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汉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馆藏作品专题展”


来源:楚天金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图文:青春记忆:聚焦画坛名家成名作——武汉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馆藏作品专题展”楚天金报讯图为:《起家》詹建俊布面油彩1957年140cm×348cm 图为:《洗发女》陈丹青布面油彩1980年

原标题:图文:青春记忆:聚焦画坛名家成名作——武汉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馆藏作品专题展”

楚天金报讯图为:《起家》詹建俊布面油彩1957年140cm×348cm

图为:《洗发女》陈丹青布面油彩1980年54cm×68cm

图为:《时空一击》唐晖版面油彩1991年244cm×362cm

图为:方力钧版画1995年92cm×63cm

□本报记者 杨扬 通讯员郭成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

——马克思

詹建俊、陈丹青、唐晖、方力钧……这些现今如雷贯耳的画坛名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处,那便是中央美术学院。或者任教于斯,或者受教于斯,他们的青年时代,无一例外是在央美度过的,他们关键性的代表作或“成名作”,也几乎都是在那里完成的。

“青春万岁:中央美术馆馆藏作品专题展”4月2日在武汉美术馆开展,武汉市民终于可以撩开中国殿堂级美术馆、大师级画家的神秘面纱。

“青春万岁”是个极妙的比喻,在此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央美院多位教师、历届学子的留校作品,从而回溯他们艺术生命中的青葱岁月;一件件充满艺术家“青春记忆”的作品,其实也记录了各个时段的中国历史,我们可以从中触摸到新中国美术成长史和精神史的一段剪影。正如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所说:“它以视觉的方式体现出了新中国的时代面貌。”

1950-1965

油画大师詹建俊

26岁绘出新时代中的新青年

人们熟悉詹建俊(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大多是因为他1984年画就的作品《潮》,其中那个双臂交叉,扶着铁锹,满怀自信,意气风发,好像准备脱掉身披的棉袄,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青年农民,活脱脱象征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春潮。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詹建俊的人物画创作大体可以以1976年“文革”结束分界,分为前后两期。这次展览中的《起家》正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亦是他的成名作。詹建俊曾回忆说:“我们当学生的时候,感觉上世纪50年代很单纯,好像当时社会很简单,简单得很丰富,作为一种文化的丰富,不是物质的丰富……大家很愉快,精神生活很丰富。”

看看《起家》中描绘的场景吧:巨大的白色帆布,在狂风劲吹中仿佛形成了乐音高低不同的激荡旋律,把垦荒青年与狂风搏斗搭建帐篷安家的情景生动再现出来。这就是26岁时的詹建俊,他笔下的20世纪50年代。

1977-1984

“天才之手”陈丹青

上世纪80年代的自我觉醒

陈丹青近几年在大众眼中的印象,多是因其犀利深刻的艺术思想和极具摧毁性的文化言论。很多人遗忘了他那双“天才之手”和由超凡敏感的艺术直觉成就的油画作品。此次展览中的《洗发女》就将上世纪80年代的那个“陈丹青”拉回到公众面前。

1977年-1984年是新时期美术的“觉醒期”,这一时期突出地表现出对人的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进一步思考与呼唤,伤痕美术与乡土写实主义是该时期的两大思潮,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含《洗发女》)正是这后一思潮和现象的代表。

陈丹青在那七张小画中,不动声色地对文革以来的主流油画创作模式进行了疏离和反拨。他本人凭此一举蜚声海内外,而《西藏组画》则被公认为文革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

区别于之前主题性绘画所追求的戏剧性冲突和舞台剧效果,《洗发女》等七张小画撷取的是藏民日常生活的平凡场景,在描绘中也力求质朴而真实,但唯其平凡与真实而感人至深。

1985-1990

唐晖“时空一击”

上世纪90年代初完成自我身份重建

25年前,湖北籍画家唐晖的毕业作品《时空一击》获中央美术学院当年最高分——100分,这件作品也现身本次展览。而唐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的祖父、父亲分别是中国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唐一禾与唐小禾。

唐晖在接受采访时说:“父亲和爷爷一直是我仰望的偶像,我可能达不到他们那样的高度,但我也不能活在他们的阴影下。”这或许可以代表,1985年后登上新艺术历史舞台的那批青年人的共同理念。他们所持的思想活力、批判勇气、理想主义光辉,都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

“千万元级”方力钧

32岁时的青春实验

人们熟知方力钧,是因他的“光头”人像系列,是因为他与王广义、张晓刚、岳敏君并称为“当代艺术F4”。众所周知,他的画被国外画廊争相收藏,拍卖价达到千万元人民币一幅。光头的方力钧和他的“光头”人像系列,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泼皮幽默语符,表达了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普遍存在的无聊情绪和泼皮幽默的生存感觉。可你知道32岁时的方力钧是什么样的吗?

1995年他创作的作品《木版单色》似乎与“泼皮”等丝毫扯不上关系,可其中艺术实验的意味已初步流露。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余婷]

标签:武汉美术馆 馆藏 作品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