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是武汉市东西湖区的许三尤酒瓶收藏馆,馆长许三尤25年搜集了13000多个酒瓶。每一个,他都视若珍宝。
  • 许三尤说,收藏酒瓶,起初纯粹是喜欢他们精美的造型。通过酒瓶的年代不同,开始研究酒的历史和文化。
  • 博物馆其实就是许三尤的家,他自己做了一些简易陈列架,安在房间的四面墙上,一直竖到天花板。
  • 酒瓶按内容、形式、质地和重量整理为22类,有动物拾趣、山石嶙峋、家什百态、人物春秋等等。
  • 这些酒瓶里面,最大的可装25斤酒,最小的仅装10克酒,最古老的是唐朝一只泥塑酒瓶,距今1000多年。
  • 许三尤介绍,动物造型的酒瓶是很稀少的一类,能收到极其不易。为了这些宝贝,许三尤跑遍国内的很多的地方。
  • 酒瓶博物馆在得到相关部门许可后,成为了当地的景点之一。20元的门票,对许三尤来说更像是一种纪念。
  • 许三尤本来是做建材生意,喜爱上酒瓶后,先后花了300多万元来寻找酒瓶。现在,他也常组织活动,跟藏友们交流。
  • 许三尤收藏的京剧脸谱酒瓶。
  • 这只酒瓶没有被放在显眼的位置,但许三尤说,这类题材在当时是很大胆的突破。
  • 在这间百平米左右的屋子里,一万多个古今中外的酒瓶塞满了四个房间,许三尤挨个查看。
  • 这些酒瓶几乎都蒙着厚厚的一层灰,拥挤的摆放在一起。
  • 酒瓶的分类很细致。
  • 不大的客厅,四面墙上都是酒瓶,没有人参观的时候,这里都是门窗紧闭。
  • 这是另一间“展厅”,摆满了瓷质的精美酒瓶。展厅中间的电脑,是许三尤用来网上宣传和联络用的。每年都会有外地藏友慕名而来。
  • 这只已经碎了的是“四大美女”。许三尤说,经常因为老鼠乱窜,酒瓶就会跌落摔碎。
  • 展厅的一角,神舟飞船和子弹造型的酒瓶很抢眼。
  • 街坊邻居来参观,许三尤很乐意告诉他们这些酒瓶的故事。
  • 这应该是最大的一间展厅,同样塞得满满当当。
  • 每只酒瓶的来历和故事,许三尤都清晰的记得,讲起来饶有兴致。
  • 许三尤收藏的各种酒瓶。
  • 拍摄结束后,许三尤又关上了门窗。这些酒瓶静静的等待下次被观赏。
  • 走进王永庭先生的家,客厅四周摆放着多个玻璃展柜,里面陈列着他数十年来创作的三峡石画作品,从数十厘米的高大石块到一两厘米的微型鹅卵石,王永庭都能借势在上面“画龙点睛”。
  • 在几厘米见方的鹅卵石上就能画出一位身材丰腴的女性。王永庭先生说,他最爱画人体,是因为在传统画法中,人体最难画好,但也最能传达人情。他热衷传统写实技法,提起当代不少艺术家抽象甚至反讽解构的后现代风格,老人家皱起眉头,颇有微词。
  • 王永庭先生家的三峡石画展柜。不仅热衷作画,他也收藏了不少形态质感各异的石头,其中不少还是纯天然的石块,也是他未来灵感到来时创作的材料。
  • 三峡石画作品之一。用王先生的话说,石头上本来的灰色和绿色相间的纹路犹如浓雾中隐隐绰绰的树影,其中点缀一位曼妙女性的胴体,仿佛林中深处有佳人,显得有了人情味。
  • 走进汉口卢沟桥路的武汉天地,宁静优雅的小资气息扑面而来,在卢沟桥路沿江大道口的怡景花园旁,坐落着武汉资金最雄厚的民办博物馆——钻石艺术博物馆。
  • 大厅里立着一座醒目的雕塑,书的外形中,一个高大的镂空影子,影子之中是伟人小小的身躯,北京艺术家任思鸿先生的作品《空像》展现着对红色时代巧妙的概括和反思。
  • 正对着大门的墙面上,是英国年轻画家理查德·哈里森色彩艳丽的三联画《千里马》,这幅画的作者曾经历了8年挣扎的吸毒史,艺术中充满深渊的拯救感。
  • 博物馆大厅的右侧西藏展厅的墙壁上有十余幅明清时代的西藏唐卡,巨幅《释迦牟尼成佛图》唐卡述着佛祖出生、成长到成佛的故事。
  • 大厅里展示着南非画家阿洋达·马布鲁的作品,一旁则为多幅湖北美院画家陈国庆的人体水彩作品。
  •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凤凰网湖北频道。
分享到:

