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鉴定行业问题多:规范鉴定不妨换个思路
从“金缕玉衣”到“汉代玉凳”,近年来频频出现的艺术品鉴定乱象不仅严重干扰着艺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也阻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据悉,鉴于目前的鉴定乱象,文化部将于今年开展艺术品鉴定试点工作。 艺术品鉴定问题
规范鉴定,不妨转换思路
据了解,目前在规范鉴定方面,业内认为除对鉴定人员和鉴定机构实行准入制度外,还要规范鉴定程序,公示鉴定的机构、人员、时间、环境、方法、步骤等信息;还要规范艺术品鉴定收费制度,割断鉴定收费与艺术品估价之间正相关的关系;并积极推动科技鉴定,从单纯依靠专家学者的学识眼光和经验等方式转向更加倚重客观的技术鉴定方案上来。
而针对近些年来艺术品鉴定行业出现的种种不规范现象,社会各界人员也纷纷做出不同的思考: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根发曾表示,很有必要制定出一部统一、科学的法规,明确文物鉴定的监管主体、人员组成、鉴定办法和法律责任等问题,同时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之下,应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统一和科学的文物鉴定资质资格认证管理体系,形成一套有效的行业规范;媒体评论员刘琼认为,有必要确立一条新的行规,文物专家只问真伪,不管价格,一件文物值多少钱,交由市场去说了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王昌燧则建议,尽快建立一个国家级的文物科技评估中心,并且这个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
“就规范鉴定来说,我觉得重要的是要转换思路。过去人们总认为,艺术品鉴定非真即假,二者的界限泾渭分明。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在具体案例上,往往围绕着真与假的极端结论争执不休。你提供的证据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权威专家的‘鉴定结论’,我提供的证据来源也一样,但具体的鉴定结论却大相径庭。于是乎,一场场闹剧接连上演。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高仿赝品可谓‘触目惊心’。所以,我的观点是,艺术品的鉴定结论在很多时候已经不再是一道是非题,而成了一道概率题,规范鉴定的思路也应该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规范鉴定,马健提议不妨“转换思路”。
“其实英美国家的陪审团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他们的司法审判,也不都是意见一致的,但这并不影响司法判决。同样,在艺术品鉴定上,假如能够通过转变管理思路,将非黑即白的是非问题转化为多大概率的真伪问题,就能够大幅度降低鉴定管理工作的运行成本,赝品问题的严峻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当然,具体的鉴定管理还需要更为精细的制度设计,防止鉴定专家被利益相关者‘俘获’。”马健说。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