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牢记嘱托、走在前列”述评:逐梦现代化 田野新画卷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图文:逐梦现代化 田野新画卷 ——“牢记嘱托、走在前列”系列述评之三 湖北日报讯 图为2013年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了解

图文:逐梦现代化 田野新画卷

——“牢记嘱托、走在前列”系列述评之三

湖北日报讯 图为2013年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了解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同部分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记者 黄俊华 胡琼瑶

千湖之省、鱼米之乡,湖北农业曾有过“湖广熟,天下足”的历史荣光。

爬坡过坎、提档升级,传统农业大省饱受“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现实困扰。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历史征程中,湖北如何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

2013年盛夏,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指出,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希望湖北广大干部群众“着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不断取得新成果”!

饱含深情的话语激励荆楚儿女,语重心长的嘱托指引前进方向。

4年多来,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带领全省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浸润千年农耕文明的荆楚大地,舒展出新的时代画卷。

从重产量到补短板、提产能

——扛起粮食安全的湖北责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透着浓浓的民生情怀,彰显强烈的责任担当,回响在荆楚大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湖北责无旁贷!省委书记蒋超良强调,湖北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基础扎实,理应为全国人民端牢饭碗、端好饭碗作出更大贡献。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指出,要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湖北贡献。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粮食安全是底线。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加强粮食生产工作,作为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来抓。

领导力量真加强。粮食生产列入“一把手”工程,省里将增产计划分解下达各主产区,签订责任状。

惠农政策真落实。中央惠农补贴资金,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植保补助等第一时间落地;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水稻集中育秧、高产创建、“籼改粳”等增粮工程;坚决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粮库敞开“肚皮”收购。

资金投入真给力。在防汛抗旱、防病治虫等紧要关头,省委、省政府果敢决策,推出“高价买粮”“虫口夺粮”等硬举措,不惜代价保丰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我省粮食总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40.7亿斤,实现“十二连增”,提前3年实现省里提出的粮食总产超历史最高水平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粮食商品量达360亿斤,每年调销省外9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粮食连年增产着实令人欣喜,决策者们眼光看得更远:自然条件瞬息变化,耕地、淡水等资源日趋紧张,粮食连续增产的难度增大、空间受限,如何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增长?

面对新形势,需有新思路:粮食生产必须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

2015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作为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其核心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综合产能,湖北打出组合拳——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设定耕地数量保护红线,划定永久性保护基本农田,确保我省耕地数量稳定。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把粮食生产能力“储存”在土地中。全省以47个粮食主产县市区为主战场,计划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3570万亩,建成后粮食综合产能每亩可提高100公斤以上。

依靠科技创新挖潜力。加大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研发与推广力度,一批丰产稳产、抗逆性好、品质优的新品种撒向田野,全省优质稻比例不断上升。重视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合水平,平衡施肥、精准施药、定量灌溉,让种田更加智能、更加精准。全省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7%。

从重“产量”到提“产能”,一字之差,意义非凡。这意味着我省不再简单追求粮食产量的连续递增,而是更加注重通过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具备稳定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粮食安全。

从重“产量”到提“产能”,变的是观念和路径,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2016年,我省粮食总产量由于受灾减产和主动调减,降至510亿斤,但仍居历史第四高位、全国第十一位。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我省早稻总产量达43.52亿斤,在遭遇多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仍保持较高产量水平,反映出我省已具备较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更多的湖北粮,湖北更有底气扛起这份责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擦亮农业品牌

——湖北粮、荆楚味香飘四海

走进超市大米销售区,家住武汉黄浦路的退休老人段津反复比较后,挑选了一袋京山产的国宝桥米。“价格是贵点,但煮出来特别香。”段津退休前在粮食部门工作,她说,以前湖北人不爱吃湖北米,现在超市里的湖北米不仅多,还卖得俏。

水稻是湖北第一大优势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000万亩左右,2016年面积、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六、第五。

尴尬的是,湖北大米一度被贴上“不好吃、卖不动”的标签。经过多年努力,湖北大米自我提升、转型跨越,如今优质稻率达76%,居南方稻区首位。

大米的境遇,只是我省众多农产品的一个缩影。

荆楚大地,鱼米之乡。宜人的气候、肥沃的土壤、星罗棋布的湖泊,大自然慷慨赐予了湖北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湖北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油菜籽、淡水产品产量连续21年保持全国第一位,茶叶、柑橘、蔬菜、肉类总产量居全国前十位。

进入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农业大省光环渐褪。曾几何时,农民朋友的“伤心泪”常常见诸媒体——钟祥一位老农推着满满一车棉花赶到收购站,一过秤,一车棉花抵不上一年的种子、化肥和人工投入;宜昌橘农眼看成熟的果子烂在地里,凄然泪下……“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成为湖北农业的心头之痛。