民间博物馆:一个人的坚守

提起博物馆,武汉人最先想到的大概是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其实,在武汉的大街小巷深处,坐落着十余家私人创办的民办博物馆,它们规模不等,藏品各异,却都养在深闺人未识。

许三尤:25年收藏万余酒瓶

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开屏里社区,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许三尤酒瓶博物馆”藏身居民楼。馆长许三尤从1988年开始收藏酒瓶,至今已藏有13000多个。

博物馆其实就是许三尤的家,他自己做了一些简易陈列架,安在房间的四面墙上,一直竖到天花板。酒瓶按内容、形式、质地和重量整理为22类,有动物拾趣、山石嶙峋、家什百态、人物春秋等等;最大的可装25斤酒,最小的仅装10克酒,最古老的是唐朝一只泥塑酒瓶,距今1000多年。

在这间百平米左右的屋子里,一万多个古今中外的酒瓶塞满了四个房间,颇为壮观;其中有一些实在放不下的,还不得不挤在一个小房间的地板上。

许三尤说,自己本来是做建材生意,爱上搜集酒瓶,始于1988年的山东之旅。当时,他参加一个宴会,看见桌上摆放了只能装2.5公斤酒的“龙珠”瓶,上面龙珠的形象宛如天成,做工非常精美。从此,他就迷上了搜集酒瓶。许三尤说,一开始仅仅是喜欢酒瓶的造型,后来开始研究酒瓶的历史、酒的文化,现在自己也开始收藏老酒。

为了搜集到这些酒瓶,许三尤前后花了300多万,起初家里人并不赞成,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2003年,武汉许三尤酒瓶博物馆正式成立,东西湖区旅游局也将许家列入东西湖旅游景点。但,博物馆一直观者寥寥。

馆长许三尤通过网络等许多途径,宣传和交流自己的收藏,可现状依然让他忧虑。一方面,受制于陈列条件和管理维护,常有酒瓶受损;另一方面,紧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把博物馆办得更好。当地文化部门有意扶持,许三尤也曾找朋友合作,但目前都未果。

酒瓶收藏馆未来会怎样,许三尤自己也犯愁。

钻石艺术博物馆:藏品皆堪比钻石

走进汉口卢沟桥路的武汉天地,宁静优雅的小资气息扑面而来,在卢沟桥路沿江大道口的怡景花园旁,坐落着武汉资金最雄厚的民办博物馆——钻石艺术博物馆。

2010年5月,襄阳籍南非华人陈达冰先生在武汉创办了钻石艺术博物馆,外贸商人起家的陈达冰将公司命名为“钻石”,但馆内的藏品却主要为不同年代的西藏唐卡、其中人皮唐卡是其中珍品,还有当代国内外艺术家的画作、雕塑等艺术作品,其中不乏全球罕见的101克拉天然坦桑石——蓝宝王。馆内的藏品、装潢处处洋溢着身为华裔的创办人中西结合的气质。馆内每年都会举办4至6场艺术家个人展,提供有免费讲解。据悉,该博物馆每年的基础运营经费就高达200万元。

王永庭:年近7旬 醉心三峡奇石

走进汉阳拦江路的老社区,抬头就能看到由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题写的“中国王永庭三峡石画博物馆”招牌。创办人王永庭今年已67岁,退休前是一位中学美术教师。酷爱并擅长绘画的他从三十多年前就开始尝试在纹路各异的三峡石上作画,借助石头的自然纹理形状,借势题画,他称自己的作品为“天人合一”。1999年他的作品曾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博物馆创立后,常常有美国、法国艺术人士及电视台前来报道参观,其作品也曾作为文化交流礼物馈赠给世界名人。

目前位于王永庭先生家中的博物馆内收藏有三峡石画数万块,也有其平日创作的油画、白描、水墨等诸多作品,完全免费对外开放。

后记

知名度不高,参观者寥寥无几,让其中不少博物馆陷入了开办之初未曾想到的困境。它们其中既有靠收藏者本人的其他收入支撑博物馆运作的,也有收门票来维持的,但由于缺乏政府和文化组织的资金支持,仅靠一己之力辛苦经营,常常显得步履维艰。过去几年时间里,曾经名噪一时的司门口服装博物馆已经关门停业,青年路性学博物馆也暂时关停,资金雄厚的钻石博物馆坦言每年维持经费就高达200万元。

这些维系不易的博物馆们,收藏着珍贵藏品,保存着创办人美好梦想的博物馆,固守一隅保护着文化的梦想,在如今的窘境中,它们又将何去何从?

凤凰网湖北站出品 图/文:邓兰天 胡晗 设计:邓凡 技术:李成龙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