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过去5年武汉砥砺前行 奔向国家中心城市


来源:荆楚网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大城复兴梦正圆 武汉豪迈回归国家天元

图为:十二五期间,武汉大力建设生态城市,图为东沙连通通道楚河汉街。

天河机场全球第二高塔台傲视蓝天,三镇地铁第一环编织成网,多座长江大桥同时兴建……岁末年初,武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建成、开工、建设提速,一片沸腾。“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这是武汉“十二五”战略目标。

过去5年,武汉砥砺前行,每天不一样!

武汉长高了!旋风网球场、汉秀剧场、鹦鹉洲长江大桥,新地标令人目不暇接。汉口中央商务区的武汉中心大厦达到438米,武昌滨江商务区的武汉绿地中心冲刺设计高度636米。在一份全球城市摩天指数排行中,武汉跻身第八位,排在东京之后。

武汉长壮了!GDP弯道超车,在全国城市排名由2010年的第12位上升至2014年的第八位,成为中部唯一跻身万亿元俱乐部的大城。“九省通衢”升级为“九州通衢”。以武汉为中心,“米”字形高铁网络初步形成;从武汉出发,直飞亚欧美澳四大洲;江海直达,武汉新港直抵日韩;汉新欧班列,货运量位居全国同类班列第二。

5年前,武汉仅有一条轻轨运行的轨道交通1号线。2012年以来,年均开通1条地铁,三镇地铁首次成环。

电视问政,治庸问责引起全国反响;13载接力奋斗,摘下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全国金改试点……一项项先行先试密集而至,并入选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为引领中部直至全国的改革创新排头兵。

在“中国梦”中贡献武汉作为,在国家战略中承担使命,武汉豪情奔向国家中心城市!

图文:强势复兴大武汉华丽蝶变

小寒时节,武汉左岭新城。

体量巨大的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厂区内,工人们正紧张地吊装设备。这个总投资达160亿元的巨无霸今年投产后,可年产中小尺寸显示面板8800万片,产值超过百亿元,将改写中国显示面板大量依赖进口的历史。

这将为武汉大城崛起注入新的动力。

图为:武汉最大的城市立交——三环线汪家嘴立交。

定位之变追梦国家中心城市

崛起的变化在5年前埋下伏笔。

2011年“十二五”开局,面对金融风暴,中国发展作出重大调整:由东部优先发展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内外需共同拉动转变。

机遇稍纵即逝。

有分析认为,2020年后全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将显著下降,但中部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开发区域,至少还有10年左右的发展黄金期。武汉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彼时,华北的京津、长三角的上海,珠三角的广州,西部的重庆,五大国家中心城市次第崛起,各据一极,独中部城市缺席。

2012年6月,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支持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同年6月,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动员大会举行。雄壮的国际歌中,武汉掀起迈向中国心的大幕。

江城“五大计划”出炉:工业倍增计划、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城建攻坚计划、服务业升级计划、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

工业强市成为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经济大小会议,首先谈及工业、招商。

图为: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已实现满负荷生产。

5年时间,南车北车江城会师,通用、雷诺、比亚迪强势入驻,联想、TCL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一掷重金争相抢滩。“十二五”该市工业投资累计超过万亿元,一举跃居全国前列。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2012年起,武汉每年通车一条地铁线。2013年,我省首条城际铁路武咸城铁开通,其后武黄、武冈城铁相继通车。京广高铁、沪汉蓉高铁在汉交会,地铁、城铁、高铁三铁聚首。37条国际航线直飞全球,武汉成为祖国中部立交桥。

从中部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追心一路向前。

理念之变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汉口北部跨三环线的武汉园博园,亭台流水、绿意盎然,仿若中国山水画。外地游客想不到,园博会的主会场竟是在金口垃圾填埋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这是武汉绿色发展的最佳例证。

武汉一城山水半城山,然而多年来城市扩张,湖泊蒙尘,山峦失色。

2013年,武汉市“2049专题研讨会”上,“不做什么”、“要做什么”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动情地说,一个城市如果不能把生态保护好,就没有未来,没有希望,而且不可逆转!

理念决定行动。

城市发展不再摊大饼,“6+1”的多中心城市格局,划定城市边界,保护生态底线。

文明建设与经济实力同步上升。

去年2月,武汉13年接力奋斗,捧回全国文明城市奖牌。如今,安放在市民之家的奖牌成为游客争相合影的风景。

文明创建刷新城市生活,治庸问责涤荡投资环境。2011年起,每年开展“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官员在电视直播下接受群众问政,引起全国关注。

减时效、减程序、减费用,市民之家集中窗口对外办公,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通用汽车来汉投资,亲身体验办事效率后,再次追加投资。

使命之变担纲创新发展增长极

2012年,一场改变中国中部发展轨迹的会议在汉举行。

湘鄂赣三省签订《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中部城市群发展新平台。

一年后,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在江城召开。共襄中三角,打造第四极。彼时,我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逐步成型: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让武汉发展空间豁然开朗。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高辉清评价,在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布局之下,广大中西部地区正在加快与国际经济发展互联互通,这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提供新机遇。

战略机遇期的到来,成为武汉承担国家重托的窗口。

去年全国“两会”刚结束,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定位中三角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和“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武汉将成为城市群引领的龙头。

去年9月,一个更大喜讯传来。武汉列为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武汉市市长万勇说,武汉站在了中国“创时代”的“风口”。

