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

一个学生的袖珍学校 山村教师的31年坚守

来源:楚天都市报

2019-08-31 第期

原标题:当年他答应家乡校长回村教山里娃 没想到一教就教了31年

图文:乡村教师送别最后一个学生

图为:刘良华老师与刘宇航

1988年春天,正在武汉打工的刘良华收到家乡来信,村里缺老师,希望请他回去当老师。几经考虑,他决定回乡任教,没想到这一教就教了31年。

这些年,他从未动过离乡闯荡的念头,却送村里百余学生走出了大山。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见证了他给最后一名学生上的最后一堂课。

师生俩上了最后一堂课

一名老师、一名学生、一块黑板、一对课桌椅、两间教室,以及小操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这就是眼前的刘家山教学点。

黄陂区蔡店街刘家山是武汉市地理位置最高的自然村,从山脚驱车沿着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行驶约30分钟抵达村里。

记者到达村口时,刘良华老师和他目前唯一的学生、8岁的刘宇航已在此等候。师生俩一前一后慢慢地朝学校走去,阳光下,青石板路上一长一短的影子也在移动。

小宇航很懂事,一进教室便拿起扫帚打扫起卫生。刘良华老师说,即将前往山下郭河小学读三年级的小宇航,拿着暑假作业来让他检查。

刘良华有些失落,拿起粉笔板书,开始一堂意义非凡的讲课,这一次,平日调皮的小宇航听得很认真。

课毕,刘良华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下“再见”。他告诉小宇航,到新学校要听新老师的话。

以往每周一,师生俩都会举行升旗仪式。昨日中午,他们像往常一样,举行了最后一次升国旗仪式。

因为一句承诺他坚守31年

1988年春天,刘良华在办理完父亲的丧事后,来到武汉打工。没干多久,就接到了村里老校长、也是父亲老同事刘德保的来信,学校差老师,想请他回去。刘良华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回到村湾教书。当时,他对校长承诺,“既然你们相信我,我一定会坚持下去。”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31年。

这31年,由于待遇低、地理偏僻,老师们来来去去,其间老师最多不超过5人。而随着经济发展,很多村民搬离了刘家山村,学生也从最多50余人缩减到个位数。

2016年,另一名老师被调到山下的郭河小学任教,学校里便只剩刘良华一个老师了。去年,另一名学生随父母到外地上学后,学生也只剩下刘宇航一个了。而如今,连最后这一个学生也要离开了。

是老师是父亲也是朋友

小宇航还不能理解和刘良华老师分开意味着什么,他现在心中更多的是对新学校的好奇与期待。

这两年,小宇航眼见身旁的小伙伴一个个都走出大山。他的家庭很贫困,母亲是聋哑人,而父亲为一家人的生计奔波,很少与他交流。于是,刘良华不仅是他的老师,还是他的“父亲”和好朋友。

长期一个人,让小宇航显得孤僻胆小。为了让他适应新学校的集体生活,5月份,刘老师陪着他到郭河小学上了一个多月的课。

当记者问小宇航,平时学校只有他一个学生是怎么过的,他腼腆地笑了笑,“刘老师会和我一起打羽毛球,一起踢毽子,我们一直都在一起。”在一旁的刘良华眼含泪水,笑着说“只希望他活泼快乐”。

凤凰网湖北官方微信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湖北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