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大早,我们来到了榔坪镇荆门桥工段小院门口,这里是巡山工们共同的家。
  • 大伙早已在院子前站好列队点名,准备进行今天的工作。
  • 上山需要的工具被一件件从屋里拿出来摆在地上进行清点。
  • 发电机、榔头、电钻、安全绳、饮用水、还有数个工具袋,按照标签顺序搬到了工程车上,码放的井井有条。
  • 一切准备就绪,顶着朝阳出发。
  • 工程车开出小镇,行了一段时间,便离开水泥大道拐上了上山的碎石路,地面情况恶劣,一路颠簸的朝着山上行进。
  • 车子开到山腰就不能前进了,前面的路太陡、太窄、需要下车背上工具徒步走上山。
  • 每次正式开始进入山林工作前,都需要对到场人员进行拍照签到。大家站成一列,留下今天的合影。
  • 拍照后,大伙再次背上沉重的器械,带上矿泉水,准备进入山林。
  • 鲁朝忠背起发电机,率先踏入山林,再往前走已经完全没有了路,需要在树林中不断穿行。
  • 陡峭的大斜坡一路上经过好几处,这里需要靠安全绳索拉着绳子一步一步往上走,由于地上散满了腐叶,山体陡峭而打滑。
  • 在山林中穿梭巡视,随处都可以看到这种用红色颜料做下标记的危石,每日巡视这些石头的威胁程度也是工作项目之一。
  • 途中经过一堆之前被工人被打碎堆起来的石块。
  • 终于,走到山体一面陡坡处,发现了一处之前就已标记出的石块,经过风吹雨淋,结构已经松动,随时可能落下山。
  • 每次碎石前都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需要在石头表面安装一面网,用来固定碎石时滚落的较小石块,其次在石体上用钢缆束缚住,防止大块山石崩落。
  • 粉碎处理这么大一块山石并不容易,由于山体陡峭,落脚处不多,需要多人合力操作。
  • 紧邻山坡之下就是一条铁路,出于安全的考虑,列车经过时,山上的作业必须停止。他们如何得知火车何时会来?原来,施工区域附近,铁路沿线都会有所谓的安全防护人员通过对讲机随时通报铁路状况。鲁朝忠说:”火车进隧道出隧道都会鸣笛。“
  • 火车平安通过后,大伙又继续碎石作业,解体如此一块大石,需要用碎石机大块碎裂开,遇到结实的地方还需要用电钻打孔破坏结构。
  • 临近中午12点,工人们都已疲惫饥饿,在山上吃饭没有那么多讲究,几包面包、饼干拿来充饥。
  • 山里的汉子常年上山,体力非常的好,吃饭时不时的闲聊些家常,吃着手里的点心,就着矿泉水,就是一顿饭。
  • 鲁朝忠所带领的巴东巡山工区已成为荆门桥工段的名片,他本人更是将敬业爱岗、团结互助、甘于寂寞、乐观向上的巴东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 一块危石是不需要完全粉碎的,只需要将安全隐患的部分去除就行,作业完成后,工人们再次将石体用钢缆重新加固。
  • 在这个山头,今日的工作已经完成,大伙清点装备准备下山。
  • 鄂西之地,重山之中,正是这几个乐观的山里汉子维护着交通生命线的安全,守护着一方土地。
  • 今年27岁的兰州大学生马建理08年毕业后就来到武汉铁路局工作,在机关工作2年多被定岗到荆门桥工段,随后开始了长达3年的巡山工作。起初他只想出来锻炼几年就回老家,但对日常工作的感悟改变了他的初衷。
  • 这么一座小小的院子,居住着这么一些人,多年以来,不辞辛苦,甘于寂寞,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守护着、可敬的巴东汉子!伟大的铁路巡山工人!
  •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凤凰网湖北站。
分享到:

悬崖上的铁路守护神 ——记宜万铁路上的巡山工

宜万铁路上,有这么一群人,每天依靠安全绳,攀爬于悬崖峭壁之上,清除铁路沿线的危石。他们远离家人,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常年累月在铁路沿线奔波,在垂直的悬崖峭壁上作业,为的就是给旅客的回家之路安全护航,他们就是宜万铁路上的巡山工。

