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那些年,高校新生入学最热门“三大件”盘点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

人参与 评论

“三件套”变迁史 (据海都网2012年8月21日报道)关于高校新生“开学装备”在网上的热议来看,随着时代的变迁,高校新生开学前必备品,也如结婚“三大件”在不断地升级换代。尤其是进入2000年后,大学生

(据羊城晚报2012年9月21日报道)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iphone、ipad、单反相机等在大学生中间越来越普遍,更几乎成了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的“入学必备”、“开学三大件”。而倒数至几十年前,钢笔、手表等现在的寻常物品也成了那些年的特殊记忆。

开学三大件,你带了什么?记者分别采访了不同年代的大学生,回忆那些年,他们的开学“三大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件:钢笔、换洗衣服

大学生反而减轻家庭负担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全国人民都还在追求温饱。那时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考上大学是天大的喜事。

今年77岁的陈爷爷跟记者分享了自己半个世纪前的大学生活。

由于当时的大学生算是凤毛麟角,国家包办了很多装备,入学时,学生们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学习需要的一支钢笔,生活需要的换洗衣物几乎就是全部的行李。

“读大学的几年中,学杂费、伙食费、住宿费等等,全由国家包了,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就等于家里少一个人吃饭,反而减轻了负担。”陈爷爷笑眯眯地说着,“新生报到时,很多学生都只带一件行李,因为学校不收学杂费、不收讲义费、不收伙食住宿费,连洗澡费也不收,有的大学生在校时甚至还享受公费医疗。”

“当时的大学录取是推荐制和考试结合,我1959年在部队成为干部,然后就被推荐去读大专,1960年到196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学院读气象专业。当时上学跟现在是反过来的,读中学费用是要自己付,能上大学的,费用基本由国家全部承担,生活用的被褥、脸盆等,还有学习用的讲义、笔记本之类的都是由学校发,学生一般就需要自备一支学习用的钢笔,每月还会得到20多元津贴。因为我是部队干部身份,每月领工资,所以需要交12元/月的伙食费。”陈爷爷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大件:钢笔、收音机、手表等

走出农村是唯一理想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经历十年“文革”,高考刚刚恢复,那个时期的大学生既十分渴望知识,也很吃苦耐劳,加上经济条件的制约,开学时,脸盆、水瓶、被褥,这些简单的日用品便成了大学生踏入校门的基本装备。

而到了八十年代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渐渐改善,收音机也流行了起来,爱时髦的同学手腕上基本上都会戴一块表。但由于当时通讯设备仍不发达,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只能靠书信往来,所以钢笔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入学的必备。

这时候,钢笔、收音机、手表成了新三大件。但对于一些好不容易跳出“农门”的大学生来说,这些仍然遥不可及。

阿华是广东工业大学机械系82届的学生,幸运地赶在恢复高考后不久走进大学校门。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他说,恢复高考,对于他们这一代的人来讲,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情。

“那时候没有想过读什么大学,甚至没想过读不读大学,参加高考的时候理想就一个:走出农村。”他感叹说,“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人是有很大差别的,农村户口的人吃谷,城市户口的人吃米,我们农村户口的人穷怕了。”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阿华努力学习,希望成为一名大学生。得知自己被广东工业大学录取时,他一个晚上都握着录取通知书,兴奋得睡不着。

入学时,他挑着一桶行李来到学校,其中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自己从乡下带来的。“以前农村人用的是那种很大、很高的铁桶。一到广州,别人一看对方提的是什么桶,就知道他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那时候,想买个塑胶桶都很难。”

所幸,当时读大学是不用交学费的。到学校之后,家庭贫困的同学还可以跟学校申请助学金。一等奖学金是每个月24.5元。“当时24.5元已经够一个月的伙食了,一份排骨才两毛五。”阿华说。当然,城里大学生和农民大学生还是有区别的,“宿舍唯一一个城里人有点看不起我们,他从家里带饼干过来,要我们用纸巾夹着饼干来吃。”

