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纸质图书 畅享读书智慧

发表时间2015-06-09本期作者:陈新剑 襄阳市旅游文化专家、襄阳广播电视大学科研所所长、教授,市社科联副主席,市政协第11、12届委员。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盛行,人们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瞬间资讯共享、购物交易,也包括在线阅读。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现如今,人们聚到一起多谈论票子、房子、车子乃至女子,而读书这一民族的传统,却渐渐被人们所遗弃。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说起读书,它自古就是谋生进仕的正途,为升官发财,为房子、为车子等等。同时,读书是“心灵的探险”,是“灵魂的壮游”。在读书的过程中,疏浚心源、检点小我、唤出自觉,生出广大的社会关怀。

可现实是,全社会的读书现状令人堪忧。

一方面,人均阅读率和购书率异常低下。“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4.3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少得多。”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2014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

另一方面,网络碎片阅读几乎颠覆传统平面阅读。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的微信用户数已达到4亿。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微阅读与图书的结合,适应了快捷、及时的现代需求,快速浏览代替了书刊精读。

由此可见,纸质图书与传统阅读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碎片化”无法带来阅读的精神享受、思索的兴味、沉思的回味和思想的快乐,微阅读是不可以替代图书阅读的。全民阅读的状况,它是一个社会是否走向良好的刚性标志。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国人冷淡读书文化的背景下,倡导读书既是一种伟大的坚守,更是一种值得我们深深自豪的高贵!

我们应该读什么书?

面对浩如烟海的人类精神文化作品,从大众阅读的层面思考,读书还是要有选择的。 如今充斥书市的各种“解读”多如牛毛。大有泛滥成灾之势。初学者入门,登堂入室,依靠些译注和解读是正常的辅助,但前提必须是这些解读、注解一定要出自严谨的学者之手。

作为现代中国人,修养自己的品行是一定要读《论语》、感悟自然人生的大智慧是不能不读《老子》、而《庄子》适合在失意怅惘的时候阅读;司马迁的《史记》至少要选十篇左右读一读;喜欢写文章的朋友,一定要读《古文观止》、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对于家长,我要强烈推荐的是《昆虫记》和《爱的教育》。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因此该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的当代在世界范围内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

《爱的教育》是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该书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而争相翻译出版……

对于读书,我建议要坚持要读原著,还要读公认的有价值的书。从读一本书开始,从了解一个领域开始,文学也好,哲学也好,历史也好,从读完一本书,到十本、百本、无数本,最终才能进入书籍的世界。

书应该如何读?

无论《论语》还是《庄子》,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做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鲁迅先生主张以“泛览”为基础,博采众家、取其所长,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努力“专精”,读书时“心到、眼到、口到”,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勤于设问和做剪报,结合适当的背诵和重读。

华罗庚读书法是“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一本书当未读之前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对各章各节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

爱因斯坦创造“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读目录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略读正文,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因人而异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资讯可以搜索、观点可以获得,但是智慧,是独立于个体人脑中无法复制的财富。因此,请大家拒绝做“键盘控”和“拇指族”,多读书吧,在浮躁的世界里,找回心灵的宁静,丰富自己的思想。

栏目介绍

《论襄阳》是凤凰湖北襄阳频道原创时事评论类栏目。放眼襄阳,透过专家视角,解读时事热点。以“忆往昔,看今朝”为栏目基本特色,拉近事实政治与普通人生活的距离。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