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畅谈:补齐短板 让县域经济强起来

人大代表畅谈:补齐短板 让县域经济强起来

原标题:人大代表畅谈——

补齐短板,让县域经济强起来

省人大代表、秭归县委副书记、县长 杨勇

省人大代表、秭归县委副书记、县长 杨勇

省人大代表、沙洋县委书记 刘克雄

省人大代表、沙洋县委书记 刘克雄

省人大代表、随县县委书记 陈兴旺

省人大代表、随县县委书记 陈兴旺

省人大代表、房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纪道清

省人大代表、房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纪道清

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袁超一 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鸿 陈勇

省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县域经济不强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要让湖北的县域经济强起来。

《政府工作报告》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出部署:创新经济强县发展支持政策和评价机制,做实“百强进位、百强冲刺、百强储备”清单。加快发展块状经济、网状经济,支持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扩规提质,带动形成“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实施山川协作工程,推动结对县市开展产业协作。

县域好,全省才能好;县域强,全省才能强。

如何让县域经济强起来?正在参加省两会的人大代表畅所欲言。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省委主要领导指出,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补短板、强功能,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秭归县将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建设科技强县,统筹推进“精品农业强县、生态工业富县、文化旅游名县、港口物流大县”建设。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以上……”1月26日,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杨勇透露秭归县已定下的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我们要‘跳起来摘桃子’。”他说,上述预期目标均高于宜昌市的计划平均增速,“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

工业项目是秭归县2021年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要确保实现全年新签约项目45个以上,新开工30个以上,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杨勇语气坚定。

过去5年,秭归县培育了屈姑食品等6家隐形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1家。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结果中,保持在全省三类县市区第一方阵。

“我县经济总量不大,产业链条不粗不强,亟待促进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杨勇坦言,秭归县虽然已经整体脱贫,但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在做大总量和提高质量上、在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和块状经济上,任务艰巨。

未来5年,秭归县将统筹推进“精品农业强县、生态工业富县、文化旅游名县、港口物流大县”建设,加快建设全国四季鲜橙特色优势区、长江三峡文化旅游核心区、长江上游港口物流集散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力打造“四县四区”升级版。

引进培育头部企业,打造优势特色产业

省委主要领导指出,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政治生态好、用人导向正、工作作风实、发展环境优。

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推进市域与县域融合、协调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近年来,国电投能源项目、明阳风电、牧原生猪全产业链等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沙洋。”1月26日,刘克雄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沙洋县始终坚持“创新转型、后发赶超”,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二类县市区中,共跃升5位。

刘克雄介绍,该县坚持每年实行“一名县领导,带几个部门组成一个招商专班,跟踪一个重点项目,负责一条产业链的招商,确保一年引进一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围绕新材料、绿色食品、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精准招商。

2020年,沙洋县的玻璃产业实现产值34.2亿元,税收过亿元。刘克雄说,这得益于明弘玻璃集团在当地建设了中南地区最大玻璃生产基地、玻璃产品集散基地、玻璃行业高新技术转化中心、全省玻璃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直接推动沙洋成为“全省玻璃产业第一强县”。

该县去年兑现惠企政策资金4.3亿元,为企业落实金融贷款20.1亿元。在多级包联服务机制的高效运行下,一批重点项目高速推进。其中,明阳风机叶片制造项目仅用时不到半年,就完成全部4条生产线的建设,并竣工投产。

虽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沙洋县经济发展却继续保持奋进态势。刘克雄表示,今年将继续在全县开展“进企业、解困难、促发展”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等问题,举全县之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市前列”的营商环境,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做强做特产业,推动一县一品

省委主要领导指出,要做强做特产业,推动一县一品、一城一品、一地一品,探索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随县将继续通过再造提升产品功能、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功能、流通功能、服务功能等,推动一家企业、一个产业、一方经济获得竞争新优势。

“随县有30万人从事香菇产业生产,占了人口总数的近三分之一。”陈兴旺介绍,香菇产业是随县名副其实的优势特色产业、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外贸支柱产业。

“菇、茶、果、药”是随县最突出的特色农字号,其中又以“随县菇”最负盛名。从零星栽培、提篮小卖,到基地生产、出口创汇、精深加工,乃至三产融合发展,随县香菇一步步成长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

在随县万和镇村民吴帅家,面积不大的仓库里,每天有数千单网购订单包裹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疫情发生之后,香菇销售一度一落千丈。好在通过电商,随县香菇打开了新的销售通道。早在2018年,该县就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如今,该县的香菇约30%经线上销售。

去年,陈兴旺多次走到镜头前,走进直播间,为随县特色农产品代言、带货。

在疫情冲击背景下,随县香菇产业逆势而上。2020年1月至11月,随县农产品出口达21亿元,同比增长42%,占全省全年农产品出口(152亿元)近14%。其中香菇出口近17亿元,增长48%,占全省香菇出口(38亿元)的45%。

利用香菇出口形成的理念、经验、机制,以及海外出口网络,随县茶叶出口也稳步增长,直接助推并不是茶叶主产区的随州,成为我省茶叶出口大市。

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文章

省委主要领导指出,要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文章。

房县加强要素资源的整合,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技改创新,完善产业链条,提升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地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1月24日,周末。房县卫浴产业园内,湖北均钛厨卫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加班工作。该公司去年实现产值1亿元,订单已排至3月份。

“这是一个典型的‘无中生有’发展出来的产业链。”纪道清告诉记者,近年来,房县已招引卫浴企业20多家,形成了从精铸、不锈钢型材加工、太空铝材及浴室柜生产、组装物流到产品研发的全产业链条,预计今年实现产值超10亿元,并逐步培育智能卫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湖北鑫资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是十堰第一家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企业。去年回收10万吨蓄电池,生产7.1万吨再生铅,产值达10亿元。房县趁势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引入1.5万吨废旧塑料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年产10万吨生石灰项目和10万吨再生铜及贵金属冶炼项目。

“既要无中生有,又要有中生优。”湖北恒达纺织有限公司最新的车间建于2009年,最老的车间已有近30年。物料传送还靠人力,1080锭细纱长车等设备也已落伍。

一河之隔,房县投资7.23亿元打造的纺织产业园拔地而起,预计今年建成投用。恒达公司投资2.8亿元做设备升级,产能产量将大幅提升。

纪道清表示,“十四五”时期,房县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四个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