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探访海绵城市试点:这些“老位置”不再逢雨就淹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原标题:记者探访海绵城市试点,师生告别踩课桌上学这些“老位置”不再逢雨就淹今年56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在哪里?依据《武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武汉市初步计

原标题:记者探访海绵城市试点,师生告别踩课桌上学

这些“老位置”不再逢雨就淹

今年56平方公里海绵城市

建在哪里?

依据《武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武汉市初步计划,2020年海绵城市建设区域的分布重点:

龙阳湖汇水区、三角湖汇水区、后官湖汇水区联投半岛子系统、东湖汇水区官桥湖西片、中法生态城、玉贤小镇、盘龙城汇水区、滠水汇水区、后湖汇水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

(长江日报记者谭在龙整理)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新增海绵城市达40平方公里,而2020年又要新建56平方公里,持续提升防洪排涝抗旱能力。

建设海绵城市,让武汉一批“老位置”不再逢雨渍水,应对突发雨情汛情能力大大增强,城市空间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功能大大提升。

记者实地探访:常遇渍水的学校告别踩着课桌上学

小寒时节的武汉,刚好有些阴雨连绵,长江日报记者赶到我市海绵城市试点区青山,实地探看建设效果。记者在以往有名的渍水点钢城二中看到,地面虽然有点湿,但是干净、整洁,毫无渍水残留;家长们都穿着寻常鞋子在校门口接孩子。

“以前每次遇到暴雨急雨,我们学校里头和周边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内涝,严重的时候,一些学生得踩着用课桌拼成的小路上学。” 钢城二中校长李培根向记者透露,这里自打完成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之后,再没有出现过一次渍水现象,学校环境焕然一新。

记者看到,一条人工开凿的景观旱溪环绕校区,广场、人行道、停车场等区域的地面都铺上了透水砖。沿学校围墙建造的“高位花池”种满植被,格外引人注目。

工程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把学校原来的一个废旧仓库改造成了一个小花园,底下建造了一个400立方米的调蓄池。雨季,当雨水高于警戒水位,水泵自动启动,抽水到主干管网;日常调蓄池内的水用来灌溉校园花草树木。如今学校地下有了很强的“吸水效果”,可以消解转移外侧渗透和滞留的来水,并进行净化。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和学生,他们的住地分散于周边数公里范围内,“这两年情况好多了,再也没有看到渍水淹水了。脱了鞋子走路上学?再也没有的事儿了!”

示范区内已完工项目降暴雨无渍水

青山大量社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旧城旧厂设施占到一半面积,地下雨水管网十分老旧,硬件设施也逐渐落伍,因而形成不少渍水“老位置”。

有鉴于此,武汉2015年加入国内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当年就启动青山和汉阳四新2个示范区的建设,其中青山涉及面积23平方公里,改造地带主要涵盖和平公园、青山公园和武汉站一带。汉阳四新示范区主要包括方岛和国博,还有四新大道、江城大道串起来的区域,涉及面积大约15平方公里。

3年下来,两个示范区相继完成工程项目近300个,治理思路大致是:地下,充分利用内湖和渠道,打通堵点,增加调蓄抽排设施,畅通渍水输送“血管”,优化管网汇分水区;治污,上游充分截污,管网错接的坚决整改,实现雨污分流;地面,科学布局花草树木透水砖等设施,让水流尽快入地。

持续攻坚3年,效果显现。2017年8月24日凌晨,武汉降下强暴雨,降雨量达113.5毫米,市城建委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负责人陈耀武透露,示范区内已完工的项目均未渍水。随着设施运转成熟,2018年、2019年,情况更加向好。

去年武汉新增的40平方公里海绵城市,主要分布于东湖汇水区九峰明渠一带、喻家湖周边、城华路上游、万家湖汇水区,以及武昌沙湖新生路一带。这些地方以前多现水凼子,逢雨就淹,如今情形完全扭转过来:以知名的武昌新生路为例,由于解决了地下管道混错接的问题,2019年入梅后尽管遭遇强降雨,也没有发生渍水。

经过近年建设积累,目前武汉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已完成123平方公里。预计到2020年底,全市海绵区域会达到近200平方公里。

“集中示范、分区试点、全市推进”,市人大代表、汉阳市政建设集团董事长严悌文表示,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化解城市洪涝、渍水及其他水生态问题,让广大市民享受更优质的城市空间环境。

长江日报记者谭在龙雷衎

[责任编辑:成海潮]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