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科学”科普之翼 2024东湖论坛大科学科普研讨会在汉召开

打造“大科学”科普之翼 2024东湖论坛大科学科普研讨会在汉召开

10月20日上午,在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司、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和湖北省科技厅指导下,由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承办的2024东湖论坛大科学科普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武向平院士及多位国家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计划和大型科考项目负责人围绕“大科学”探索前沿科技领域、解决人类发展问题,开展一系列科普讲座。

“大科学”包括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作为国家科研体系的核心支柱,是推动科技进步、解决重大战略问题、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它们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极限研究手段,产出重大科研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

大咖开讲 “大国重器”展魅力

专家们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向公众展示“大国重器”的魅力,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在论坛上作了《宇宙的远方》报告,分享探讨了“宇宙的故事里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在座的朋友们想一想,还有一个诺贝尔奖是给你的,只要你找到引力子。”武向平院士的报告生动风趣,对理论的解读深入浅出,让各个年龄层、各个领域的人员都能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听众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对探索宇宙的热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报告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薛强向观众介绍了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徐国盛作《聚变能源、点亮未来——磁约束聚变发展情况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吴庆文为观众介绍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带领观众探索宇宙高能粒子起源之谜。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胡红桥分享了中国极地考察进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王伟财带领观众共同回顾了从利用到保护的青藏科考之路,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薛强报告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薛强报告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徐国盛报告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徐国盛报告

圆桌共话 大科学科普正展翼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让公众走进“大科学”、认识“大科学”、支持“大科学”,从而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和科技创新发展,“大科学”科普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圆桌研讨环节,来自科研一线的科学家、教育工作者、科普作家及科技政策制定者,就“大科学科普与科技创新的互动互促”“科普内容的创新与多元化”“国际科普合作的机会与挑战”进行深入探讨。

圆桌讨论现场

圆桌讨论现场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三级职员(正局级)周德进表示,要把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考察做好,应当做到“全员要做、全过程要做、全方位要做、全面性地做、全对象要做”。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三级职员(正局级)周德进发言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三级职员(正局级)周德进发言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夏松表示,湖北在“大国重器”领域内是有条件有能力的,并在大科普、大科学中取得了一些进展,打造了以“科普+科创”为特色的东湖论坛、“百名院士进百校”科普活动、科普讲解大赛等系列科普品牌。夏松说:“要发展好大科学、大科普和大设施的作用,从湖北的角度,需要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发展。”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夏松发言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夏松发言

2024东湖论坛大科学科普研讨会聚焦科普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大科学设施的公众科普属性,将多学科、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播给公众,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为国家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摄影:袁苑 通讯员:胡安慰 王昕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