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出彩青春”公益创投大赛助力英雄城重振

2020年“出彩青春”公益创投大赛助力英雄城重振

《小知读城记》到长江大桥开设“读城直播间”.jpg?x-oss-process=style/w10

走读一座城市的文化与温度,为应届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在沙盘上重建新家园,100天让青少年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2020年的武汉市“出彩青春”公益创投大赛立足武汉疫后发展实际,在青少年思想引领、促进复工复产、助力精准扶贫、心理健康援助、助力基层治理等领域积极作为,助力英雄城疫后崛起。

2018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团武汉市委联合市民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面向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以下简称“非公组织”)举办“出彩青春”公益创投大赛,为超过三百家“非公组织”精准对接政府和青少年需求搭建了平台,资助了80个示范公益项目,线上线下服务青少年近15万人次。

疫情之后的武汉,正面临着经济重振的关键时期。武汉共青团以“出彩青春”大赛为引擎,引导“非公组织”发挥专业特长参与社会治理,将服务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实现团内资源跨地域、跨层级的配置使用,不断提高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贡献度,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青春实践。

青年参加跳东湖活动.JPG

延伸青少年思想引领阵地

2020年上半年,全城的青少年居家上网课。“孩子们与同学、与这座城市之间的联系变得生疏,他们渴望外出更渴望交友。”据武汉学知研学旅行服务有限公司团支部书记钱梦婕介绍,《小知读城记》的灵感主要来自于学知团支部在疫情期间策划的“把最美的武汉讲给你听”,“2月开始,我们就通过抖音视频、喜马拉雅音频、线上公益讲座等多种方式,将武汉的樱花烂漫、大桥伟岸和让人垂涎的美食传递给全国各地的网友,共同感受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生活态度”。

《小知读城记》城市文化走读志愿服务项目,带领100余名青少年参加主题城市定向赛,探秘东湖磨山楚文化园、武汉长江大桥、起义门等城市地标,沉浸式感受武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大桥桥墩、桥头堡和纪念碑,是长江大桥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建筑。”这是育才二小王悦菓同学的“读城直播间”,作为“金牌讲解员”的她已收获数以万计网友的点赞,“作为武汉的一分子,希望用自己的声音,把武汉讲给更多人听,让大家了解武汉,感受武汉,爱上这里。”

与《小知读城记》不同,“新时代,艺起来”街舞公益课堂项目则关注到在汉大学生群体,开设线上线下公益教学课堂,到黄鹤楼、昙华林、汉街公司等地拍摄街舞快闪,帮助大学新生快速了解武汉、适应学业生活。9月18日,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17所在汉高校的街舞爱好者汇聚一堂,参加首场线下公益课程。“之前的网上课堂,让我这样的街舞爱好者在家也可以跟着老师学习,就是家里没镜子,只能用手机拍下来调整动作。”开学后线下课程开始了,来自湖北艺院的大二学生何杞薇感觉特别开心。

作为大学之城的武汉,拥有上百万学子。“我们通过武汉各大高校的团组织,招募大学生参与活动,报名人数很快突破500人。”项目负责人李思佚介绍,街舞公益课堂是大学生接触和学习街舞的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热情洋溢的舞蹈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让在汉大学生更加融入武汉、热爱武汉、留在武汉。

强化青少年思想引领、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团市委始终坚持主动积极作为,不断凝聚推动青少年发展正能量。正如“非遗传承·新时代青年美育计划”的项目负责人陈军说的那样,“希望能将青年一代带动起来,加入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行列。”29岁的陈军及其所在的汉阳区知音志愿者服务中心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在参赛过程中已成立团支部,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组建了一支非遗文化传承青年社群队伍。

青少年参加跳东湖活动.JPG

助力疫后经济重振

朵朵白云下,扑通、扑通……8月武汉热浪正盛,一年一度的“跳东湖”与我们如约而至。选手们加速、起飞、腾空、纵身一跃,解锁跃入东湖的N 种姿势。动感十足的DJ乐队、精彩荟萃的文创集市、点亮城市的涂鸦艺术汇成一次盛大的狂欢。“跳东湖”主题翻糖蛋糕、联名咖啡、潮流服饰、创意手办……让参与活动的大二学生詹颖目不暇接,“武汉人把对武汉的热爱,一股脑丢进东湖。这也证明着武汉正恢复如常!”

