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

巴东磨刀汉子双目失明 义无反顾抚养弃婴十七载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18-04-19 第期

巴东磨刀汉子双目失明 义无反顾抚养弃婴十七载

图文:当年女婴已长大 要做盲父的拐杖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朱立年每天走街串巷吆喝生意

□楚天都市报记者陈俊通讯员谭黎

走过17年风雨,盲眼磨刀人朱立年和养女的故事依然在打动我们。

今年快60岁的朱立年,老家是巴东县溪丘湾乡,因意外失明后一直在巴东县城磨刀为生。2001年他收养了一名遗弃在街头的女婴。2005年,楚天都市报以《盲眼磨刀人大义抚弃婴》为题报道了朱立年和其女儿之间的感人故事。

4月初,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巴东,采访了朱立年父女。女儿朱登攀说,爸爸老了,她要做爸爸的眼睛和拐杖。

清贫岁月

女儿是最大的安慰

春日的巴东县城阳光明媚,白土坡街头,拐杖敲击水泥路面的声音清晰可闻,伴随着盲人朱立年响亮的吆喝:“磨刀喽,磨剪子喽……”

岁月在他脸上留下沧桑的痕迹,一头短发已斑白,眼角的皱纹更深了,两只手磨刀留下的伤痕愈发明显。“今天天气好,生意比以往要忙些,好多人还等着呢。”朱立年一边说一边笑,生活的重担并没有让他低落。再聊起17年前抱回女儿那一幕,老朱脸上泛了光,回忆中也充满了幸福。

2001年农历正月初五,傍晚时分,42岁的朱立年背着工具箱准备回家,忽然听到街边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啼声。婴儿身边放一个奶瓶和一张纸条,写着女婴大年初一出生,来到这个世上才5天。听着孩子的啼哭,朱立年心里很不好受,他一把推开人群,摸索着将女婴抱起说:“我要收养这个娃。”

一个盲人,要养活才出生的婴儿,谈何容易?回到租住的小房,朱立年请来保姆照看孩子。为了孩子,他先后换了11个保姆,搬了8次家。他给女儿取名朱登攀,希望女儿能克服困难,长大成才。

女儿是平淡生活的

一抹亮色

朱立年的眼睛是他19岁那年意外受伤失明的,此后他学过篾匠、喂过猪,还贷款开过糖厂,但都没成功,直到学会了磨刀手艺。

练习磨刀的过程是艰辛的,十个手指不知被割出了多少血口子。渐渐地,人们注意到这位坚持在街头吆喝的年轻人。一传十,十传百,请他磨刀的人越来越多。时间一长,大街小巷的人都认识了朱立年,“磨刀朱”的名号渐渐响了起来。他在磨刀石上磨砺着自己,也磨出了诚实和守信。

女儿是他最大的动力也是他平淡生活的一抹亮色,周末时,朱登攀只要有时间,就会陪着爸爸走街串巷,带着他走路,看见爸爸磨刀流汗了,她就给爸爸擦汗,喂他喝水。租住的小屋里,墙上贴满朱登攀获得的奖状,老朱看不见就经常去摸摸。学校老师也说,朱登攀学习很刻苦,很懂事,一到放学或放假,她都急着往家里赶,为的是回去照顾爸爸。

以后要做爸爸的眼睛和拐杖

现在,老朱磨刀一个月能有1000多元收入,加上残疾人补贴和低保,全家一个月收入近2000元。日子虽然清贫过得紧巴巴,但老朱从不让女儿受委屈,“这孩子是老天爷给我的礼物,也寄托着我人生的希望,所以再苦我也不怕,有女儿在身边就是最大的安慰。”

如今,朱登攀已经17岁,正在巴东县一中读高二,尽管学习的任务有些繁重,但每次放假她总是主动为父亲做饭、洗衣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只要有空就陪父亲出去干活。“女儿学习很努力,直到现在也没有用手机,现在住校每周回来看我一次。”朱立年说。

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朱登攀很少抱怨。她知道父亲快60岁了,身体状况不如从前,她说:“我要做爸爸的眼睛和拐杖。”其实,她心里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自己以后有出息,能让爸爸过得更好。

 

凤凰网湖北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湖北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