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拿命换钱"被喷惨的企业主,挺冤的

2021.1.14 第136期 作者:刘毓琳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七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年关将至,大事颇多。

疫情的多点散发,再次敲响严防严控的警钟;与此同时,一位23岁女员工的凌晨猝死,在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一时间,"资本万恶论"甚嚣尘上,再次将企业主与"打工人"的分歧博弈推到了台前。

现象揭露本质,说到底,这是一个利益分配不公的极端事件。至于公平的秤砣偏向哪一端,双方都各有陈词。雇员说,"资本是万恶之源",这是拼命榨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结果;企业主说,经营不易,谁又能体谅我们的压力和难处?争执之下,似乎双方都是受害者。那这个"恶"的根源到底在哪?又该如何调和其间矛盾?

勤奋劳动者,还是卑微打工人

2020年度10大热词中,"打工人"榜上有名。

"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我打工,我快乐。"一句句黑色幽默式的打工人语录,写尽了职场人在社会竞争和生活重担双重压力下的拼搏与无奈,引起强烈共鸣。

如果说这个词是成年人苦中作乐的自我调侃,那最近发生的一连串职场"罗生门事件",便是压抑已久苦闷情绪的集中爆发和对现实不公的群体反抗。

"可悲的是一边榨取你的价值,还一边给你灌鸡汤洗脑,不加班就是不上进""一个月300个工时算'本分',谁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一时间,对"畸形加班文化"铺天盖地的攻讦,充斥舆论场。一度被贴上"勤奋拼搏"标签的"996"被拉下神坛,"拿命换钱""资本压榨"的批驳纷至沓来;让当代年轻人竞相追逐的头部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被揭短,饱受诟病。

更有疑似是不幸猝死女孩同事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工作日常,"月报里写上自己本月的工时,如果没有超过三百小时,就会背锅,领导谈话,绩效最低,自己之前几个月的工时都是300+。""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敢请假,请了假的话,就怎么都达不到了。""有一次上班,地铁坏了晚点,我迟到了。迟到一分钟就要扣掉大概半天的工资,那是我的血汗钱。"

这就像一副状纸,揭开了令人艳羡的高薪工作下的挣扎与无力。

打工人的苦楚自有相通。一条年轻生命的逝去,激化了天平两端久已存在的矛盾。群情激愤下,很多人把矛头直指企业主,批判其为了追求利益,不顾员工死活,最大限度地实施压榨。更有甚者,援引了"资本万恶"的观点,指责金字塔顶端的财富积累,都是源自底层的高强度付出和牺牲。

可是,硬币总有两面,"打工人"在喊打,企业主在喊冤,"我们又何尝不过得很辛苦!"众说纷纭,事实难辨。那么,所谓"靠着剥削积累暴利"到底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光鲜企业主,还是高危职业群

"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它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这段《阿飞正传》里的台词,拿来形容不少企业家,估计也不为过了。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会议,听到一位民营企业家说起2020年的经历。她说,刚复工的时候挺难的,公司两个多月没有收入,但还一直保障着员工的基本薪资,每个月近两千万的基础开销让企业承担着巨大压力,所以那段时间极度焦虑,每天睁开眼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赚钱。她说,自己为此把所有的社交活动都推了,每天都在外面跑业务,日夜奔波连轴转,脑子里面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活下去。

虽然是非常时期的特殊情况,但也折射着时代飞速更迭下,企业努力坚守、力求发展和在变局中破局的不易。

改革开放至今数十年,多少企业曾名噪一时、前途大好,却不幸败于时代变化而轰然倒地。对生存的忧虑,从来不是个人问题,更是每一个冲浪其间的企业不得不面临的课题。在华为创业维艰时,任正非"有半年时间都在做噩梦,半夜常常哭醒";马化腾以294亿元人民币的身价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十时,只用了一个词回顾走过的12年——如履薄冰。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越往上走,就会面临越多的风险挑战,也将承担更重的责任与压力。员工离职,是一个人的变动;可企业的经营不善甚至倒闭,关乎的是数百数千个个体的饭碗。

至于很多人口中的"资本暴利",怕也是有失偏颇。就拿工业来说,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2020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总计为6.10%,其中私营企业仅有5.16%,更不用说那些"被平均"的中小微企业。而这仅仅几个百分点,便是企业主与雇员博弈撕扯的"利益"。本就不大的蛋糕,被按劳分配到众多利益者盘中,每个人的所得能有多少呢?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人们看到的或许都是企业家所创造的财富,却不知这些数字背后的辛酸和承载的责任与重量。企业不得不逐利,因为它本就是一个利益机构,并且靠着这份利益在支撑着内外部的正常运转,以及无数家庭的就业和生计。

所以,孰对孰错,往往太难分辨,视角不同,公平与否也难以抉择。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企业的苛刻;也不能无情地回应,高薪水意味着高付出,这都是个人选择。制造对立从来不是矛盾的化解之法,换位思考与包容沟通才是争端的调和之道。因为指责抱怨往往只能泄一时之忿,当明天的太阳升起,企业也好、个人也罢,仍得面对那些还未解决、亟需解决的问题,也即将迎接新的压力与挑战。

"中和之道、内外有度",提倡包容与沟通,不是软弱,更不是对生活的无力妥协,而是在接受不尽如意后的释然与坚持。人皆有不易,别混日子,也别把奋斗变成"拿命换钱"。愿我们都能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善待自己、理解他人;愿大家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2021,"送你一朵小红花"。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

总监制:刘芮言   监制:郭凯凯  本期策划/撰文:刘毓琳  编辑:魏玮  设计:刘庆庆  技术支持:李成龙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