“跳东湖”初衷是以年轻人喜爱的新奇、潮流形式号召市民关注环境、保护东湖,而今年在疫后经济、文旅产业复苏的背景下,活动被赋予了拉动消费、打造城市文旅名片的新功能,这也是其获选“出彩青春”公益项目的重要”因素。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两手抓、两不误。2020年“出彩青春”公益创投大赛将促进复工复产囊入其中。从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茶艺培训促就业,到小微企业法治体检,服务项目覆盖面甚广。

考虑到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要求,武汉复苏线上招聘会才聚光谷专场在斗鱼平台为广大应届毕业生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才聚光谷”直播平台,上线企业1879家,供岗11.33万个,简历投递量达3.7万份。“我们走进光谷的产业园区、知名企业举办招聘直播活动,拓展毕业生留汉渠道,重现武汉城市形象。”据项目负责人李翔介绍,7月该项目走进新思、旷视科技 、武汉光电工研院等企业“探店”直聘,直播峰值热度达74.6万,活动观看总人次554.8万。

武汉曾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眼”,如今是中国经济疫后重振的风向标。抗击疫情时期,团市委带动广大青年志愿者奉献微光成炬;疫后经济重振,团市委坚定带领广大青年人才及企业走出困境,努力为复产复工创造良好条件,以冲刺决战的姿态加速度推进疫后重振。

100天垃圾分类行动.jpg?x-oss-process=style/w10

关注疫后青少年身心健康

疫情期间,武汉团市委开通12355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热线,邀请多位心理专家在线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疫情过后,各级团组织积极发挥队伍、阵地、资源优势,围绕疫后心理重建、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修复、社会融入等四个层面,为青少年提供疫后心理疏导服务。

“我的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对面的小区锻炼……”一群小朋友在沙盘上搭建起自己的家,构筑他们现实加理想的空间。这是“新语心”团队的杨杰老师在江岸区未成年人校外心理辅导站带领着孩子们“重塑心灵花园”。“通过‘我和我的家’‘我和我的朋友’‘我和我的城市’不同的沙盘游戏,让孩子们体验并适应新的变化。”据杨杰老师介绍,针对前期评估中有行为障碍,或者存在网络依赖、易激惹等问题的青少年,该项目还会持续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提高他们疫后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长达数月的疫情阻隔,很多孩子无法专注于网络学习。在武汉市12355心理服务平台、各级团组织的支持下,“出彩青春”公益项目在秋季开学后,走进学校和青少年空间,开展公益讲座、家长课堂和心理沙龙活动,加强青少年疫后心理疏导。8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专职心理咨询师雷光辉走新洲区军安青少年空间,就“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为家长“解惑”,通过线下授课、线上直播覆盖的家长和青少年达万余人次。9月25日,国家优秀心理咨询师王云燕老师走进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分享“阳光心态与情绪管理”主题讲座,通过网络流行的表情包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引导孩子们客观认识情绪,学习表达爱、接收爱的能力。

与此同时,高强度的线上学习,让青少年视力问题受到家长关注。汉阳爱尔眼科医院开展青少年儿童暑期近视防控项目,以线上直播、微信群分享等方式,为家长提供眼健康知识科普、专家“云问诊”等服务;线下还走进校园捐赠青少年近视科普读物、公益近视眼镜等。项目负责人易汝萍表示,要联合社会各界一起呵护青少年眼健康,下一步将进更多的校园和社区。

新时代青年美育计划为青年开设国画体验2.jpg?x-oss-process=style/w10

为基层治理添砖加瓦

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一场疫情让社区基层治理的意义凸显,今年“出彩青春”项目不仅关注社区孤寡老人、困境青少年等群体,还针对医护人员、青年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群体开展志愿服务。

9月19日,在武汉市青山区南苑社区,抗疫期间自发走出家门的40余名热血青年,又组成了“青”行者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为城市建设者送温暖,教独居老人健康操以及做家政等志愿服务。在青山团区委的指导下,“青”行者蓝天计划为“青”行者赋能,不仅增强了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还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继续服务社会的决心和期望。“疫后陪伴老人不仅能够帮他们回忆起重要生命事件,也能让我们了解到老人当初生活的艰苦,更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青年志愿者余向阳颇有感触。

一场疫情,让规律健身在武汉市武昌区杨园社区的青少年中成为时尚。原来,针对社区6-14岁青少年,国棉便民中心开展了“花儿少年,健康战‘疫’——青少年健康习惯养成”项目,为青少年开展基础体测,建立健康档案,举办亲子健康挑战赛,既促进亲子交流,也让整个家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垃圾物品制作成手工品,变废为宝;垃圾分类集市摊闯关,闯关成功可获得礼品奖励……“100天垃圾分类行动计划”引导社区青少年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并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社区居民一起见“圾”行事,传播垃圾分类“新时尚”。

一个个“出彩青春”项目成熟孵化,实现团内资源跨地域、跨层级的配置使用,满足着基层治理新的需求。参赛“非公组织”也在服务中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承接了更多团内工作项目,而共青团组织同样收获满满。

“过去,团干办活动,人手不足、专业性不强,收效也有限。”一名街道团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出彩青春”大赛,越来越多的“非公组织”成长为共青团公益行动合伙人,从思想引领到基层治理,活动丰富有趣、服务青少年更专业,“新的工作模式正在形成”。

(来源: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