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湖北视觉中心 出品
1/ 24

龙虾红、稻田绿、油菜黄、水坝蓝、盐卤白……一副色彩缤纷的画卷,正在江汉平原上徐徐展开;湖北潜江这座小城,在着力打造“能源新城、微电芯城、生态绿城、文旅红城”四张城市新名片的前进道路上,步履不停。

2/ 24

潜江红:提到潜江,龙虾是绕不开的话题,“潜江龙虾 世界共享”的声名在外,红色的美食旋风闪耀过联合国总部餐桌,也在凤凰卫视海外频道中,解锁了水乡园林无尽丰饶的珍馐密码。走进潜江,全球最大的单体小龙虾雕塑通体红亮,以“张开双臂”造型,欢迎五湖四海来宾。

3/ 24

潜江红:龙虾红,产业强,百姓乐。龙虾产业作为潜江市经济发展的“红色引擎”,给这方土地带来了生机勃发的美丽乡村新景象。全中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市场扎根于此,采取“互联网+小龙虾+流通(O2O+B2B2C)”的独有全产业链模式,设有交易市场、恒温分拣中心、冷链物流配送、客户办公大厅、展示厅等。

4/ 24

潜江红:潜江还沉淀着悠长的历史印记。“烟渚南鸿呼晓群,章华宫娥怨行云。”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灵王曾修建过一处离宫,被誉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台”,史称“章华台”。这座“台高10丈,基广15丈”的宏伟建筑后毁于兵乱,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直到1986年,潜江龙湾镇发掘出一地下遗址,著名学者考证其遗址即为楚章华台遗址。

5/ 24

潜江绿:全息成像、幻影成像、VR加持下的潜江是什么样儿?来龙湾遗址博物馆你或许会找到答案。现代科技手段下,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就从潜江龙湾开始。

6/ 24

潜江绿:身心俱疲的时候,不如来返湾湖跑一场马拉松。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每年潜江马拉松的主场,也是鸟儿们的天堂。它们或列队翱翔于天空,或轻扇翅膀掠过水面,或立于草丛中发呆片刻,享受惬意的时光。(图/吴燕军)

7/ 24

潜江绿: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这一动一静,铺陈出了潜江绿色稻田中最美、最灵动的画卷。潜江市花了十几年时间,不断摸索创新,转变生产方式,探索出了由最初的“虾稻连作”综合种养“一稻一虾”发展到现在的 “虾稻共作”生态种养高效模式“一稻两虾”,实现了小龙虾和水稻和谐共生。

8/ 24

潜江蓝:前来潜江的食客,还会在这里惊喜发现博大精深楚文化和清新透彻的园林风光。作为东荆新区首期推进的五大项目之一,新近修葺而成的潜江市紫月湖公园成为周边居民休闲的新场所。

9/ 24

潜江蓝:暮色四合的时候,潜江曹禺大剧院散发出光辉。创作了《雷雨》的文化名家曹禺,正是潜江人。在这里,曹禺的文化风骨浸润着每一位后人,傍晚时分来曹禺大剧院看一场戏剧,是人们不容错过的选择。

10/ 24

潜江蓝:世博湖北馆,自上海世博会湖北馆撤展后选址潜江市复建,永久落户潜江。一水之隔,与曹禺大剧院遥相呼应。

11/ 24

潜江蓝: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则静静地伫立在潜江市高石碑镇。它创造了我国多项水利施工纪录,在枯水期抬高兴隆库区水位,改善两岸灌区的引水条件和汉江通航条件,兼顾旅游和发电,为国家南水北调、引江济汉重点工程。

12/ 24

潜江紫:在潜江熊口管理区东大垸办事处万家岭,依靠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引导农户种植葡萄增加收入,通过示范带动,从最初10余户种植200亩增加到现在37户种植400亩,品种有夏黑、阳光玫瑰、美国红提等,周边商贩纷纷上门收购,销往武汉、荆州、荆门等地市场。(图/吴燕军)

13/ 24

潜江紫:池埂清除、水系连通,还湖、蓄水、保清、造景,潜江后湖正以生态之美彰显着独特魅力。(图/吴燕军)

14/ 24

潜江黄: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潜江王场镇张新场村的黄桃种植了300余亩。通过指导黄桃种植的技术人员牵线搭桥,村里与宜昌、荆门等地的罐头厂合作,采摘后统一过磅,集中装车,统一销售,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图/吴燕军)

