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最美地标——武昌古城 体验传统文化之旅
近日,昙华林人文小镇迎来了一批新鲜面孔,他们是来自东帝汶、孟加拉和贝宁等国家的8名外国友人。不由好奇,外国友人来昙华林做什么呢? [详情]
诗词古城 | 从董老笔下的长江 重新遇见古城武昌
1957年之前,长江、汉水阻隔了武汉三镇,形成“地为形所限,人与货难迁”的困难局面,三镇人民、货物往来,只能借助船舶,一旦遭遇大风大浪,也只余“隔江相望两茫茫”。 [详情]
武昌年度十大IP出炉 你最钟情哪一款?
从年初的紫阳阁惊艳亮相,到国庆小长假期间昙华林人文小镇焕发新颜,这一年,武昌涌现出不少热门打卡点,旅游热度持续升高。 [详情]
古城探幽丨古城的初冬 有味道、有诗意、更有远方
古城的初冬,有很多有趣的打卡地,都说冬天是萧瑟的季节,但古城的初冬,却显得格外热闹。 [详情]
经过两年的保护修缮 昙华林9栋百岁老房子“活”了
全长约1.2公里的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集聚了自然、古城、宗教、建筑、教育、卫生等多元文化,是一部“活”的武汉近代史书。 [详情]
可点击九大古城门查看详情
规划范围:
北至中山路,南至民主路,包括得胜桥老街两侧区域,总用地面积为22公顷。
规划控制要求:
基于武昌古城蛇山以北规划框架,立足片区文化价值挖掘,从公共空间塑造、交通梳理、功能提升、建筑整治、景观营造等多方面形成全面的整体更新方案。
规划范围:
北至民主路,南至京广铁路,东至解放路,西至临江大道,总用地面积为3.1公顷。
规划控制要求:
是武昌古城民俗文化、传统特色商业文化杰出代表地。立足片区文化价值挖掘,空间上北连户部巷、南通蛇山,建筑风貌上反映不同时期建筑风貌特征,整体提升黄鹤楼周边空间形态,功能上打造集饮食文化、民宿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商业体验区。
规划范围:
东至十四中、南至昙华林路、西至三义村巷、北至螃蟹岬山,总用地面积为3.7公顷。
规划控制要求:
规划依托区域空间结构,运用环境整治、建筑改造等方式,设计门户景观。通过提炼文化元素,策划特色文化体验路线。规划秉持以“保护为主、修旧如旧、多维提升”的建筑风貌整治原则,分别对各类风貌建筑提出整改方案,还原片区特有历史氛围。
规划范围:
东至中山路,北至民主路,西至解放路,南至京广铁路走廊,总用地面积12.8公顷。
规划控制要求:
规划依托区域空间结构,运用渐进式改造、节点式联通的方式,构建蛇山南北片区的联系,改善现状的市民居住环境。积极改
善片区整体居住环境,融入周边建筑风貌,实施第五立面建造
改造,晚上邻里休闲活动空间等。
规划范围:
东至得胜桥、南至火炬路、西至解放路、北至凤凰山,总用地面积为6.5公顷。
规划控制要求:
规划结合新的教育设施控制要求,提升现有基础设施,改善学校环境。通过打造一条贡院文化轴,强调区域贡院文化,传承片区历史记忆。

昙华林人文小镇内共有40栋保留建筑、9栋一般历史建筑、9栋优秀历史建筑,整体项目围绕 “昙华·味道”、
“昙华·文脉”、“昙华·广场”等八大主题分区,重点布局建设城墙博物馆、当代艺术中心、非物质文化体验
馆、文物修复体验园、昙华剧场等八大文化品类。

广受关注的徐源泉别墅、夏斗寅公馆等百年老建筑,修缮完成后现已作为昙公馆、东棠人文酒馆、亼美术馆、昙华剧场等向游客开放。翟雅阁、三厅旧址等老建筑也修缮一新焕发新颜。融合图书、文创、咖啡、讲座及
展览之精彩的昙华公书林,倡导全民阅读及智性生活之风尚,经过百年沉浮,如今昙华公书林重新向广大市
民提供文化服务。昙华林近代教育博物馆通过对昙华林近代教育的回顾,重温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艰辛
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坚守文化自信,培养更多国之栋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为了充分利用武汉作为交通枢纽以及旅游目的地的禀赋优势,更好的丰富昙华林文旅IP的内涵,在武昌区政
府的大力推动下,打造了一个艺术交流中心(Y7)。融艺术研究、创作、讲座、艺术及衍生品展示、销售、
拍卖、信息发布于一体,汇美食、书画、雕塑、茶艺等文化商业形态于一身,打造武汉市民精神家园新高地!考古匠文遗产业园集合了文物修复、展示、教育,以新感官技术让大家零距离体验修复工艺。

