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特色专科不断优化 心理疗愈提档升级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特色专科不断优化 心理疗愈提档升级

原标题: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织密预防—治疗—康复的心理健康网络

特色专科不断优化 心理疗愈提档升级

不仅治疗精神疾病,更为广大人群提供心理疏导支持,把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做到更佳。“十四五”期间,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将放大医疗优势效应,推动至少40%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合作开设心理门诊,让更多人享受优质心理健康服务。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目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正在筹备开展“武汉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摸清武汉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失眠、焦虑障碍、抑郁症患病率等本底数据,为开展健康武汉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供基础指标。

社会心理服务网络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武汉市自去年7月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建立市、区、街、社区上下联动的四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市级层面,成立心理专班,依托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成立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行业协会,指导和规范全市心理行业工作。区级层面,设立心理专员,各区依托辖区精神卫生机构、疾控机构或基层卫生机构成立区级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全市15家),推动和指导辖区开展工作。街道(乡镇)层面,设置心理专干,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依托家庭医生团队、精防人员等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社区组建心理服务小分队,全面开展疫后心理抚慰工作。

目前,街道设置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全市104家),统筹街道社区心理疏导工作。社区依托社会工作服务站(心理咨询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综治中心、青年之家等(共4104家)形成基层服务网,充分发挥下沉精神科医生、心理专干、社会工作者力量,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努力建设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武汉市“三专”心理服务模式获得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肯定,作为典型经验案例向全国推介。

同样作为社会心理服务网络的重要一环,2020年8月18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团队联合共建创伤后应激障碍诊疗中心。

2021年4月30日,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行业协会第一届一次会员大会召开,79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参会,这是国内首家以社会心理服务命名的行业协会,旨在推动社会心理服务规范发展,实现行业自律。

心理救援与危机干预队

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心理救援与危机干预是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汉市卫生健康委组建武汉市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救援与危机干预队伍,建设了一支跨部门的全市心理危机干预专业队伍,组织人员遴选、培训、演练、督导,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机制,旨在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心理救援技术支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5月25日,武汉市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救援与危机干预队成立。队伍由来自公安司法部门、医疗系统、中小学校、高校、社工机构、心理服务机构等136名正式队员和100余名心理服务志愿者组成。心理救援与危机干预将进行为期2年的长程培训,促进队伍的能力提升。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可享受免费体检

2015年武汉市入选全国首批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城市,利用丰富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资源,初步实现“1+3+13+N”的精神卫生资源布局,基本形成以市精神卫生中心为龙头,汉口、武昌、汉阳三大区域治疗中心为依托,区级医疗中心为枢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目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管理服务主要由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约2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组成的精神科医师、全科医师、公卫医师和临床护士队伍开展。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享受免费体检。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或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同时,中心城区借助“精神心理科医生下沉社区”活动,新城区借助分片技术指导工作关注管理患者的病情评估,指导患者服药和管理治疗工作。

特色专科不断优化 为民服务多措并举

心理热线升级7×24小时接听

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心语”热线已并入12320-2,面向全国提供7×24小时心理热线服务。从2020年1月24日至2021年6月2日热线总接听数28927例。“抗疫心理援助平台”访问量累计193461人;累计注册人数为12657人;累计心理测评28471次。

开通预约诊疗、分时诊疗、线上咨询等服务

2020年开始,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推行分时段预约挂号,患者可自主选择具体时段就诊,且时段可精确到分钟。2020年专家、专病、心理门诊预约率达到60.85%,同比增长25.47%。今年5月在周末新增了精神康复、心理康复、心理创伤、早期干预和中西医结合等专病门诊,方便患者随时就诊。同时利用京东医生平台,打造线上咨询服务。

开通异地医保患者住院结算服务

为简化报销流程、方便异地就医患者“一站式”结算,2020年8月开通异地医保患者住院直接结算服务。市外参保患者来院就医可直接报销住院费,省心、省时且省力。近期,还将开通门诊费用异地直接结算服务,为异地门诊患者提供便利。

营造舒适环境,改善就医体验

为改善患者就医及住院体验,近年来中心陆续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六角亭院区门诊综合楼改造,六角亭院区院落整治,二七院区睡眠病区改造。二七院区心理康复大楼项目目前正有序推进,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中心服务精神及心理患者的能力。 计划推进至少40%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目前已与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市中心医院、江汉大学医院、解放军空降兵军医院开展合作,由中心派遣专家定期坐诊,开展精神心理科服务。

