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博物馆游”、“科技馆游”成为许多家庭、亲子出行的首选。科技馆一票难求的背后,是公民对科普教育需求正在呈现增长态势,这对科技场馆未来的建设运营和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10月20日,“2023东湖论坛”科普系列论坛之一的“2023 东湖论坛·全球科技馆长说”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圆满举办,来自上海、厦门、广西、湖北等地多位科技馆馆长齐聚长江之滨,围绕“双减”形势下科技场馆科学教育活动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咖云集,共话科技馆与教育协同发展
论坛上,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钱岩以“协同”为关键词,分享了科技场馆与科技、文化、教育、产业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她表示:“应该把全国的科技馆看作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边界应该是打开的,应该是互相支持互相作用。打破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合力,形成一种协同的机制,最终产生的是1+1远远大于2的协同效应。”
中国科技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钱岩
当下,科学教育迎来春天,整个社会的科学教育热潮被发动起来,在这样的热潮中,对“什么是科学教育”的冷静思考更为重要。
科技场馆区别于传统课堂,在这个开放性的空间里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探索和思考。“科技系统和教育系统之间要深度合作,建立机制性的安排,比如一个星期中拿出一天或半天鼓励孩子们到校外科技场馆。科技场馆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安排不同的线路。”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表示,“学校教育的多样性是有限的,只有走到校外、课外来,每个学生才可能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
“双减”之下,湖北省科技馆的实践探索
湖北省科技馆自开馆以来,也在不断拓展科技馆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据了解,新建成的湖北省科技馆占地面积19.4万平方米,土地建筑面积7.03万平方米,展览教育面积4.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湖北省科技馆共开放288天,累计接待人数超90万人次,开展教育活动2580场次,超30万人次。
据湖北省科技馆馆长张翼介绍,一方面,湖北省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主阵地作用,精心建设课外基地。2023年,湖北省科技馆联盟成立,46家省内科技馆加入,联盟组织专家多次调研,指导省内在建及计划改扩建场馆建设工作,在内容建设规划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与学校学科教育、科学教育相融合,使场馆兼备科普教育阵地和科学教育课堂的工作。
湖北省科技馆馆长张翼
同时,不断升级展教功能,围绕展厅内容研发了一系列科教活动,完善了科技馆的展览。武汉、襄阳、黄石等科技馆也积极开展了科学课程,展厅小实验互动体验活动,多维地展开科学教育,第二课堂大大丰富了中小学生在科技馆学习科学的知识的体验。
另一方面,湖北省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科教资源平台作用,用心研发教育资源,利用现代科技馆体系平台资源,集聚全国优秀教育资源,充分拓展科学教育课堂,并根据自身条件开发实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学教育课程。
全球科技馆长说为中外科技馆的同仁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和研讨的平台,分享了各地科技馆的建设和运营经验。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说:“大家跨区域的交流、对问题的研判,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所有的论坛不是要形成一个什么共识,而是交流会带来不一样的想法。”论坛的举办,为推动湖北省现代科技馆体系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袁苑 图:郑皓月 通讯员:向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