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发“90后”寄语青春“90后”—— “入党就是要永远跟着党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然 通讯员 杨乐 骆晓迪
6月7日上午,聆听着九旬老党员许芳、王建平、赵洪滨讲述充满奋斗精神的革命故事,几名“90后”党员深感好日子来之不易、新时代重任在肩。
白发“90后”与青春“90后”面对面交心,在泰康之家·楚园社区的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上,这样的场景很常见。该社区住着约百位退休老党员,通过“1+1党支部建设模式”,老党员为年轻党员答疑解惑,年轻党员悉心关爱老同志,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薪火相传中提升。
许芳:革命爱情历经战火淬炼
今年94岁的许芳,21岁入党,党龄73年。1944年,17岁的许芳在江苏盐城组织乡亲们为新四军送粮食,做布鞋,支持前线抗日。
内战爆发后,1946年7月,许芳又与丈夫尤德坤投入盐城保卫战。一年后的一次激战中,尤德坤所在连队遭受重创,战士罕有幸存。许芳强忍泪水接过丈夫的烈士证,继续组织妇女支前。
渡江战役开始后,大批解放军部队路过盐城,滚滚洪流中,许芳竟看到了爱人的笑脸。原来,战斗中尤德坤被炮弹震飞,昏死过去,幸运地被抢救回来。匆匆一别,夫妻俩又各赴前线。
30多年军旅生涯,两人彼此牵挂,但聚少离多。许芳说:革命尚未成功,顾不上儿女情长。
许芳的回忆将大家的思绪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年轻党员齐夏添说:“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们面临困难危险从不退缩。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让我们新一代共产党员拥有了更强大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
王建平:荆棘丛中保住部队物资
1927年出生的王建平,15岁参加革命,18岁入党,在社区党龄最长。
1942年,王建平在山东菏泽采购棉花、面粉、布匹等物资,支援前线抗战。面对日军的持续扫荡,王建平和同志们在庄稼地、荆棘丛深挖出大大小小的土坑埋放,为革命队伍保存了许多重要物资。
抗战胜利前夕,王建平申请入党。“入党就是要永远跟着党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回忆入党初心,他语调铿锵。
淮海战役期间,王建平所在部队伤员较多,他将伤员分散送至群众家中休养,挽救了很多战友的生命。
如今的王建平老人,右眼做了白内障手术,左眼视力也较模糊,但思维依旧清晰。他说:“年轻党员要珍惜新时代的幸福生活,珍惜青春年华的奋斗机遇,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听了王老的讲述,28岁的方欣表示,“老有所养”是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实践,年轻党员在服务工作中除了奉献耐心和爱心,还要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大的贡献。
赵洪滨:三次护送毛主席长江航行
89岁的赵洪滨,是三位老党员中最“年轻”的,可党龄也有65年。1958年至1959年,赵洪滨三次作为随行人员,护送毛主席在长江乘船航行,并与主席六次握手、三次合影。伟人的风度与精神,激励他奋斗不懈。
赵洪滨回忆,第一次是护送毛主席从重庆乘船视察三峡,第二次和第三次途经江西和安徽。航行期间,赵洪滨与主席卫士长李银桥结下了友谊,两人同住一个船舱的上下铺,“他把我当小弟弟看待,常叮嘱我要多读书,要懂得中国革命的历史。”
1979年至1982年,赵洪滨担任武汉军区司令部文化科科长,带着音响设备和医药箱,与军区演员到基层连队和哨所慰问演出。4年间,他走遍了鄂豫皖鲁陕晋赣等七省108个县市,行程1万3千多公里,为69个连队、182个哨所和221个村寨送去文艺演出。赵洪滨说:“许多哨所抬头就是山,出门就蹚水,有的地方别提电影电视了,一个月才能看到报纸,战士们保家卫国,真的不容易。”
奋斗的青春才值得回忆。赵洪滨说:“在奔忙的岁月征途,一时失意不必灰心,得意之时也莫忘形,要让心灵获得成长与滋润,才能尽心尽力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