开展医教结合项目

医校合作共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探索“家校医”三方联动机制。选择江汉区、江岸区、武昌区、蔡甸区的1所初中、1所高中作为试点学校,探索医教结合模式。包含开设就诊绿色通道、建立危机干预协同响应机制、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心理健康筛查、举办医教结合论坛、效果评估等服务内容。

特色专科不断优化

老年心身病区主要收治老年期器质性精神障碍(含痴呆及相关疾病)、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心境(情感)障碍、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等各类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

儿少病区是国内最大的精神科儿童病房之一,主要收治18岁以下患者,收治病种包括行为问题、学习困难、情绪障碍、发育性障碍、精神病性障碍。2019年被授予为“中国医师协会强迫症诊疗基地”。

成瘾病区成立近20年,是全国最早开展新型毒品戒断治疗业务的机构之一,全国最为完善、规模最大的成瘾行为治疗体系之一,华中地区最大的成瘾行为治疗和研究机构,以及湖北省首家新型毒品治疗病房。摸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成瘾行为治疗规范及成瘾病房的管理模式。成瘾门诊目前还采用国际前沿技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首创中西医结合进行系统戒烟、戒酒治疗,更好地帮助患者戒除烟瘾、酒瘾。

精神科监护病区(PICU)是全国少数精神专科医院开设的专门收治合并躯体疾病、药物中毒等精神障碍患者的科室。承担院内及医联体合作单位合并躯体疾病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会诊与双向转诊工作。主要收治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

心理抑郁病区倡导以人为本,对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焦虑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分离性障碍、躯体化障碍、进食障碍、人格障碍患者,探索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2019年被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授予“抑郁症诊疗建设基地”

心理创伤病区是国内率先建立的开放型住院式心理治疗病房,为患者提供集临床医疗、精细护理、心理治疗为一体的整合式临床治疗方式。主要针对抑郁发作、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进食障碍、存在心理发展障碍的青少年患者、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恢复期。

把党建引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推动专科领域党建合作

今年以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夯实组织基础,推进双项工程。一是“双带头人”工程,按照“支部建在科室上、主要负责人担任书记”原则,规范开展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二是“双培养”工程,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

2021年4月,中心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电影观影月活动,每周集中观看红色经典电影一部。重温红色经典“主题电影月”走进精神康复病房,在各临床科室的康复活动室内,设立分会场,除了中心干部职工,也让每一位康复中的党员患者“重温红色经典”,加深爱国爱党情怀。

树立宗旨意识,为群众办实事。结合护士节、儿童节、自闭症日等,组织党员专家深入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各支部根据科室职能职责,结合党员干部下沉工作和党建品牌创建,确定为民办实事项目。

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由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办的“抗疫路上 感恩有你”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在汉举行。北京、深圳、武汉、西安四地共同发起,全国首个精神卫生专科党建联盟正式启动,旨在发挥全国精神卫生专业的协同力量,把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以“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发展共赢”为总体思路,推动专科领域党建合作,推动疫后心理康复工作,共同促进全国心理健康服务综合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卫生专科党建联盟工作倡议是:共抓党建引领、共育党员人才、共享党建资源、共创党建品牌、共谋科学发展。

共抓党建引领:探索建立成员单位党建研讨会轮值制,定期开展党建创新活动成果展示与分享,通过支部联建,理论联学、活动联办、经验联享等方式协同构筑充满活力的专科党建联盟。

共育党员人才:探索建立互派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交流挂职工作机制,实行互派挂职,加强交流互访,协同促进年轻干部和业务骨干成长成才。

共享党建资源:探索建立党建阵地和资源共享共用机制,整合成员单位间的党建学习阵地、廉洁教育基地、党务活动场地共享共用,协同促进联盟成员单位融合互通。

共创党建品牌:探索创建专科党建品牌工作机制,着眼精神卫生专科特点,打造专科党建亮点品牌,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协同推动党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共谋科学发展:深化合作共享,深化融合交流,释放优质资源“红利”,放大医疗优势效应,协同促进将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克难带动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于2021年6月23日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