15/ 24

潜江黄: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以龙湾为代表的潜江境内水网湖区形成了用草把龙灯驱邪送神的习俗。龙身取材于稻草,有理草、扎把、铡草、璇盘的多道工序。草把龙龙首、龙身、龙尾用竹篾扎制连成,浑然一体,一条黄色巨龙几欲腾飞。 草把龙灯通常在春节、元宵和二月二龙抬头等传统节日表演。遇重大灾害,瘟疫流行,也会扎制草龙,驱除邪魔。潜江草把龙灯借助这片神奇的土地,代代相传。(图/吴燕军)

16/ 24

潜江黄:江汉油田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北临汉水,南依长江。经过60多年勘探开发、对外承包、合作开发,形成了勘探开发、盐卤化工、生产生活服务等业务板块。漫眼的油菜花田、劳作不停的勘探机器,交织出一副灿烂明亮的美景画卷。(图/吴燕军)

17/ 23

七彩潜江:潜江市龙湾镇龙湾村民间艺人张静玉出身油纸扇制作世家,8岁开始跟着父母学艺。鼎盛时期,张静玉一家一年要销售3000多把油纸扇。油纸扇风行潜江乃至江汉平原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每年端午节后,油纸扇便进入了销售旺季,成为人们手中必备的纳凉之物,轻摇纸扇,凉风扑面,让人难忘那一缕缕清凉。(图/吴燕军)

18/ 24

七彩潜江:潜江不止有非遗,有油田,有虾,还有光纤。一座世界最大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在潜江市王场镇崛起,以长飞光纤为代表的光信息电子产业在潜江兴起,彻底扭转了发展思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发掘出新的增长极。

19/ 24

潜江白:在潜江,从不缺乏能人巧匠的传说。在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三才小集镇的一角,张家铁铺夫妻档,锤儿锵锵两情长。下料、加热、打坯、卷扁 、成型、打磨、焊接、淬火。流程走完,不起眼的铁块在他们手中,变成锃亮闪烁的器物。(图/吴燕军)

20/ 24

潜江白:潜江东荆河堤边的永丰村老苏家麻糖,甜蜜了无数人的幸福时光。选用碎米,浸水泡透,上蒸桶蒸熟后加碎麦芽拌匀。再上瓮缸发酵,六七小时出头道糖水。大火煮糖水至糖起泡后,在扯柱上反复拉扯,越拉糖越白越有劲,拉拉扯扯出甜蜜的滋味。 (图/吴燕军)

21/ 24

潜江白:当前,潜江正深入实施“东进南扩、产城融合,四区联动、全域振兴”发展战略,全力培育新化工、新能源、新科技、新特色四大千亿产业板块。化工产业作为潜江市的老牌产业,同时也是支柱产业之一,顺应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纵深推进,生产“废物”得到了环保化、资源化的循环利用,污染排放减少、生产能耗降低,实现了产业集群化、产品高端化的绿色发展,潜江市也在创新绿色循环发展的新道路上越走越远。

22/ 24

潜江白:潜江火车站是我国“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之一的沪汉蓉大通道汉口至宜昌段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早年,从潜江坐车到武汉,只能走汉宜高速公路,且需要两个多小时,随着汉宜高铁开通后,武汉和潜江形成1小时生活圈。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潜江打卡小龙虾,也变得更加快速简便。 (图/吴燕军)

23/ 24

潜江白:大幅度缩短旅途时空的高铁,带动了潜江与外面世界的紧密融合,推动了潜江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白色的高铁车身披挂上“潜江龙虾号”的战袍,天下小龙虾吃货欣喜不已。

24/ 24

潜江白:如今,坐高铁到潜江吃小龙虾成为一大时尚,高铁站日均人流量在6000人左右,在虾季和节假日高峰期有近3万人。放眼今日潜江,城市格局悄然转变。

总监制:刘芮言  监制:王爽婧 刘振    技术:李成龙   摄影:视觉中心  吴燕军     制作:刘振  谢兴兰 
COPRIGHT©HB.IFENG.COM
互动邮箱:city_hb@ifeng.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hbifeng
栏目合作
联系人:刘振
电话:13098881435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