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汉老房子老巷子》 记录建筑细节之美(组图)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人参与 评论

盐业银行一楼大厅(现在的中国工商银行江岸区支行) 台湾银行(现在的汉口银行)地面纹饰 江汉关基座纹饰 新泰大楼楼梯结构(刘建林摄) 德明饭店正厅(现在的江汉饭店) 原标题:《武汉老房子老巷子

盐业银行一楼大厅(现在的中国工商银行江岸区支行)

台湾银行(现在的汉口银行)地面纹饰

江汉关基座纹饰

新泰大楼楼梯结构(刘建林摄)

德明饭店正厅(现在的江汉饭店)

原标题:《武汉老房子老巷子》 记录建筑细节之美(组图)

一本以精美图片和简短文字再现武汉优秀历史建筑风貌的图书《武汉老房子老巷子》(第一册《优秀历史建筑》),日前荣获省级最高文艺奖项—湖北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书中的300多幅图片出自10多位摄影爱好者之手,所涉及的52座建筑,均为市级以上优秀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老房子老巷子》主编蓝青是武汉市群众艺术馆摄影部主任,也是本书第一作者,拍摄老房子、老巷子是他多年的心愿。

2006年2月,蓝青策划了“武汉老房子老巷子摄影大赛”,在全市征集了一批老房子照片,为结集出书作准备。

“武汉的历史建筑充满了艺术魅力,过去看到一些老房子被拆,我感到非常可惜,总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用镜头把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留下来。”蓝青说。

此次大赛结束后,蓝青感觉这些摄影作品还不是“最理想”的成书图片,“它们都是老建筑的外观,而且大同小异,我想留下的还有这些建筑内部的结构、各种精美的纹饰等”。

蓝青背起相机,利用工作之余重新走进这些老建筑,前后共拍摄千余幅照片。

经过3年多艰苦的拍摄、编辑,2010年7月,《武汉老房子老巷子》第一册《优秀历史建筑》出版。今年,该书将增加中英文对照说明后再版。

据了解,该书第二册《民居老巷子》、第三册《寺庙古碑塔老桥》的拍摄、编辑工作正在进行,其拍摄对象约数百个。

在老房子里住了47年

蓝青为拍照玩“潜伏”

为拍老房子玩“潜伏”拍老巷民居遇知音

今年56岁的蓝青,在武汉老房子里生活了47年——幼年和家人住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宿舍,童年在汉口的李凡洛夫公馆住过3年,此后又先后搬进刘少奇、周恩来故居,一直住到2004年……

蓝青对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让老房子成为武汉的历史文化名片”是他多年的愿望。身为武汉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他的镜头自然而然地经常聚焦在这些老房子上。

记者黄征实习生邹媛

拆老房子让他“很心疼”

蓝青的父亲蓝蔚是武汉文物保护工作的奠基人,也是“发现盘龙城第一人”,母亲退休前在文化系统工作。受家庭的熏陶和影响,蓝青从小对历史和文化怀有敬意。

10岁之前,蓝青和家人住在武昌农讲所旁边的职工宿舍里,小时候,农讲所就是他和小伙伴玩耍的天堂。“那些灰瓦青墙、朱柱红檐的建筑样式,早就留在童年的记忆里。后来查找资料了解到,这种风格属于晚清学宫式建筑。”

1967年,由于父亲调动工作,蓝青和父母、弟弟一起搬进汉口洞庭街88号,也就是建于1902年的俄罗斯民居经典——李凡洛夫公馆。

蓝青家有50多平方米,“当时公馆属于单位的公房,一共住了4家人,每家就只有一间面积不等的房间,共用厨房、厕所,是典型的‘团结户’”。

“和很多中国建筑不同,这栋房子里有两座楼梯,一座是折式的,另一座是旋转楼梯,专门用来逃生。我家的房间里还有一只废弃的壁炉,通向阳台的是一对拱形落地玻璃门窗,非常气派!”蓝青说。

1970年以后,蓝青一家又先后住进汉口尚德里4号的刘少奇故居和天津路22号德林公寓,后者是周恩来、邓颖超故居。

在不同风格的老房子里住了40多年,蓝青格外关注武汉老建筑的命运,“在我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有很多漂亮的老房子,有的已经拆掉了。每次看到这些老建筑消失,我都感到很心疼。”