翟雅阁
翟雅阁
翟雅阁
翟雅阁
翟雅阁
国民政府三厅
国民政府三厅
国民政府三厅
国民政府三厅
国民政府三厅
国民政府三厅
昙华公书林
昙华公书林
昙华公书林
昙华林
昙华林
昙华林
昙华林
昙华林
昙华林
昙华林
昙华林近代教育博物馆
昙华林近代教育博物馆
昙华林近代教育博物馆
昙华林近代教育博物馆
昙华林近代教育博物馆
昙华林近代教育博物馆
关闭

武昌古城规划展示馆是目前斗级营项目唯一修缮完成的建筑,原为一般历史建筑,现改造成为武昌古城对外宣传窗口。规划展示馆项目面积约600㎡,通过“武昌古城新使命”、“千载历史耀荆楚”、“全面复兴迈征程”、“八方来客共时景”四大板块进行内部布展。

古城规划展示馆
古城规划展示馆
古城规划展示馆
关闭
2 / 14

黄鹤楼

黄鹤楼,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得胜桥

得胜桥是武昌的一条老街巷,也是武汉市历史最悠久的的一条古街巷,从公元825年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儒扩修鄂州城到现在,已经有1196年的历史了。这里曾是明清时期通往武昌城唯一的北门——武胜门的主要街道。据说那时军队出征,必须出“武胜”,归“保安”,这条街则是军队出征走兵车、过战马、运草粮的必经之路,故得名“得胜”,寓意 “得胜宜扬,太平全安”。

昙华林瑞典教区

穿过昙华林中部一个中式的门楼,有一组北欧风情的建筑物,它建于1890年。是瑞典神职人员、瑞典驻武昌领事馆(当时武昌唯一的外国领事馆)人员住宅区。这些建筑是2层和4层的砖木结构,当时基督教瑞典行道会创立瑞典教区,在武汉成立湖北总会,驻地就选在此。

农讲所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红巷13号。1958年,纪念馆在旧址内筹建,1963年正式开放。讲习所复原开放的展室有常委办公室、教务处、总队部、大教室、学员寝室、讲习所辅助陈列等。

斗级营

位于武汉武昌区近司门口的斗级营街区,这里承载了抗战的岁月、见证了武汉发展的沧桑。斗级营的“营”原是清末的一座军营。20世纪初,湖北最早的照相馆、福隆澡堂等纷纷聚集,成为武昌的经济中心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因为这里人多混杂,方便掩护,抗日英雄赵一曼曾在此居住;解放后,不少居民搬来斗级营,新建起三层小砖房,这里逐渐转为居民区,旅馆越来越少,老建筑也被淹没其间。在斗级营50号附近,还能看到青灰砖搭建的老墙,沿着墙根长着青葱的野草,平添不少生气。

户部巷

户部巷位于武昌区司门口,连通民主路和自由路,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西临长江,南枕黄鹤楼,北接都府堤;长约150米,宽8米,是集小吃、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特色风情街区,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

司门口

历史上的长街为蛇山所阻,止于蛇山南麓。蛇山以北至藩司衙门大门口的街道,称为司门口。现今,司门口是武昌解放路与民主路交叉地带的泛称。

起义门

起义门是武昌古城幸存的唯一一座城门,民国以前称“中和门”。中和门因居辛亥革命首义之功而获殊荣,易名保存下来 。1912年鄂军都督府将其改名为“起义门”,并被誉为武昌起义的起点。解放时起义门已毁,门洞损坏严重。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政府拨专款在原址复建起义门城楼。城门楼上挂着叶剑英元帅亲笔题写的“起义门”三个镏金大字。

蛇山

蛇山又名黄鹄(hú)山,因绵亘蜿蜒,形如伏蛇而得名,蛇山长约1790米,最高点海拔85米,山体呈斜陡长狭形,形势十分险恶。蛇山与汉阳龟山隔江相望,是为“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武汉长江大桥东起武昌蛇山,西抵汉阳龟山,是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红楼

红楼现在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蛇山南麓的绿树丛林中,为一组红墙红瓦的“山”字形建筑,其原系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旧址,它是100年前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湖北军政府的遗址——鄂军都督府。

辛亥革命博物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位于武昌区彭刘杨路258号,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总建筑面积22142平方米,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

首义广场

首义广场位于武昌阅马场,它以孙中山像至黄兴拜将台为广场中轴线,武珞路中分南北,南端比北部低一两米。广场由两大轴线组成,即南北向的纪念轴和东西向的文化景观轴,在两轴交会处,是一个以十八星旗为图案的大型喷泉花坛,凸显出此处的辛亥首义历史。