4月9日,凤凰湖北报道组深入武陵山区,来到荆门桥工段恩施桥隧车间巴东巡山工区榔坪巡山点,记录了他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上午7点15分,在“巡山扫石、战无不胜”的响亮口号声中,巡山点负责人鲁朝忠开始点名,明确工作任务,交待安全事项。说话间,几十斤重的电锤、数百米长的线卷、发电机、安全网、钢筋撬棍、防护绳索等装备已经装上了工程车。

7点30分,巡山工一行6人向位于沪蓉线的1204+833段出发,走了十多分钟的盘山公路,来到一段乱石遍布、杂草丛生的碎石路,这条路在鲁朝忠和他的队友们眼里平坦畅通,但对我们而言,这已是崎岖山路,坡度较大,碎石磨脚。

7点50分左右到达山脚时,我们一行人已全身被汗湿透。此时,前面已经没有路,鲁朝忠告诉我们,接下来只能凭借安全绳以及山壁突出的岩石、树根徒步上山。“我给你们选了一条比较好走的路,不用担心”鲁朝忠爽朗的笑着说。

8点整,工作前例行拍照后,按鲁工长准备的除危石方案,赵师傅负责在铁路上做防护员,留在山脚与驻站防护员联系来车情况。其他人分别背着工具、干粮、水壶向山顶进军。

上山并非鲁朝忠说的那般简单,山的坡度在70度左右,还有一些地段近乎垂直,很多地方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一路上,我们抓牢树桩、山藤,还有巡山工们在前面放下来的绳索,手脚并用,艰难前行。鲁朝忠说“这里本来连这样的路都没有,到处都是藤条和岩石,这是我们为了查看山顶上危石情况,自己开辟出来的。”

由于经常攀爬,巡山工们身手敏捷,鲁朝忠身背近40斤重的发电机,仍如履平地。沿途我们看到不少石头已用红色油漆做上了标记,鲁朝忠说,这些符号表示着不同的危险等级,一般标记完,他们会采取简单防护措施将它们固定,回去制定除危方案后就来施工。

9点05分,我们终于到达施工地点,一眼望下去,让人目眩,能站得住脚的地方半米之外就是悬崖深渊,报道组成员都紧紧抓住身旁树木,不敢往山下看一眼。而巡山工们的作业地点,便是在这样的悬崖边。

鲁朝忠简单的分配各队员的任务后,寂静的山中响起了发电机的轰鸣声、电钻与石头较量的刺耳声。危石大约有0.8立方,巡山工们站在几乎垂直的山体上,将安全绳绑在大树上,倾斜着身体,用电锤一点点解体危石,最后用钢钎和铁锤将危石与土层剥离,因担心碎石掉到限界内,他们用手把小块的石头小心翼翼地取下来,堆放在安全地带。

中午12点整,我们开始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一位报道组成员因没有踩到合理的下脚点,手被周围的藤条刺破了两道口子。鲁工长说“我们这里经常会出这种情况,穿长袖进来有时候也会被划破”。

到达驻地已是下午1点20分,巡山工们把工具摆放整齐,换好衣服,或睡觉、或聊天,休整身心以备第二天的工作。鲁朝忠说,回到驻地看电视、聊天是他们唯一的“课外”活动,巡山工作虽然枯燥,但是责任重大,必须要耐得住寂寞。

如今,鲁朝忠所带领的巴东巡山工区已成为荆门桥工段的名片,从他们团队提炼出的“敬业爱岗、团结互助、甘于寂寞、乐观向上”的巴东精神正在感染着、引领着更多的人。80后小伙马建理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27岁的兰州大学生马建理08年毕业后就来到武汉铁路局工作,在机关工作2年多被定岗到荆门桥工段,随后开始了长达3年的巡山工作。起初他只想出来锻炼几年就回老家,但对日常工作的感悟改变了他的初衷。“以后应该是定在这里了,到宜万线3年多时间了,已经爱上这里的山和水了。每个人的价值体现不一样,我认为能在这里保障铁路的安全就是我的价值体现。”

据了解,在巡山点设立后的三年间,宜万铁路没有发生过一起落石事故,车间党总支书记钱绪彬这样评价这支队伍:他们是武陵山中最美巡山工,是宜万铁路上的守护神。

凤凰网湖北频道出品 图/文:刘金 张卓 设计:刘金 技术:李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