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汉共6个国家湿地公园 成国家湿地公园最多城市


来源:楚天都市报

原标题:10年坐拥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大武汉这样资源全国唯一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古人所描绘美景,在当今的武汉城区也能看得到。坐拥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能兼有这样的意境风貌,实属难得。20

原标题:10年坐拥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大武汉这样资源全国唯一

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古人所描绘美景,在当今的武汉城区也能看得到。坐拥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能兼有这样的意境风貌,实属难得。

2008年12月18日,东湖成为武汉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至今年武汉已有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此外,还有2个省级湿地公园、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的建设,不仅让生态多样性得以留存和保护,也提升了景观,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态观。

人与自然,可以彼此交融,互相给予更好的生存空间。

短短十年,武汉坐拥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国家级湿地公园,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相关标准显示,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00公顷,湿地率不低于30%;国家湿地公园范围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不得重叠或者交叉;国家湿地公园应划定保育区,除开展保护、监测、科学研究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外,不得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

作为国内面积最大、地处核心城区的湖泊,东湖具有明显的天然优势。东湖湿地公园包括吹笛景区、落雁景区的一部分,东接武汉中环线,西至东湖磨山余脉,面积10.2平方公里。按当年的《武汉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武汉将抢救性建设8-10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在城市外环周边构建起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圈。

2008年的东湖湿地公园,是武汉市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时至今日,武汉在这十年之间,已经拥有东湖、金银湖、安山、后官湖、杜公湖、藏龙岛共6座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全国唯一拥有如此多湿地资源的城市。

湿地湿地,保住了多层级的动植物资源

湿地公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在存在?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董立坤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与传统公园或者绿地相比较,湿地公园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具有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可以说它建起了一个以水为载体的生态群落结构,有相对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在更大程度上尊重了自然规律与生态发展。”

湿地不仅仅给动植物提供了自由生长的空间,它在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提供旅游资源等方面,同样功不可没。

“我常带爱摄影的朋友们去落雁岛一带,这几年,那边的感觉越来越好。”职业摄影师田峰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以前对落雁岛的印象是比较荒、比较偏,这几年则明显丰富起来,有树有滩,有高低深浅的变化,还有翩翩白鹭水上来,宁静之中不失动感。”

而这种感受上的变化,正是湿地公园生态多样性的一种体现。董立坤介绍,湿地内部环境的完整,生态廊道的通畅,不仅可以营造出层次丰富的自然之美,还能从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上给出反映,“其中,鸟类是生态水平最直观的风向标之一。”

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该协会130名会员,遍布武汉城区41个区域进行全年观测,“从2008年到今年,我们对整个东湖区域鸟类观测的数据,能看出东湖的生态处于一个恢复性阶段。而从整个武汉市的范围来看,这些年间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让鸟类从种类到数量上都有明显增长,去年全武汉监测到的鸟类有321种,今年截至目前监测到330种,有稳定增长的趋势。”

珍贵白鹤,也认可了大武汉的生态环境

季节一到,沉湖看天鹅,东湖有鹊鸭,安山湿地的冬候鸟多达万只……颜军表示,鸟类正在形成武汉美景的新标签。

“最令人振奋的,是白鹤的到来。”颜军说,白鹤名列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极度濒危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极为珍贵,“2010年开始,我们观测到白鹤在沉湖越冬。这几年冬季,每年都有2只-4只数量不等的白鹤在沉湖栖息,今年增加到了6只。”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数字变化,“白鹤是一夫一妻制,家庭节构非常稳定,一般一对夫妻有1-2只幼鸟。两只出现,是一对夫妻。4只出现,是一家四口。而6只,则代表是两个白鹤家庭。”颜军介绍,白鹤对生存环境极其挑剔,从一个家庭到两个家庭的增长,说明沉湖湿地的条件已经获得白鹤的认可,“站在鸟类的角度上来讲,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点赞。”

观念更新,让环保的理念更科学更完善

城市湿地公园在强调生态维系的同时,也要兼顾游赏功能和科普功能,三管齐下。

“地处城市,终究要在人的舒适度和自然生态之间进行权衡,人的科学性越高,其中的取舍才会越合理。”董立坤说,湿地讲究生物多样性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市民们竖立了多物种共生的概念,从而推进了人们的对环境、对城市品质的认识。“以前说环保,很多人觉得就是种花种树,很少去想动、植物的生态关联。”董立坤说,近年随着对生态的重视和科普工作的推进,人们的环保观也越来越科学。

建设维护湿地公园,要从亲水植物培养到周边环境的维护,从湖水、陆地到滩涂的保存,进行一整套综合考量。这些年来,武汉除了打造国家级湿地公园,不少城中公园也进行湿地建设,如沙湖公园、解放公园都有规模不等的湿地区域,这些都给生存在城市中的动植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空间。而当人们学会善待环境,大自然总会回馈更多。“比如,在沙湖附近的楚河汉街,我们就观测到红隼在高楼筑巢。”颜军介绍,这说明,人们为环境所做的努力不是单向的,动物也在努力适应城市。

董立坤更认为,红隼这种食肉鸟类能在沙湖一带出现,是重要的生态标志,“越是处于食物链高端的物种,越能显现生态链的完整程度。这说明沙湖一带具有相对完整的生态体系,在城市中心,这是一个极可贵的现象。”

“接下来,希望人们能在浅滩、滩涂、自然消涨带等方面做进一步保留,当我们有了多样性的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会有更大的进步。”颜军说。(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凌燕通讯员赵琴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宋枕涛黄士峰)

[责任编辑:潘诗韵]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