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轿上山被骂 到底谁践踏了谁的尊严?

2022.08.29 第213期 作者:汤光磊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九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近日,一位旅游博主在网上发布视频称,其因在重庆一景区坐人抬的“轿子”(当地称为“滑竿”)上山,遭到部分网友言语攻击,被指“花钱践踏他人的尊严”,甚至是“一种剥削行为”。而在该视频中,有滑竿师傅表示,有的年轻游客因为担心被人骂不敢坐滑竿,自己的生意因此受到影响。

正常的消费,被上升为“剥削行为”,互联网上此类“扣帽子”式的网络暴力因何屡犯不止?键盘侠们怼天怼地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心理在作祟?

危言耸听背后 站不住脚的逻辑

语言上极尽讨巧投机,逻辑上却一塌糊涂,这是键盘侠们发言的两大特点。

正如旅游博主在重庆坐“滑竿”被网暴一样,键盘侠们对其评论是“践踏别人尊严”“剥削行为”等等。

这样的遣词用句夸张而富有感染力,一瞬间把语境从当代社会中景区常见的消费项目中拉回到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游客与轿夫的关系也随之变化,他们不再是市场环境下消费者与服务业从业者,而变成了不死不休的剥削者与被剥削者。花钱坐轿子上山就如同丑陋的资本家,而抬轿的人就是被无情压榨血汗的无产者。

这样的叙事模式,“激情澎湃”,在互联网世界中,也更加吸引人。

仔细审视此类发言的背后逻辑,正如众多清醒的网友评论所言,照此推理,日常生活诸多服务行业都应该取缔。外卖小哥、餐厅服务员等等,又有哪一个行业在网暴者眼中不是在承受剥削呢?

然而,键盘侠们在发言时,不会考虑到这些服务项目是滑竿师傅们增加收入的方式,是一种自食其力的光荣劳动行为。也不曾想到,对坐滑竿的游客施以网络暴力,会让更多年轻人产生不敢坐的想法,进而影响滑竿师傅们的生意与收入。

在他们的思维中,只存在一套机械的程序。“人抬轿子”就像一个指令,输入之后,便可自动输出“践踏尊严”“剥削”等等,简单、直接而又可笑。

情绪得以宣泄,引来诸多关注,目的便也达成了。正如此前诸多网络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因为网络暴力而自杀的15岁少年刘学洲,打赏外卖员200元被网暴后跳楼的上海姑娘等等。受害者的名誉,利益、甚至生命,键盘侠们在摁下键盘的时候可能全然不在乎。

能引起他们关注的,只有即将出现的下一个“指点江山”机会。

人人皆有可能成为键盘侠

没有人愿意被称为键盘侠。

一旦被冠以这个负面代号,便把自己归属于线上敢怒敢言,线下却缺乏行动力的懦弱群体。

键盘侠一词最早起源于一次暴力事件。部分网民对不敢跟歹徒搏斗的围观群众大力抨击。然而这群网民在现实生活中未必能挺身而出,但在互联网上却对别人高标准要求。键盘侠自诞生之初便与“双标”脱不了干系,而其后,键盘侠们除了关注在公共事件外,也经常对一些个人私事、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放厥词,成为网络暴力的主要源头。

众多研究表明,键盘侠之所以广泛存在,一是因为互联网上的隐秘性让网络发言更加无所顾忌,二是部分网友通过网络发泄现实的不满。

也就是说,更多的键盘侠来源于普通人,互联网提供了这样的便利条件。稍不注意,很容易成为键盘侠。

一方面,是互联网赋予了网友耳闻八方的能力,看到一些新闻事件,表达观点,在网络上获取更多赞同与认可是人之常理。同时网友们对这些事件往往缺乏深入了解,偏听偏信,观点也难免偏颇。

另一方面,互联网放大了群体效应,一些情绪化言论更容易传播,也更容易说服普通网民。这是群体心理决定的。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在《乌合之众》中所讲,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偶尔,普通人会被极端观点带偏,陷入到群体狂热中,成为键盘侠的一份子。

不做“无恶意的闲人”

键盘侠与网络暴力事件的起源,大抵上还是鲁迅笔下的两类,一是“无恶意的闲人”的“饭后的谈资”,二是“有恶意的闲人”所散播的“流言”。

约束好键盘侠的网络行为,就需要更标准的自律与他律。

主观上并无恶意的网友,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应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功能,三思而后行,尽量了解清楚事情全貌及其背后深层逻辑,再下断言。设身处地反思如果同样的言论加诸己身,自己能否接受,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对于主观上存在恶意,通过散播极端言论,踩低他人博关注的真正的键盘侠们,网络平台的监管制度,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切实发挥作用。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也要积极发声,借助舆论、法律等各方面力量,维护自身名誉与权力。

其实,早在2014年,最高法就出台了《关于审理利用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网络实名制的推进、网络平台显示IP地址等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也都在试图遏制网络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

键盘侠本身充满政治正确的廉价正义感,外在表现为毫无边界的情绪宣泄。诚然网络中一些公共事件的得以被撼动离不开键盘侠们的热情参与。但如果只停留在网络上的骂战、无脑的争吵中,那么这些热情存在的意义,大概也是寥寥。

因此,只有运用好自律与他律的工具,区分好公共问题与私人领域的边界,把“廉价的正义”纳入到社会主流之中,汇聚成推动现实问题进步的力量,才是互联网治理的应有之义。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

总监制:刘芮言  监制:林芳 熊丹丹 郭凯凯  本期策划/撰文:汤光磊  编辑:汤光磊  技术支持:李成龙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