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双面城管”: 换位思考or情不由衷

武汉一城管被曝白天巡逻执法 晚上摆摊

 “城管捞外快,占道摆地摊,换了马甲我也认识你!”武汉网友“岔巴子”网上发帖爆料:洪山区城管局一城管员,白天作为执法者在街道巡逻、检查乱摆乱放,晚上则化身为练摊小贩,在路边摆摊卖茶杯。帖子同时上传了一组执法现场和摆摊小贩的对比照片,相似度极高。

  “岔巴子”在帖子中表示,他的朋友在徐东附近租着门面做生意,照片中的这名城管正是负责他所在的区域,曾经劝阻过帖主的朋友在门口摆放宣传展架。 “岔巴子”说,前两天自己和朋友路过徐东车站,发现路边摆摊卖茶杯的摊主,正是负责自己所在街道城市管理工作的城管员。为了确认,两人第二天晚上专门带着相机前去拍下一组照片。

身为城市的执法者,口口声声要我们为创建文明城市做贡献,自己却白天执法管理占道经营,晚上以身试法?”“岔巴子”在帖子里说。记者搜索这条帖子发现,截至发稿,腾讯微博上的浏览量已达2万。[详细]

官方回应摆摊是为了解小贩去卧底

武汉市洪山区城管局召开媒体通气会,指出该名执法队员在执行“体验式执法”任务,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小贩生活,“换位思考”,改善城市管理。该局局长指出,桂文静和另一名卧底队员杨希的摆摊经营不属于加班,没有加班费,摆摊经费自掏腰包,盈利作为公益活动基金。[详细]

摆摊队员很神秘 恳请网友不要称其卧底

被网友曝光、声称“换位体验”、公布摆摊日记,武汉城管摆摊一事戏剧性的进展吊足了全国网友的胃口。昨日,该事件“第四季”上演——洪山区城管局再次组织媒体通气会,请当事城管“讲体验故事”。不料,面对现场媒体的连珠炮式犀利发问,主持人以“时间不早了”为由叫停。原计划1个小时的通气会仅进行了半个小时,当事城管还没有讲述一段完整的摆摊经历,就被“护送”离场。

两天两场媒体通气会,两位摆摊城管队员,除了现场接受媒体提问外,其他时间,都不单独接受媒体采访。本报记者曾在第一场发布会后,向摆摊城管队员桂文静要手机号遭到拒绝。随后,杨希虽然把手机号告诉记者,但记者连续两天多次拨打都一直无人接听。截至昨晚10点,记者拨打杨希手机,仍是无人接听状态。[详细]

”卧底城管“:注定是没结局的独角戏

一只笔引发的”狗血剧“:城管卧底事件越描越黑

6月15日,武汉城管练摊被人曝在微博上,一个年轻人蹲在马路牙子旁练摊的形象让好多善良的人“感同身受”,这一事件一度被解读为一则社会底层的励志故事,网友们甚至为其求情。而后来的新闻通气会上却突然 “抖包袱”说,两名当事人是“卧底”,是“体验式执法”。事件随后的走向大大出乎了围观者的预料。公众的态度也由之前同情反转为强烈的质疑。

6月18号的发布会上,关于33天总共花多少钱用于购置货物、最终是否有盈利,当事人称,她没统计过进货花费,更不知道到底赚了多少钱。记者就“事先是否想过会被报道,有无策划成分”等提出质疑,当事人都未作答。媒体还发现,展示的“体验日记”从5月10日记到6月14日,“从头到尾都是同一根笔写的,没有换笔”,被质疑有事后补写的嫌疑。武汉城管沉稳有素的表现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彩排过的剧目。笔者和大多数网友的看法一致,“我们被欺骗了,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武汉城管方面刻意导演的一场戏,我们是追着剧情的观众而已。”[详细]

城管有这样的智慧:可否邀请摊贩当一天“城管”

