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汉市政协委员胡晓玲:用心培育塑造创意之都 真正实现“老城新生”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1月7日,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2020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当前,武汉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叠加聚焦

1月7日,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2020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当前,武汉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叠加聚焦,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特别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成功举办,极大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城市认同、城市自信空前高涨,武汉高质量发展进入“高光时刻”。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正高职高级规划师胡晓玲接受凤凰网湖北专访,围绕武汉如何打造设计之都有关问题建言献策。

凤凰网湖北:当前,我市在打造设计之都以及城市建设方面进展如何?又存在哪些问题?

胡晓玲:2012年、2016年武汉市先后启动了文化五城建设和创谷计划。据2018年统计,武汉市有各类文创园区28个,已有7个创谷得到实施,美术馆、博物馆100多个,但美轮美奂的书店人满为患,博物馆、剧院数量相比千万人口的武汉极其稀缺,社区普惠型、便利型中小型文化设施远远不够,尤其是近几年快速发展后,大量新区社区公共设施严重不足,全市人均文化设施指标不及国家标准下限的一半;武汉旧城更新的动力并不强劲,历史之城的活化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城市街道变得干净了、整洁了,但街道的活力不如从前了;城市艺术氛围还不浓厚,美丽宜居还在路上。反思下来,我们是否对文化创意产业理解过于狭隘,是否割裂了创意和创新的关系?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球创意网络城市,但距离真正的创意城市还有很大距离,以创意之城促创新城市建设还缺乏共识。

凤凰网湖北:针对这些问题,您提出哪些建议?

胡晓玲:我认为创意之都建设应是以创意设计为核心,在物质空间的创意设计建设基础上,统合文化活动组织、政府作用,达到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我建议从城市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三个方面打造创意之都:

完善公共设施建设,打造学习的城市,让创新基因活跃起来。建立以学术研究助文化事业发展的机制,支持市级文化事业单位与武汉高校相关资源深度合作,以学术支撑市级文化机构、设施发展壮大。按照国际学习型城市标准打造遍及城乡、覆盖所有社区的知识创新设施体系。以邻里中心模式在社区配齐公园、图书馆、音乐厅等功能,提高市民崇尚文化的品味和艺术欣赏能力,培育全市创意环境,建构学习型城市公共设施网络。

丰富公共空间营造,打造社交的城市,让城市鲜活起来。建议利用公园、广场、道路及社区改造打造成百上千个大小不一、形式多样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在商业街、景观大道、滨水空间及其他缺乏活力的地段、废弃地打造城市实验室,作为城市文化展示、城市创新、商业活动的试验地。城市管理部门应按照适合交流、展示的要求完善对街道空间活动及活动区域的规定,更新街道设施和家具配置、设计标准。

普及公共艺术配置,打造艺术的城市,让城市灵动起来。利用城市色彩、城市照明增添城市美感和艺术氛围,注重武汉滨水的自然风景美学在公共空间、蓝绿空间的应用,塑造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以公共艺术妆点城市。提高城市公共艺术投入比例,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普及,提升城市艺术品味,使武汉成为真正的创意之都、艺术都市。在政府部门设立艺术委员会、视觉委员会,设立城市艺术总监(兼职),负责城市艺术活动组织、城市艺术设施的把关、城市重大项目的艺术审查等等。

凤凰网湖北:2020年,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您对武汉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胡晓玲: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白云黄鹤之乡、伯牙子期知遇之地、大学之城武汉从来不缺浪漫基因和创新元素。希望武汉以设计之都的实力和用心来培育塑造创意之都,把设计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以及产业,以新动能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实现以创意设计助力城市发展的良性机制,打造真正有温度、有灵性、有激情、有活力的城市,为武汉跨越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责任编辑:代晓薇]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