如何破除这一魔咒?湖北在反思,在奋起。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下,重新审视脚下这片土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阶段性供过于求”,说明农业生产在数量上已有了相当规模,大量普通农产品积压难卖;“供给不足”,实质上是优质、绿色、安全的产品数量少,优质高端农产品供不应求。

传统农业看天吃饭,我种什么就卖什么。现代农业再也不能埋头种地,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成败。找准了问题的症结,湖北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迈出坚定步伐——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成立湖北优质稻产业联盟,“湖北名优大米十大品牌”闪亮登场;

加快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打造湖北“双低”菜籽油金字招牌;

积极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果茶菜产品向市场紧缺调,向优质特色调;

加快推进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

推进“一鱼一产业”工程,做大做强小龙虾、河蟹、鳝鳅三大“百亿元”产业;

引导一家一户式的小散农业逐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质量效益;

坚定不移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发展精深加工业;“酒好也怕巷子深”,大力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提升湖北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围绕市场转、盯着效益干,观念一变天地宽。短短数年间,一个万亿元产业迅速崛起。去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7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0.2%,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3位,仅次于山东、河南。

数字是抽象的,湖北小龙虾产业的成长历程颇具说服力。

2001年,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在低湖稻田开挖简易围沟,放养小龙虾,一季中稻、一季小龙虾,一块田里两项收入。

民间探索的“虾稻连作”模式,给人带来致富的希望,很快风靡全省。

不曾想,这只遍体通红曾经的“害虫”,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热捧,很快红遍全国。政府因势利导,虾稻连作模式被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如今,基于这一模式打造的虾稻产业链,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黄金支柱。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后来居上,一只小龙虾书写了令人炫目的产业传奇——数十个产值千万的企业应运而生,研发出虾仁、整肢虾、虾尾、甲壳素等10个系列、60多个品种的产品,创造了4件中国驰名商标、30件湖北著名商标,产值超过180亿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解决当地10万人就业。

图为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莫岗村广阔的平原上,大型联合收割机开机作业,农民喜收冬小麦。今年,我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4%,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人畜力作业为主向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大跨越。在农业部统计的13项农机化发展指标中,我省有10项进入全国前十,其中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高出全国平均10个百分点,油菜机械化水平高出全国平均近15个百分点。 (记者 刘曙松 摄)

和潜江小龙虾一样,武汉周黑鸭、五峰采花毛尖、监利福娃大米、罗田板栗、随州香菇等一批湖北农产品声名鹊起,1200多个湖北加工品牌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湖北粮、荆楚味”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钟爱,走向全国,香飘四海。

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东风,湖北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正加快转变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

新型经营主体激活农业新动能

——荆楚涌现“新农人”

武汉市黄陂区大潭村,李闯是最“另类”的人,嘻哈的打扮与晒得黝黑的皮肤,显得有些不相称。

21岁的李闯,毕业于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跟所有年轻人一样,外出看世界是他的梦想。父母是传统农民,李闯偶尔帮忙干些农活。久而久之,他发现农业并非想象那样“古板、乏味”。

毕业后,李闯便接过了父亲李伟和手中的“接力棒”,担当起“李伟和家庭农场”的负责人。

积极尝试新技术、大胆调整种植结构、引进智能化传感系统,小小年纪的李闯对农业似乎有着天然的悟性,400亩设施蔬菜大棚被管理得井然有序。李伟和倍感欣慰:“农场交给他,我放心!”

千百年来,“辛苦”是传统农业的代名词,单个零散的农户,面朝黄土背朝天,春种秋收亲力亲为,生产落后,效率低下。当城镇化的浪潮袭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由此带来的“老龄化”“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明天谁来种田?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现代农业,要有“新农人”。放眼全省各地,像李闯这样的各类新型农业主体运营者,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敢创新,面对土地、资本、劳力等要素,善于用市场化手段配置和运营,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壮大,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生产面貌:农民种田规模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科技的“新板眼”越来越多。

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让种田变得轻松起来。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经营权转让互换等多种流转新形式在各地成功试水,“华丰模式”“福娃模式”“彭墩模式”“春露模式”“春晖模式”“檀溪模式”等新模式百花齐放。

省农业厅统计,全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已达22万个,带动土地规模经营面积2686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4%。

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变的,远不止如此。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几乎毫无话语权,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往往自成组织体系,具备较强的谈判能力。

京山县峥嵘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刘若峥,种植水稻5000多亩,购买种子化肥直接从厂家拿货,价格比普通农户低三成;卖粮与大企业签约,享受“VIP”待遇,快捷便利价格优。

低成本、高产出,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农业效益。去年,我省家庭农场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农民合作社社员较非社员收入增加20%,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收426亿元。

打造现代农业生力军,省委、省政府不遗余力。我省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在技术支持、资金安排、服务购买等方面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每年安排1400万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安排30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园区产业链;推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由农业发展银行等4家涉农金融机构对口开展金融服务;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将达到6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8万家,各级示范社占全省农民合作社的比例达到10%,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0家。“新农人”的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湖北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责任编辑:邓兰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