那时候,上学的路途也很艰辛。“从家乡到广州,是‘两头黑’:早上五六点坐车从家出发,天还没亮;晚上八九点才到广州,天已经黑了,途中还要吃两顿饭。当时也没什么娱乐,学生没有收音机,学校有时候有广播听一下,电视没有几台。”阿华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

大件:录音机、手表、小风扇等

电子产品在校园里最拉风

上世纪90年代,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不少学生的家庭已经先富起来。大学生必备物品中开始出现了录音机等电子产品。

“用磁带听流行音乐、学习是当时年轻人的潮流,录音机可谓是大学生追捧的潮流单品。当时的大学校园里,电子产品并不多见。”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张小姐说。

她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在韶关读大学,“我开学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有送到学校,因为都在广东省内,所以也比较方便。我读的是外语系,经常要听磁带练习听力,还要录音训练口语,所以我们系的学生基本上是人手一部录音机,有的同学还会买一部打字机,在同学圈中很是时髦。”

生活用品中,小风扇、电暖壶等家用电器已经开始出现在大学生们的行李中。“当时学校的食宿条件比较简陋,同学们都有很多小玩意对付。南方的夏天闷热,开学时每人一把小风扇是必不可少的;食堂的饭菜实在很一般,所以我们都会备一个小的电暖壶,下课后自己煮面吃。这些电子产品跟现在的大学生时兴的相比确实不怎么样,但也确实是我们大学生活的小亮点。”张小姐开心地回忆着。

她还告诉记者,当时除了这些小电器,有条件的同学还购置了BP机和胶卷相机,在校园里是相当拉风。

2000年以后

大件:手机、MP3、笔记本电脑、单反相机等

也有人靠助学金和兼职买电脑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的经济水平迅速增长,尤其在广东,家庭富裕的学生不惜在贵价电子产品上“砸钱”。从早几年的黑白屏手机、MP3、电子词典、台式电脑等到智能手机、手提电脑、数码相机,再到这两年的iphone、ipad、单反相机等。大学生们在“三大件”上的花费越来越多,因此受到的关注和争议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批评现在的大学生有“炫富”迹象。

“考上大学了,当然要爸爸妈妈表示一下,当做奖励啊。”“升格为大学生,用的东西自然要比高中时的高级一点,算是转变身份的象征嘛。”很多学生这样说。在不少同学眼中,高考辛苦拼搏了一年,高考后作为准大学生,让家长奖励点时下潮流的电子产品也只权当身份的点缀。记者采访发现,这种现象在一些学费较高的“贵族学校”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小黄2003年考入珠海某2B院校,入学时,爱好音乐的她花1200元钱购置了一台MP3。妈妈奖励了一台很小的黑白屏手机,也花了一千多块。此外,台式电脑也成了她的入学必备。而她告诉记者,这在她的同学中间,只算是中等水平。

“有同学家里直接奖励一部汽车,开学的时候开过来,作为大学生活的代步工具。还有同学直接带着一台空调来学校,就自己装在宿舍。也有同学把单反相机带过来,那个时候比现在要贵得多,一台就要一万元左右。”小黄说。

有学生感慨,这几年,大学生们入学必备的行李似乎不再追求实用、朴实,反而一味追求尖端、高调,智能手机、手提电脑几乎人手必有,更有人追求新款、尖端,用的手机和电脑让上班族们都唏嘘不已。

而对于另一些贫困生来说,却显示出巨大的反差。“爸妈凑齐学费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些高端的手机、单反的哪里敢想?买个能通讯的手机能跟同学、家里联系就好。不过电脑是以后学习、工作都可以一直用的,买个太便宜的麻烦反而更多,这笔钱不知道要怎么跟爸妈讲,可能要我自己去做点兼职补贴一下才能存到。”正在向学校申请助学金的大学生小周告诉记者。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林芳]

标签:高校新生 开学三大件 武汉高校 凤凰网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