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年来近4万武汉人选择生态葬 背后故事感人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年来,近4万武汉人选择了生态葬 图文:听没有墓碑的他们“讲述”生命意义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石门峰生态花葬仪式家属撒花祭拜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倩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萧颢 没有

20年来,近4万武汉人选择了生态葬

图文:听没有墓碑的他们“讲述”生命意义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石门峰生态花葬仪式家属撒花祭拜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倩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萧颢

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身体融入苍松翠柏、花坛草地,回归自然。武汉市20年来已有近4万人选择了生态葬。这些生态葬的先行者们留下了怎样的故事?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武汉市多个陵园。

生不争利的老兵,安息在松柏树下

在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的松柏树下,长眠着一位老民政人。他叫许宝和,1938年参加八路军,跟随部队南下,1953年转业到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武汉市分会(武汉市民政局前身)工作,历任武汉市民政局优抚科科长、武汉市复员军人安置办公室主任、武汉市民政局办公室主任。

他的女儿许珍告诉记者,姊妹5人都靠自己奋斗,从没有沾过父亲一点光。二女儿许玲下放农村当知青,想让爸爸帮忙调回武汉工作,他却说:“干革命工作,哪里都一样,为什么非要回武汉呢!”上世纪80年代初,市民政局在汉口惠济路建了一栋职工住宅楼,按政策许宝和可以分到一套两室一厅,当时许珍的小妹妹刚结婚,但许宝和没有要这套房子,他对女儿说:“我是共产党员,一定要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你们已经有了一个安身地,要多想想那些还没有房子住的人。”

许宝和1991年去世了。弥留之际他嘱托子女,生不争权争钱争房,死后也不和活人争地,不留墓碑,骨灰撒长江。但国家有规定,叫停水葬,直到2014年,他才实现了生态葬的愿望。许珍说,妈妈去世前,也表示要陪着父亲,一起进行生态葬,他们打听到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可以进行生态安葬,就选择了树葬的形式,让父母安息。许珍说,将来她也生态葬,表达对父母的纪念,这个想法得到了自己子女的支持。

最早的树葬区,已是苍松林立

武汉市最早推行生态环保葬的陵园,是江夏区的孝恩园。1997年,第一批松树在这里种下,伴随逝者长眠绿水青山。记者近日在这里看到,最早的一批松树长成了茂盛的树林,每棵树下都有一块小小的名牌,记录着逝者的名字,周围是亲友祭奠的花瓣。

家住汉口的吴犇,坐地铁转乘公交车,用了3个小时赶到孝恩园,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安息的父亲和姐姐。吴犇的父亲吴自强曾在武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生前经常向家人宣传生态环保。2001年,吴犇在武汉大学工作的姐姐吴郁馨不幸身染重病,临终之时她嘱咐身后一定要树葬,为绿色环保尽最后一份力。姐姐树葬于龙泉山孝恩园。

2003年和2008年,吴自强和老伴相继走到人生尽头。遵照二老心愿,吴犇将父母也安葬在了龙泉山孝恩园松柏树葬区,让他们与女儿相聚。而现在,66岁的他也和武汉龙泉山孝恩园签下了《生态环保葬安葬协议书》。

最近三年,孝恩园承接的生态环保葬逐年增加,从200家、310家、增加到了390家。而树葬的树种更多样,方式也更加完善,从最早的一棵树只能安葬一位逝者,到现在一棵树可以安葬8位逝者。家住武昌区杨园社区的张黎明,爷爷奶奶都是水葬,为了延续家族丧事从简的传统,他将父母葬在了孝恩园的桂花树下。他还在那儿给自己预留了一个位置,等到百年之后陪伴父母。

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对面,是生态葬的草坪

在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有一座武汉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在它对面的草坪,举行了四届生态葬。

市民万女士正是通过生态葬的方式,让父母得以相聚。万女士的父亲生前留下遗愿,希望走后遗体全部捐献,并嘱咐她将11年前去世的妈妈的骨灰进行生态环保葬。今年3月12日,万女士79岁的父亲因病去世后,如愿进行了遗体捐献,随后,父亲的名字被刻在了石门峰高高耸立的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3月31日,万女士来遗体捐献者纪念碑祭奠父亲时,恰巧目睹了当天正在这里举行的生态花葬,被肃穆和庄严的氛围感染,当即为母亲报了名。

让万女士感到巧合的是,父亲生前曾经跟她说过,花葬的形式很好,环保又节地。而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她还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的正是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的联系电话,正是这个电话让她可以联系到陵园管理方,将父亲的名字刻在纪念碑上。她说,之前并没有带父亲去过石门峰,他是如何知道这个电话的,已经不得而知。但正是因为石门峰的生态葬,让母亲和父亲可以以这样的方式相聚在一起:正对纪念碑,小溪流过的草坪,是母亲长眠的地方;而父亲的名字,就在纪念碑上,和母亲一直遥遥相望。

据了解,武汉从1997年开始推行环保葬,近年来,全市大力推行生态环保葬,14家公墓都设有生态环保葬安葬区,这种丧葬安葬形式走在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邓兰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