武汉创新改革将如何引领大国转型探路?国际智囊献策,思路在碰撞中渐渐清晰。武汉初步确立,制订全面创新改革战略,率先破解科技与产业融合难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人才链、延伸资金链,配套政策链,构建新的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全球影响力产业创新中心。

武汉超长视距谋划发展,到建党100年时,实现经济万亿倍增;到2030年,进入国家中心城市成熟阶段;到建国100年时,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门户城市,跻身第三层级世界城市。

每年开通一条地铁线

上月28日,武汉地铁3号线开通运营,与现有地铁一道画出首个地铁环线。

2012年,武汉首条地铁开通,江城进入地铁时代。几年来,三镇地铁以惊人的速度全力向前。从2012年至今,武汉每年开通一条地铁线。今年,武汉将有13条轨道交通线同步建设。按规划,到2049年武汉将形成25条轨道线,总长1045公里,线网密度与一线城市持平。

地铁扩张的背后是武汉城建的宏大气魄。“十二五”以来,该市城建投资屡创新高,去年该市预计投入高达1750亿元,比4年前翻了一倍多,投资额超过沪穗,直追北京。

5年来,一环线提升功能,二环线通车画圆,三环线重新改造,四环线加速建设。武汉大道、长江大道、机场第二通道、国内最长湖底隧道东湖隧道相继通车。

5年来,长江汉江长虹卧波,青灰色的二七长江大桥、橘红色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普鲁士蓝的古田桥刷新武汉桥都色彩。

三镇快速路网体系在“十二五”基本形成,“三环十三射”的城市路网格局重塑时空。

5年新增四个千亿产业

武汉市经信委近日发布信息,去年前11个月该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2503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亚军。

5年前,武汉千亿产业仅有汽车业一个“特保儿”,5年过去,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及环保等五大千亿产业拱卫江城。

2011年,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武汉,出台“五大计划”。工业倍增计划担纲复兴急先锋。

工业投资成倍增长。2010年,武汉工业投资860亿元,仅居副省级城市第七。去年该市工业投资接近“十一五”工业投资总和。

长大块头,更要提升素质。该市规划,扩大工业总量,同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10条千亿产业链。到201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3万亿元,进入全国工业第一阵营。

武汉直飞全球四大洲

武汉边检站近日披露,2015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出入境人员突破188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40.4%,再创历史新高。“十二五”开局,武汉推出“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打开大门拥抱世界。

5年前,武汉开通的国际及地区航线只有7条,如今国际及地区航线达37条。

2012年,武汉直飞巴黎航线启航,拉开武汉洲际航线帷幕。现在,从江城出发,至莫斯科、旧金山、东京、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一票直飞四大洲,每年吸引湖南、江西、安徽,甚至沿海等地几十万旅客来汉中转出国。

5年来,京广高铁、沪汉蓉高铁全线贯通,以武汉为中心,北至京津,南至穗深,东至沪杭,西至渝蓉,通达八方的米字形高铁网初步成型,5小时覆盖中国大部分大城市。武汉迅速崛起为与京沪穗并称的中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

汉新欧班列开通,十几天时间货物从武汉启运直插欧洲中心。武汉新港“江海直达”一周时间直抵日韩,连接“一带一路”成为湖北出口大动脉。

“三线一路”守卫166个湖泊

目前,《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进入最后的修改候审阶段,一旦获得通过,将成为全国首部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的地方立法。

武汉是百湖之市,然而多年来无序发展,湖泊被填、水体污染。近年来,武汉市领导对城市发展反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湖泊……

全市166个湖泊划定蓝线(水域控制线)、绿线(绿化控制线)、灰线(建筑控制线)、环湖道路的保护范围。根据“三线一路”保护规划,蓝线、绿线之内不得任意开发,灰线内的建设要与滨水环境相协调,并且限制环湖无序开发,保护湖泊资源、水环境景观的公共性和共享性。

国内首次为湖泊配备“湖长”,国内首部地方湖泊志发行。经过调查,江城166个湖泊,水域面积达867平方公里,比2005年水资源普查确定的779平方公里多出88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东湖面积。

梦圆全国文明城市

每逢周末,武汉园博园游人如织,用专业手语帮助聋哑人的志愿者陈会林成为园博园一道温馨风景。

去年2月,武汉历经13年努力,屡次冲刺失败后最终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大武汉攀登精神文明的又一高峰。

2014年起,武汉市每月发布一期“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榜单,分别评选各个行业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

半城山水,一城好人。新近公布的全国道德模范中,武汉官东、江玉珍、江远斌3位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载誉归来,武汉全国道德模范累计升至11人,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制订《武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发布制度,武昌区吴天祥小组志愿者联合会、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长江救援志愿队、百步亭社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一批源于武汉的志愿服务品牌在全国叫响。

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武汉又踏上新征途:开展“文明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

专家观点

人均1.5万美元

武汉跨入发展新时代

——访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

武汉去年人均GDP迈过1.5万美元大关,与北京、上海人均GDP处于同一水平,这是一个标志性门槛,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参看世界各国发展状况,人均GDP1.5万美元意味着一国或地区经济状况至少达到中上发达水平。在这个基础上,武汉将会进入加速发展期,资金、人才、技术将加快向这里集聚。

但要看到,在人均收入、教育程度、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发达城市比,武汉还存在差距。“十三五”期间,武汉发展要升级,需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重心以经济发展为主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

只有更加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打造天蓝水净、山水交融的生态,营造活力四射的创新创业环境,才能实现近悦远来,真正成为大家向往的国家中心城市。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余婷]

标签:武汉 复兴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