2004年,蓝青和家人搬出德林公寓,住进了杨汊湖的新居。这一年,他眼见联怡里拆迁,又一次感到深深的刺痛,“再不抓紧时间把这些老房子、老巷子拍下来,以后恐怕真的看不到了”。

为拍老房子玩“潜伏”

2006年2月,蓝青策划了“武汉老房子老巷子摄影大赛”,在全市征集老房子照片。大赛结束后,他认为这些作品并不理想,达不到出书的要求,“基本上只有建筑外观,而我想记录的,还有这些建筑的内部结构、墙面纹饰”。

蓝青决定按照自己的构思重新拍摄。3年多时间,他利用工作之余拍了1000多张照片,并查找了大量关于历史建筑的文字资料。

拍摄中,蓝青遇到很多问题。最大的困难是,在这些老建筑里办公的部分单位以“保密”为由,不让拍照。

位于江汉路上的中国实业银行建于1935年,目前是中信银行营业部。蓝青和同事也是他的徒弟曾蓉一起去拍主楼一楼大厅时,一位经理表示,根据有关规定,不经允许不得拍照,“要先请示上级”。

请示的结果,是“不能拍”。

原本坐在板凳上拿着相机准备拍照的蓝青,已经做好了“偷拍”的准备,他对曾蓉使了个眼色说:“你和经理再商量一下,到旁边去商量。”

曾蓉心领神会,把挡住镜头的经理拉到一旁交流,转移他的注意力。

凭着多年的拍摄经验,蓝青悄悄地抢拍了一张,为保证照片质量,他站起身又拍了一张。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蓝青在盐业银行(现中国工商银行江岸区支行)拍一楼大厅时,和保安“斗智斗勇”,他笑着说:“那次更惊险,我先把相机藏在背后,一番‘侦察’后趁保安没注意赶紧拍,等他发现时,我已经跑出大门了。”

这些“偷拍”的成果,都被编进《武汉老房子老巷子》这本书。

拍老巷民居遇知音

2010年7月,《武汉老房子老巷子》第一册《优秀历史建筑》出版。但蓝青的拍摄计划并没有结束,他又开始了民居、寺庙、塔桥、教堂等老建筑以及老街巷的拍摄,“拍民居时,一样得不到市民的理解,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

起初,蓝青带着工作证敲开人家的门,有人以为他是记者,向他反映老房子漏水等问题,还有人希望早点搬走,问他“这一片何时拆迁”。当蓝青表示,自己是个摄影师,想拍照片留下老房子的资料,对方立马关门赶人:“不能拍不能拍!”

2010年,经朋友牵线,时任上海街办事处主任的王毅军为蓝青介绍了一位家住江汉村的范姓居民,称他也有“老建筑情结”,对自己住的老房子“保护得非常好”。

蓝青说:“王毅军是学建筑的,因为他的介绍,我才知道江汉村属近代武汉的高等里巷建筑,设计者之一是著名的中国近代工程师卢镛标。”

蓝青和王毅军一起去拜访范先生时,3个人谈得非常投机,看到范先生的住房,蓝青更加欣喜:“房子装修过,不过依然是以前的风格,深棕色的百叶窗很旧,但只是刷了油漆,房屋的结构也没有变。”

上海街的另一位街道干部胡雨霞是摄影爱好者,在她的引荐和帮助下,蓝青走进更多普通居民家,拍到了他想留下的“历史记忆”。

(蓝青照片由本人提供)

用镜头唤醒沉睡的历史

《武汉老房子老巷子》第一册《优秀历史建筑》共有300多幅照片,收录了52栋老建筑的影像和文字资料。

这些建筑中,有武汉的标志性建筑江汉关,有“武汉最美历史建筑”汇丰银行(现在的光大银行汉口分行),有属于“折线型摩登”Art-Deco风格的现代建筑中国实业银行(现在的中信银行营业部)等,还有武汉大学、文华学院、大智门火车站、美国领事馆、博学中学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优秀历史建筑。

为全面展示这些建筑的特征和艺术风格,除了再现外观和全貌,书中还有不少体现其建筑结构风格的门廊、窗檐、廊柱以及细部装饰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帮助读者了解它们的基本历史以及在那里发生过的故事、事件等。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邓兰天]

标签:凤凰湖北 武汉老房子老巷 记录建筑细节之美 组图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