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蔡甸禾稼村:引水“造血”促脱贫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弯弯曲曲的沟渠连接着村里十几口水塘,水塘边,几只水鸟正轻盈飞舞。7月中旬,蔡甸区禾稼村一片生机盎然。就在几年前,禾稼村村民还在为干旱缺水发愁。武汉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对口扶贫、引水“造血”,让村里的情况发生了大变化。

2019年夏秋之交,正值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生长期,但连续4个月来滴雨未下,村里的水塘枯裂、田地板结。刚刚接任扶贫工作队队长的武汉市人民检察院干部王海涛一刻都不敢耽误,立刻将村里干旱的情况向单位汇报。

“要尽快完善抗旱沟渠施工,想尽一切办法应对旱情,使农户损失降到最低。”面对旱情,武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彭胜坤当即来村考察,并叮嘱工作队,务必从关系农户切身利益的事抓起。该院用于帮扶禾稼村修建灌溉水渠的25万元资金随即到位。

资金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又遇到了新的难题。水渠修建过程中,挖地翻土是不可避免的,由此不少农民的菜地和村路要受到一定损害,村民就有了抱怨。“修沟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们暂时的损失我们会想办法弥补,请你们理解,我们所做的,是为了能解决大问题。有了水,农作物就能丰收,大家今后的收入也有保障了,不是吗?”王海涛挨个耐心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终大家表示理解和支持。四个月后,全长800米的水渠修建完成,极大改善了禾稼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可灌溉农田200亩,受益农户64户,解决了阻碍村民“造血”过程中抗旱引水难的问题。弯弯绕绕的水渠沿着村里的道路流淌,成了村民通往幸福生活的纽带。

“既然有了沟渠,那就要充分发挥水的作用。”驻村工作队队员又开始“动心思”,先后组织将村里的八口水塘清淤挖深、整固护坡,扩大水塘的养殖功能,整治水塘周边环境,打造优质生态。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村里的贫困户大多是年事已高或身患重病的群众,驻村工作队急贫困户之所急,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贫困户徐立勤老爹爹年老体弱,老伴因大病手术生活不能自理,儿子是个智障者,家庭生活捉襟见肘。工作队主动联系村委会,分给其两个鱼塘进行养殖。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工作队利用早晚时间帮助他清理鱼塘杂草,提高水质以利于鱼类生长。经过多次清理,共打捞了近千斤水草,有效降低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经过努力,徐立勤家庭年人均收入从五年前的5000余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4万余元。“多亏了扶贫干部,把我当亲人,尽心尽力帮助我。”徐爹爹对驻村工作队的用心帮助感激再三。

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收入增加,对于因病因残造成贫困的村民,工作队也拿出了办法。修建光伏发电站,建设冷库出租、土地流转,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这些钱一方面继续加强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开辟贫困户就业平台,设置10个公益岗位,帮助务工务农不便的贫困户在村里做好服务工作。

“今年我想继续优化村里的环境,水塘边种满柳树,升级自然生态资源,适时发展旅游业,提升附加值。刚刚向单位申请的30万元扶贫资金已经到位,马上动工新建1000平方米的钢构厂房,预计可增加村集体年收入8万元。明年会把冷库建成蔬菜生产、冷藏、外售的基地,拓展村集体经济。”看着焕然一新的乡村,第一书记王海涛憧憬着带领乡亲们奔小康。

[责任编辑:施振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