山,也出现在其他景点如木兰湖、锦里沟、清凉寨、木兰玫瑰园、花海乐园、大余湾、农耕年华等。
游客纷至沓来,一大批农家乐赚得盆满钵满。
有人感叹:处处皆景色,人人当导游。
今年年初,国家旅游局将黄陂区确定为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这也意味着该区2261平方公里范围内,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将被精心打造成风景。
全域旅游惠民生。截至目前,该区已有10万余名农民吃上了旅游饭。黄陂,正在成为全域旅游扶贫致富的样板。
旅游发展跨入新时期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主要指标包括:旅游业实现当地经济贡献率15%以上,新增就业贡献率20%以上,实施“1+3”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模式,旅游厕所建设达标,旅游数据中心建成等。通过验收后,正式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
国家旅游局此次确定的创建单位,全国共有262个县市区。黄陂首批入围,底气何在?
武汉市黄陂区区长吴祖云表示:“底气在于黄陂独特的自然禀赋、资源优势和多年来的发展惯性,黄陂区上下,已经形成了抓旅游就是抓调整、抓富民、抓开放、抓就业、抓环境的高度共识。”
旅游,已成为黄陂的一张名片。
黄陂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盘龙殷商”、“木兰传奇”、“二程理学”和“首义黎黄陂”四大文化名片;拥有水陆空俱全、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拥有武汉境内最高的山、最洁净的湖、最大的森林公园、最多样化的动植物种类和集幽、奇、险、秀于一体的自然山水风光;还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多项国家级桂冠。
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草原、清凉寨、锦里沟、云雾山、农耕年华和大余湾、天寨沟漂流、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汉口北旅游购物中心、奥特莱斯旅游购物广场等景点景区,近千平方公里的山川湖泊和“木兰故里”人文底蕴交相辉映,集结成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旅游景区群。
截至目前,黄陂区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旅游景区4家,其他旅游景区10余家,各类宾馆酒店63家,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星级农家乐近千家。还有盘龙城遗址公园、三台寺景区、银杏山庄、王河水乡、木兰花谷、木兰花乡、泥河春秋、木兰小镇等正在建设,亿利木兰湖度假区、吉利汽车主题公园、致丰好莱坞影视城等正在规划,黄陂己成为旅游投资的热土。初步形成了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服务体系。
如此高密度、高品质旅游景区集中于同一个区县,在全国范围极为罕见,黄陂因此收获多项荣誉:全国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区(县)、中国最具活力的老区生态旅游区、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中国十佳休闲度假区(综合体)、全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旅游强区……
由中央歌剧院主导、雷佳主演的《千古木兰万世花》年底将惊艳亮相;曾创作《辛普森一家》《冰河世纪》《功夫熊猫》等20余部动画片的美国好莱坞著名编剧迈克瑞斯夫妇去年4月访问黄陂,让“花木兰”走向世界的市场化运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统计显示,2015年,黄陂区共接待旅游人数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60亿元。旅游己成为黄陂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兴农富民的拳头产业。
一年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黄陂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转变,从名不见经传到全国知名,从各景区分散突围到抱团发展,一举摘取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牌,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又开始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征程,旅游发展跨入新时期。
十万农民吃上旅游饭
最新统计显示,黄陂区共10万余名农民直接吃上了旅游饭,每年增加收入近12亿元。
黄陂位于武汉北郊,大别山革命老区南端,其中老区面积1192平方公里,涉及13万户约50万人。近年来,黄陂区做好“旅游+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农民”三道加法,探索出一条以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达到兴农富民的道路。
全省贫困村刘家山村是清凉寨景区所在地,2004年开园前该村农民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在景区建设的拉动下,2015年人均收入达到3万余元。木兰天池景区所在龙池堰,过去由于大山阻隔,交通不便,当地农民一贫如洗,自从吃上旅游饭,农民人年均收入已突破5万元大关。
大山深处的贫困村,以前失学儿童多,光棍汉子多,无业游民多,聚众赌博多,现在大变样:上大学的多,农家别墅多,创业老板多、小轿车多。特别是景区周边,50多个村的农户因直接参与旅游生产经营,收入均有大幅攀升,从当年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耀眼的富裕村、景观村。
农民吃上旅游饭,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首先,促进从业观念的转变。农户从事旅游经营,频频与游客接触中,增强市场观念,培育开放意识,摒弃传统的陈腐观念。其次,加快老区配套设施建设。景区建成后,所在村落交通和通讯设施得到改善,拓宽了信息交流渠道;建造了自来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修建了一批星级厕所等,加快了村镇化进程。第三,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根据生态旅游发展要求,农产品大面积推广绿色无公害生产,该区有品牌农产品达到58个系列。其中,“禽王”牌11个系列分割家禽获得绿色食品证书,是全省畜禽加工产品中唯一一个;泥塑、蜂蜜、茶、油、葛粉、豆丝等30多个主打“木兰牌”系列旅游商品,随旅游走向全国,有的还出口到东南亚及韩国、日本市场,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进入木兰文化生态旅游景群区域内,公路两旁绿树成荫、花草掩映,原来的破旧、落后的“老区”,已经变身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风景区”。