紫阳阁

紫阳阁耸立于玉阁琼岛,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紫阳阁一层半为汉剧博物馆展厅,展出文物有 350 余件套。中央舞台前依次摆放一溜八仙桌,再现人们观看戏曲的悠闲生活。武昌区充分挖掘紫阳湖历史文化,打造文化景区,提供了俯览公园美景制高点,加强了文化轴线序列的连续性,让古城文化轴更加完善。

常平仓

常平仓位于武昌区得胜桥(街)南段北侧。东起得胜桥街,向西转南,再向西至楚材街止,长140米,宽3—6米。泥土路面。门牌:1—100号。清代置备灾粮仓于此,称长平仓,取粮食储备常年满仓之意。巷以仓名,故亦称常平。1967年海月庵并入改名移风巷。1972年恢复原名。巷道弯曲,狭窄不一,不通汽车。

1 / 7
布袋木偶又称“指头木偶”、“手托傀儡”、“掌上木偶”,大约在清代中叶流入武汉。木偶头部用木头、泥、纸等材料雕刻而成,身躯和四肢做成布袋,在布袋外加戏装。演出时,演员将手掌伸入布袋,以食指支撑头部,拇指和中指充作两臂,靠手指拨动完成表演动作。布袋木偶体积小,操纵灵活,迅捷多变,尤为儿童喜爱。1972年,武汉市成立了说唱团木偶队,使布袋木偶戏在武汉重焕新生。
楚陶充分利用楚地优质红黏土资源,创造了内涵丰富的楚陶文化,主要有捏坯成型、雕塑成型、刻划等多项技艺,呈现朴拙、大气、恣意的艺术风格。楚陶题材广泛,从现实自然元素到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可以说,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楚国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面貌。楚陶历经三大发展阶段,分别是原始灰红陶、宋代青白釉、明清黄釉三段历程,当代以黄釉为主。
传统锔瓷(鲁班门派),主要是利用木工制作家具和造船的技术结合铁匠的铁制锔钉工艺,使用锔合技艺修复残损陶瓷器,使其能够继续使用。锔瓷的基本工艺将碎瓷片找碴对缝的捧合在一起(捧瓷),同时用细绳和细木棍将其绑紧(摽接),然后依次定位用金刚钻打孔上钉(锔合),在修复的过程中不使用任何粘接剂材料,完全依靠锔钉的锔合力,最后要做到修复完毕滴水不漏的效果。
瓶内画,俗称鼻烟壶内画,是一门融汇中西文化的传统民间艺术,是集中华民族精华的袖珍艺术品,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瓶内画原本是以鼻烟壶为创作载体,在明末清初是由西方传教士进贡朝廷用来闻香提神的珍品,后发展到瓶内绘画的把玩件。1996年,陈永明等人在江岸区堤角建立了武汉特种工艺厂,由童建国、廖世明出任艺术总监,进行武汉瓶内画制作,代表作有《黄山松云》《奔马》等。
楚凤汉绣发源于湖北省,流传于武汉市武昌区。楚地自古尊崇凤凰,将其视为祥瑞吉祥的征兆,故形成了以凤凰形象为核心的楚地传统刺绣工艺。楚凤汉绣主要采用真丝、棉等原材料,以绣花针为工具利用绣架绣绷进行制作绣制。绣品中的凤凰姿态万千,凤冠硕大,凤尾,有的雄健威武,有的轻盈飘逸。
锻泥雕漆是一种将传统生漆与老砖灰调和,再经过千百次捶打后形成生漆油泥,然后运用其塑造物件的古老技艺。锻泥雕漆的制作既运用了生漆髤饰和泥塑雕刻工艺、又融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掐丝珐琅技法及螺钿镶嵌,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集成品,广泛应用于家庭小家具及日常生活用品的装饰。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流域地区锻泥漆雕其工艺流程主要分为木胎起版、木胎雕刻、生漆桐油锻泥、压花成型(泥塑造型)、髤漆装饰。
文昌刺绣是一种结合襄阳、枣阳刺绣与武昌地区刺绣特色的刺绣,充分满足了人们日常对服饰的审美需求,是湖北优秀的传统民间工艺。原料现多选用真丝缎面料,运用滚边绣、游针绣、乱针绣等不同针法,大胆搭配色彩缤纷、粗细不同的绣线进行绣制,使得织物美感与实用兼具。文昌刺绣有着百余年的历史,逐步由最初的民用小绣品和少量古典戏剧绣服发展到帐帘、披风、被面、枕套、服装、大幅、中堂、条屏、折页、摇件和屏风等,具有很好的商品价值和收藏价值。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