”卧底”之说,你问我信不信,我当然相信。

一是摆摊没有必要。卧底城管每月工资三四千元,不需要摆小摊补贴家用。卧底城管的前同事也证实,卧底城管家境很好,不需要摆小摊挣钱补贴家用。

二是摆摊没有动机。正式员工,又是优秀共产党员,还通过了具有相当难度的全国司法考试,小伙子桂某有着大好的前途,似乎不必冒着被人发现的可能,在路边摆摊。

三是武汉洪山区城管局的领导应该有这样的智慧。武汉洪山区城管局为了让执法做到“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早在2009年就推出“眼神整治法“,2012年操作过“鲜花执法”,还独创“举牌执法”、“围观执法”。这次出现城管队员摆摊“卧底”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四是时机恰当。按照武汉洪山区城管局领导的说法,“卧底”计划应当在5月初开始执行。而在今年的5月2日,新成立的“级别高于一般委办局”的武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刚刚挂牌,这也许是洪山区城管局为配合该委员会的成立而安排的计划。

我以为,下一步可否邀请小摊小贩当一天“武汉城管”,体会城管队员执法的艰辛?而且我相信,将具有真实体验和换位思考的《卧底日记》公之于众也一定能让城管队员们了解到占道经营的商贩的艰辛,让民众增加对于城管队员的理解。[详细]

城管妖魔化的背后:需变管理为服务

”卧底“换位思考远不够 应达到“转变职能”

“城管到底是干什么的?很难从法律上有一个清晰的解释。某些城市的城管已经拥有了很“强大”的装备,如同城市管理者的私家“军队”,与商贩发生冲突的事情也此起彼伏。

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形象是负面的,一旦出手,肯定会引起人们的指责,特别是前些日子,延安城管踩踏商贩的脑袋,更是激起民愤。城管不但失去了维护城市秩序的作用,相反却不停地成为冲突的制造者,成为人们“不和谐”的导火索。至于对他们的信任,当然也谈不上。

于是,城管的换位体验也就出现了。在已经透露的日记里,“卧底”的城管队员更多谈到了小贩们的辛苦与委屈,但这会给城管带来什么变化,怎样达成“提高执法水平”,现在很难想象。[详细]

重塑城管形象:立体改革与公关创新缺一不可

城管的形象问题突出,自身管理问题和社会负面影响的积累,导致城管公共关系建设的基础较为薄弱。多地城管都试图通过执法方式的转变、便民服务的提供等改善城管形象,但止于表浅,收效甚微。

城管形象建设的核心要做好正反两方面的工作。在反面要严防城管形象危机,自查自检,及时纠错;在正面要多做“好人好事”,主动开展“亲民”、“爱民”、“利民”的活动,为群众做小事、做实事、做好事,提升美誉度。要发挥综合执法部门立足于第一线,覆盖面广、易发现问题的优势,赋予综合执法部门一定的监督职责,“执法+监管”是城管职能优化的重要模式和途径。[详细]

美国城管怎么管理街头小贩

无论是在大学门口卖肉夹馍,还是小女孩在集市上卖柠檬水,美国城管在执法的时候都很温情,原因就是美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城管的行为。

据洛杉矶华人咨询网报道,一般来说,城管通过居民投诉、其他机构提供信息、当地稽查员巡视及在特定区域的系统检查等多种途径,发现潜在的违规行为。一旦接到投诉,该领域检查员会开始着手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如果的确存在违规行为,检查员会口头或者书面通告当事人。如果有多项违规的话,当事人会收到违规行为名单列表及一份传讯通知书。在严格的法律程序之下,城管执法必须有据可循,难以“简单粗暴”。[详细]

 

结语

不久前发生的武汉城管下跪事件备受全国关注,如今的”卧底城管“更是将武汉城管推上了风尖浪口,遥想延安城管跳踩商户头部的举动,近期城管似乎成为可以呼风唤雨的“妖魔”:一边是网友们对城管的口诛笔伐,一边是城管在执法中的满腹委屈,城管在“换位思考”的同时,我们应该也站在城管的角度思考如何优化管理城市。

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