清凉寨景区内刘家山村村民吴世勇亲历了这一变化,他说,以前的刘家山“夜点松枝日爬坡,煮饭等水烧破锅,白天苍蝇开大会,晚上蚊子唱山歌”,现在已经截然不同——“新旧两个刘家山,二十四道锦绣川,如今吃上旅游饭,男女老少笑得欢。”
吃上旅游饭,一些有头脑的农民逐渐意识到:山川秀美,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生态保护,从抗拒变为支持,从被动变为主动,从自发变为自觉。
旅游脱贫致富启示录
扶贫脱贫是一项硬任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黄陂区找到了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黄陂区主管旅游和农业的副区长吴立群认为,多年来的旅游开发实践表明,合理利用老区的山水资源,让当地农民参与旅游业的经营,对扶贫帮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宝贵经验。
启示之一:旅游扶贫要注重保护利用山水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扶贫开发过程必定会涉及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好农民的组织工作,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增强科学管理,才能实现长久利用。在建景区前,当地的农民大都习惯于卖薪烧炭,种植段木香菇,不仅乱砍乱伐严重,而且经常发生森林火灾,森林覆盖率只有87%。景区建成后,农民从以农耕生产模式转变到吃旅游饭,员工和农户组成联合管理队伍,建立了森林防火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杜绝了乱砍乱伐现象,现在森林覆盖率上升到98.9%。在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同时,各景点十分重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每个景区都建有现代化的污水处理系统,利用地下污水管道将污水集中处理,实现了景区及周边农户污水处理无公害化。
启示之二:旅游扶贫中要注重企业与当地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双赢。
旅游扶贫,重在互动,贵在双赢。近年来,黄陂区上下形成共识,认真研究和解决旅游扶贫、开发建景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村企双方共同发展壮大,既促使景区在老区做大做强,又让老区群众分享景区受益后带来的成果。村里有固定的景区门票收入分成,景区为所在村的特困户、残疾人买养老保险,农户山林还有租金收入等。
据统计,每年各景区合计支付给村集体的门票分成收入达2800万元,支付给农户的山林、田地租赁金达2650余万元。不少干部群众反映说,旅游扶贫,村企联合,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老区得环境,继续发展下去大有希望。
启示之三:旅游扶贫要注重当地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持续稳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实践证明,旅游扶贫成本低,见效快,扶持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采取“供血式”,即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困难户给予慰问物资,也可以采取提高其“造血”功能的方式,让收入较低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从事旅游产业的相关经营和务工,实现就地务工,使其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据统计,老区各景区的服务和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当地农民及其子女,他们占到景区工作人员的80%以上,其中从事旅游经营服务和相关产业链工作的原有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
今年2月15日,全国旅游工作现场会在武汉召开,国家旅游局率全国省市区旅游局长和全国6个副省级城市市长实地考察黄陂后,肯定了黄陂旅游模式正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所谓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通过试点示范和引领带动,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塑造品牌,形成各具特色、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新生态,开创大旅游发展新格局。
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让黄陂旅游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黄陂将牢牢把握此次创建示范机会,集中人力、财力和智力,把整个黄陂作为最大的景区来规划和经营。”黄陂区委书记丁雨说。
顶层设计中,黄陂大胆推动旅游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物流、影视娱乐等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利用旅游业置换替代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项目和面源污染较重的传统农业项目,发展工商旅游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增强旅游业的辐射能力和发展后劲。
数说旅游
基础设施投入80余亿元
近几年来,黄陂区先后投入80余亿元,全方位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其中,出入境通道40亿元,旅游环线15亿元,旅游集散中心3亿元,星级旅游厕所3000万元,智慧旅游系统2000万元。
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
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达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60亿元。黄陂区10万余名农民吃上了旅游饭,直接从业人员达到6万左右,间接就业达25万左右,涉及旅游产业的街乡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2%。
建成星级旅游厕所54座
黄陂星级旅游厕所成为全国标杆。该区建成星级旅游厕所54座,其中五星级旅游厕所4座,四星级旅游厕所19座,三星级旅游厕所16座,二星级旅游厕所15座。另建旅游环线厕所10座。
3家旅游企业新三板上市
截至目前,黄陂区兴办各类旅游企业近百家,3家旅游企业在新三板上市。社会业主投资已达100余亿元,协议投资400亿元。去年华中旅博会上,全省签订项目480亿元,黄陂独揽其中300亿元旅游项目大单。
[责任编辑:项婷]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