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国家队!他俩年仅16岁 均来自武汉同一所学校
站内

入选国家队!他俩年仅16岁 均来自武汉同一所学校

原标题:入选国家队!他俩年仅16岁,均来自武汉同一所学校

3月30日,第66届IMO中国国家队名单出炉,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获悉,该校高二学生徐祺铭和谈弘毅成功入选2025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代表国家出征国际赛事。记者了解到,本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共有6名学生。

c34275c23d495ebf615624799db524fb_720.jpeg

两名学生获清北保送资格

这两名学生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伢,目前就读于武汉经开外国语高级中学“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基地班。

20533b593e7f53237236bee043f81721_720.jpeg

谈弘毅成功入选2025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中,排名前60名的学生可入选国家集训队。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生自动获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保送资格,无需参加高考。

在2024年第40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徐祺铭和谈弘毅两位同学就成功入选了国家集训队,并因此获得了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其中,徐祺铭同学还在北京大学2025年数学英才班选拔测试中表现突出,成功入选了北京大学2025年数学英才班。

图片

d260591862e208bb8bd3cade56898c6a_720.jpeg

徐祺铭成功入选2025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

“两名学生在选拔过程中,面对题量多、难度大,需要具备探索性、创新型思维品质和较强心理素质的考验,凭借自身实力脱颖而出。”武汉经开外国语高级中学执行校长、超常教育实验中心总教练李轶说。

此前,第65届IMO中国国家集训队第二阶段集训闭幕式于2024年在武汉举行,徐祺铭作为全国仅有的6名学生之一,成功入选2024IMO中国国家队。谈及再次入选国家队的感受,徐祺铭坚定地说:“我会带着大家的期望,全力以赴,为国家争光。”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领队肖梁曾对徐祺铭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第二阶段的选拔中,难题很多,需要学生有强大的攻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徐祺铭在难题的处理上表现优异,他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沉稳和智慧,我相信他在未来的国际赛场上也会有所作为。

在2024年7月20日,在第65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当时还是高一学生的徐祺铭以世界第五名的优异成绩勇夺国际金牌。当被问及获奖感受时,徐祺铭谦虚地说:“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我会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取得这一成绩不仅为他个人赢得了荣誉,也为学校增添了光彩。

f67b4f950dcc4d4cc18bf1ded7e7db0a.jpeg

超常教育取得耀眼成绩

记者了解到,徐祺铭同学自小就展现出极高的数学天赋,对数学充满热爱且乐此不疲。回忆起他的竞赛之路,班主任胡海东老师满是感慨:“徐祺铭同学对数学的热爱超乎常人,那种专注和执着让人动容。每次看到他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我就知道他一定会在这条路上有所建树。”

这两名学生的竞赛经历,生动展现了武汉经开外国语高级中学超常教育的耀眼成绩。

武汉经开外国语高级中学执行校长、超常教育实验中心总教练李轶告诉记者,目前,五大学科竞赛课程均已循序渐进地在推进。以高一竞赛课为例,参加不同学科竞赛的学生时间安排略有差异,通常利用每天的第九节自由活动课和晚自习时间进行。参加数学竞赛组的学生由高一年级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上十名同学组成,在保障校内学习进度的同时,每周还有4次以上的竞赛学习训练。

一名学生感叹:“虽然竞赛学习很辛苦,但每次解决一个难题,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而且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我们一定会努力。”

李轶介绍,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政治、地理等课特色鲜明,如政治课有模拟联合国的活动;体育、音乐、美术等课也不落下,培养孩子们的爱好和特长,力求做到五育并举,培养“有超常之能,更有健全人格”的未来领袖。

金牌教练覆盖五大学科

武汉经开外国语高级中学超常教育的核心在于“顶尖的人培养更顶尖的人”,汇聚了13位竞赛金牌教练,形成了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的全学科矩阵。

b1d4091feff78cc062d61b8b629ceb5e_720.jpeg

数学竞赛教练李忠羿老师回忆起指导学生的经历时说:“看着学生们在数学的海洋中不断探索、进步,我感到无比欣慰。徐祺铭等同学对数学的热情和天赋,让我看到了他们无限的潜力,我也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李忠羿、何奇老师曾在高中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并保送至北京大学,任教期间指导学生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

物理竞赛以李轶校长为首的3位教练以“实战派”著称,擅长将复杂理论转化为解题利器。李轶校长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受益。”陈悦老师毕业于复旦大学,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均获省赛区一、二等奖,担任物理竞赛和强基教学多年。刘格老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期间曾参与竞赛和强基教学工作。

信息竞赛纪磊老师毕业于武汉大学,辅导学生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斐然,获NOI全国决赛金牌4枚并入选国家集训队,银牌13枚,铜牌12枚等多个奖项。纪磊老师说:“信息学竞赛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指导,让更多的学生在这个领域发光发热。”

化学竞赛程伟、李晨阳老师均毕业于武汉大学,程伟老师指导学生获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李晨阳老师高中获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铜牌,指导多人获化学竞赛金牌。程伟老师表示:“看到学生们在化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感到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会继续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化学人才。”

生物竞赛何娇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指导学生获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银牌;张宸瑀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高中获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BO)金牌,指导多名学生参加国际生物联赛获奖;李雪老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本硕期间曾参与中学生物竞赛辅导。张宸瑀老师说:“生物学科充满了奥秘和惊喜,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索生物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培养创新型人才

从小激发科学梦想

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建立了小初高贯通培养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的梦想基金,用于师资引进、课程优化和研学深造,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成长的沃土,年受益学生超过四百人,惠及小学、初中、高中和国际教育各个层次的学生,结出了累累硕果。

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建立了与中科院武汉分院、江城实验室等科研院校的紧密合作。基于创新人才的早发现、早培养,学校的超常儿童实验班不断探索和建立AI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大中小”贯通式培养的新模式。极目新闻记者发现,在武汉经开外校小学部,学校里科学活动多,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起点。在初中部,通过“学术潜能评估+特长孵化”帮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确认天赋方向;在高中部,启动“学术深潜计划”,每个学生匹配高校实验室资源。升学阶段由长江学者领衔的顾问团定制全球升学方案。在国际部,18位学子夺得英国数学竞赛(高级)UKMT—SMC全球金奖、美国AMC数学竞赛全球优秀奖,以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生物)、(化学)全国二等奖等重大奖项。

该校信竞学生王梓皓正是超常教育的受益者之一。12岁的他,不仅通过了GESP最高等级——8级的认证,还在2024年同时获得了CSP-J和CSP-S的全国一等奖。在加入超常儿童实验班之前,王梓皓已是信息学教练纪磊老师的学生,在了解到经外办了超常儿童实验班并邀请了纪磊老师担任信息学竞赛教练后,王梓皓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经外。

d51ca3cbda99d7dfbcde20edc151dda6.jpeg

在经外就读的王梓皓同学

目前,该校超常儿童实验班面向全市招生,欢迎在数学、科学领域具备突出潜质的五、六年级学生踊跃报名。学校将为优秀学生提供六年全额奖学金与月度研学支持,通过“贯通式培养”打破学段壁垒,实现中考与竞赛两不误。

“这里不设天花板的高度,不划定跑道的边界,只期望为真正具备拔尖创新潜质和天赋的少年儿童提供适合他们生长的土壤。”超常教育实验中心总教练李轶表示:“希望通过超常教育,培养出更多像徐祺铭、谈弘毅这样的优秀学子,为国家的基础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

推荐5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