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荆州清风报道松滋:擦亮监督“探头” 助力特色产业跑出“加速度”
春分时节,在松滋市八宝镇胜利村,一排排的蔬菜、瓜果大棚错落分布,一眼望不到边。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棚内的秧苗露出稚嫩的芽儿,青翠欲滴,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今年来,松滋市纪委监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作为开展乡村振兴监督的重中之重,市镇村联动擦亮监督“探头”,紧盯农业特色产业“村有基地、镇有品牌、市有规模”的发展目标,打出监督“组合拳”,严查快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为全市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今年种植了多少亩西瓜?镇村组织开展了田间技术管理培训没有?……”日前,松滋市纪委监委联合乡镇(街道)纪(工)委,组织督导检查组走村串户,对全市西瓜、柑桔等特色产业的秧苗移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技能培训、品牌培育、销路拓展等情况开展跟踪督导检查,督促各地各单位扛责上肩,合力推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为切实提升监督质效,该市纪委监委制定监督台账和责任清单、公开举报电话,组织群众参与监督。整合市镇村监督力量,深入特色产业发展一线开展“拉网式”督导检查。强化“线上+线下”核查,协调运用大数据技术,比对分析惠农政策落实、部门帮扶、产业发展资金使用等情况,对发现的特色产业领域的问题线索,逐条开展全面核查,做到见人见事、分析精准、处理到位。
针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该市纪委监委由委领导班子成员包保处置,认真分析、调查核实,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逐一整改销号。同时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纪巡审”协作效能,推动监督、办案、整改、治理一体贯通协同,以强监督促强监管,促进全市特色产业发展。
该市纪委监委找准“小切口”,紧盯特色产业深度谋划、项目论证、品牌打造、全面实施、产品营销等全链条,深入全市种养基地、田间地头开展下沉式、点穴式监督,全面了解掌握农业农村、水利湖泊、财政、发改等职能部门,以及乡镇(街道)、村组在产业发展中责任落实不到位、惠农政策不落地、产业发展资金使用不规范、责任部门帮扶不用心等情况和问题,推动职能单位联动发力,合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夯实群众增收基础。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必须进一步激活村级监督'哨兵'。”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已督促全市255个村居一一选配纪检委员,并采取集中培训、分片研讨、实地检查等形式,推动提升监督能力和水平。
与此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将监督融入服务,组织市镇村三级纪检监察干部、纪检委员迈开大脚板,入户走访倾听群众心声,全面了解群众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督促镇村党员干部、农技人员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据悉,该市现已发展形成滋宝西瓜、万家柑桔、老城芹菜、斯家场油茶等特色产业。目前,市、乡镇(街道)两级纪(工)委共组织开展产业发展督导检查13次,现场发现问题25个,约谈提醒、通报批评6人,督促责任单位建立完善产业资金监管、项目后期管理等制度机制4项。
“产业发展事关群众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际,深入查漏补缺,聚焦突出问题,强化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全面打通产业发展‘中梗阻’。”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张绍成)
来源:荆州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