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江日报全媒体直播间邀请城市规划专家“对话武汉”
武汉都市圈竞争世界级都市圈
来源:长江日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工李晓江(右二),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教授任国玉(左二)以及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邵继中(右一)做客长江日报直播间,为大家带来“面对特大暴雨、高温天气,气候应对的城市规划举措”的主题分享。
本组图片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陈亮。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李志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专委会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甄峰。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牛强。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傅才武。
长江设计集团原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吴建军。
长江日报讯(记者刘海锋 通讯员陈思 邹悦)9月23日至25日,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长江日报全媒体直播间“对话武汉”直播,特别邀请到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陈亮和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李志刚做客直播间,以“一体化目标下的都市圈规划”为题进行探讨。
直播过程中,陈亮具体阐释了武汉都市圈在长江中游及中部地区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全国都市圈及世界都市圈的定位及远期目标。李志刚介绍了武汉新城的规划建设发展,对于武汉都市圈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武汉地处我国最中部,承接东西部发展和南北交通联络,国家对于武汉发展的基本战略是,武汉必须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领头羊。”陈亮说,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仅依靠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把武汉从一个区域性中心,打造成向全国乃至全球拓展开放的一个城市,并非武汉一座城市能够完成,所以打造武汉都市圈成为必然。
陈亮坦言,武汉都市圈有较为庞大的城市规模做支撑,人口基数大,同时还具有长江航运、人才科技、高新技术产业、大量城市发展用地等一系列优势,这些都为武汉都市圈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不管是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还是武汉都市圈,如今,都已不再强调四面出击的“摊大饼”式发展,更看重城市功能的分工互补,能够实现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武汉都市圈的核心区武鄂黄黄都市圈,实际上沿着长江轴线有不同分工,形成了能够为武汉今后更快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的组合体。“武汉应该抓住未来8至10年的黄金发展期,参与到世界级都市圈的竞争中来。”
谈及武汉都市圈发展的驱动力,李志刚表示,今年初湖北省启动的武汉新城的规划是整个武汉都市圈建设的核心环节,武汉新城的建设既是武鄂黄黄一体化进程的主引擎,也是武汉都市圈建设的核心引擎。
李志刚说,武汉新城的规划面积达到700多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也达到数百万的规模,武汉新城所在的光谷区域具有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以及大量高校人才资源,这些优势将在武鄂黄黄一体化以及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区域化过程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武汉新城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以及人居环境优势,可以为武汉中心城区提供良好的人口疏解,向组团式方向有序发展。
另外,武汉新城还是一个跨行政区的区域,不仅涉及武汉,还涉及鄂州、黄冈、黄石的一体化。在这个过程中将实现大量行政管理创新举措的实践,这也为各方面推进武汉都市圈多方面改进和创新提供平台,也能够更好实现“人民城市,规划赋能”这一主题精神,让市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共建、共享、共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