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汉“生态明珠”惊艳中外记者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原标题:“军运会城市采访线”走进硚口区武汉“生态明珠”惊艳中外记者草青林茂,山幽水静,在武汉园博园感受117座园林的自然风光、在汉口里体验原汁原味的老汉

原标题:“军运会城市采访线”走进硚口区

武汉“生态明珠”惊艳中外记者

中外记者参观游览汉口里长江日报记者杨涛摄

中外记者参观长江文明馆长江日报记者杨涛摄

苏恒泰油纸伞传承人苏峰向中外记者介绍油纸伞制作工艺长江日报记者杨涛摄

草青林茂,山幽水静,在武汉园博园感受117座园林的自然风光、在汉口里体验原汁原味的老汉口风情、在硚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领略历史文化的魅力……26日上午,“军运会城市采访线”第八站走进武汉市硚口区,百家中外媒体记者在游览中体味“大江大湖大武汉”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聆听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背后的故事,国内外媒体记者纷纷点赞园博园这颗“生态明珠”。

园博园生态修复奇迹让中外记者惊叹

一步一景,十步一园。26日上午,尽管天空飘起小雨,但中外媒体记者们热情不减,纷纷用手机留下自己在武汉园博园的难忘瞬间。

虽已是武汉的秋天,但武汉园博园内仍然到处是绿,遍地是花。面对眼前这片森林花海,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垃圾场。

武汉园博园占地213.77公顷,原址曾是亚洲单体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消纳了约100万吨生活垃圾。本着“生态园博,绿色生活”理念,2012年,武汉园博园建设动工,通过栽种480余种植物、4.8万株苗木、36.5万平方米的草坪,利用世界先进的好氧修复的技术、封场治理的方式,一望无际的垃圾逐步被填埋……3年之后,垃圾场脱胎换骨变成了荟萃117座中外特色展园的精美园林。3年时间,垃圾山变生态乐园,这是一个生态修复奇迹。而且,园博园建在10万中低收入居民集中之所,武汉最大公园为10万低收入者圆梦,更是一个中国城市治理的传奇故事。2015年,武汉园博园还获得了“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也曾在这里举行。武汉园博园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还让市民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生态治理的福利,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真的看不出来,这么漂亮的园博园是在垃圾堆上建起来的!”了解武汉园博园生态回归的故事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记者龙震宇说,自己是第二次来武汉,却是第一次了解武汉生态化建设背后的故事。“武汉将堆存10余年的垃圾场改造治理、植绿建林,简直是为城市如何治理‘城市病’提供了一个生态样本”。

游览完婉约细致的江南园林和豪放气派的北方园林后,百家中外媒体记者还一起参观了园区的四大主体建筑之一、中国第一座吟唱“大河文明”的综合博物馆——长江文明馆。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濒临灭绝的中华鲟、“植物活化石”珙桐……走进长江文明馆的百家中外媒体记者通过参观长江流域典型的文物标本,感受了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和璀璨文明。

尼泊尔新闻官在汉口里发现家乡元素

“这是我们国家的符号!”刚走进汉口里,钟楼广场墙上的万字符就吸引住了尼泊尔新闻官Iswap Shpeshta的眼球。Iswap Shpeshta说,万字符是佛教的象征,而中国的佛教就是从印度、尼泊尔一带传入的。在中国见到家乡的文化元素,Iswap Shpeshta显得很兴奋,请同行翻译帮忙一连拍了五六张合影。

沿路走来,百家中外媒体记者不仅参观了雕塑、泥人等手工艺展位,还实地探访了复建后的山陕会馆。瀑布自假山上一泻而下,山陕会馆雾气缭绕,仿佛一个仙境。小桥流水,木栏雕花,都被一一收进了媒体记者们的相机里。

汉口里位于武汉市硚口区园博园东路,是一处彰显武汉地域特色,且具有浓郁汉味历史文化的旅游商业街。汉口里不仅还原了码头、商铺、会馆、过街楼、里分等汉镇多样建筑特色,复建了山陕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钟楼广场、宝庆码头牌坊等16栋建筑,还复原了老汉口最具有代表性的四条街道——汉正街、大夹街、长堤街以及花楼街,再现了老汉口最具有代表性的商业与生活形态。

“我们都叫它‘中国砖’,因为它来自中国。”Iswap Shpeshta指着一栋复建后的老汉口特色建筑说,中国与尼泊尔一向交好,所以许多中国元素也流入了自己的国家,这样风格的建筑就是其中的代表。

近距离与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话”

26日,刚到硚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百家中外媒体记者便对这里的1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

武汉木雕船模、老大兴园鮰鱼制作技艺、囊匣制作技艺、武昌鱼制作技艺、老四知堂郑氏正骨疗法、苏恒泰油纸伞制作技艺……百家中外媒体记者跟着讲解员的步伐,一起探索武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木雕船、 苏恒泰油纸伞、叶画、汉口码头号子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还一一为国外的媒体朋友们进行了非遗技艺表演。

在经过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正街招牌》时,福建省广电集团体育频道记者刘汀宁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己对汉正街一直有所耳闻,但没有机会来逛。“听我们同事说,现在走上汉正街,走两步路就能看见一个前来参加军运会的代表团,连商户们都准备好了翻译APP。”刘汀宁说,这次军运会在武汉举行,硚口区还举办了其中的跆拳道项目比赛,自己终于有时间,准备到汉正街“打货”体验一下。

“我参加过两次城市采访,这一场感触最深。”中国体育报记者王辉说,自己曾经来过一次武汉,这次的体验感完全不一样。“更宜居、更生态、更国际。”王辉连用了三个“更”来描述他心中武汉发生的巨大变化,“武汉是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今天我们一路游览下来,这里不仅景色宜人,还保留了许多优秀的工业文化,历史感与国际化同在。”

长江日报记者杨蔚见习记者王静文

通讯员詹鸥张方芳

[责任编辑:徐倩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