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轮岗,如何在“轮起来”和“沉下去”间找到平衡点?

2022.10.09 第218期 作者:王娟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九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近期,武汉各区2022-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交流名单陆续公示,引发老师、家长、学生的关注。

实行教师轮岗的现实意义何在?影响几何?是否能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在教育焦虑达到峰值的当下,与教育公平息息相关的教师轮岗成为全社会的议题。

解读:事关教育均衡的舆论热词

教师轮岗,是以固定年限为期,指派教师轮流到各个学校教学。

它并不是个横空出世的新词,一直是舆论场的热词。

早在1996年,中国就推出了教师交流轮岗制度;2006年,教师轮岗制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武汉自2007年起开始探索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轮岗制度。2015年,武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区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

据官方报道,近5年里,参与交流轮岗的武汉教师达1.5万人。此外,武汉也将教师交流经历作为申报高级职称、参评骨干教师的基本条件。

可以说,教师轮岗从推出到如今的制度化,它与迎来送往的教师们一样,走过了许多年的春秋冬夏。其根本目的在于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壁垒,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配置,以此来减轻由教育资源不均衍生出的“学区热”、“择校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影响:身处其中,有人欢喜有人愁

“名师出高徒”,作为教育环节的中流砥柱。教师在育人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老师和家长,则是教师轮岗制度中直接受影响的两方。

以往,教师们不管是编制还是合同制,基本上去到哪所学校就会一直在那里待到退休。而随着轮岗制度启动,他们似乎也成为了“流动人员”。

在此制度下,不能在一所学校长期任职,需要每隔几年更换一所学校,工作环境不稳定,站在教师的角度,自然是不愿意的;而本身就身处“好学校”的家长们则认为,劳心费力将孩子送上名校,好不容易碰到个好老师,怎么能给我调走了?

反观那些孩子读普通学校的家长,他们对于教师轮岗的支持度应该说是最高的。当好老师去"差学校"时,家长们终于可以得到他们心心念念的名师资源了。

这是经年累月引起的“教育内卷”。

名校有优秀的教师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入学名额有限,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师轮岗正是解决这种教师资源差距的有效办法。教师动起来,相当于资源动起来,名师不再是名校的专属,教育资源的分配也才能逐渐趋于公平。

辩证:教育资源,需要“雨露均沾”

有人说,教师轮岗,就能轮出“教育均衡”吗?

这显然不是绝对的。

从此前的公民同招、多校划片到如今的民转公、教师轮岗,教育领域的动作一波接着一波。这些改革由点成面,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让“学区热”、“择校热”降温,让“教育均衡化”升温。

然而要实现优质教师资源从城市到农村、从强校到薄弱学校任教的目的并非易事。

轮岗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教师,以前他们是“学校人”,如今被称为“系统人”,相关资源的分配要在区级甚至跨区教育系统内进行,这就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与教师轮岗制度相适应的教师待遇、权利保障以及管理评价制度。

如此一来,教师们轮岗的意愿和主动性才会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于学生和家长而言,他们考虑更多的则是轮岗过程中的教学质量。

教育资源“雨露均沾”,让学生们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带着这份共同的期盼,我们期待梦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天。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

总监制:刘芮言  监制:林芳 熊丹丹 郭凯凯  本期策划/撰文:王娟  编辑:王娟  技术支持:李成龙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