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名人眼中的武汉书店 池莉:情侣拿本书在武胜路接头


来源:长江网-武汉晚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名人眼中的武汉书店 “每个人心中都存有一幅幅难忘的书店风景”。昨日,记者采访本地多位文化名人,请他们谈武汉的书店,谈自己的买书故事。 冷军:为一本书骑车跑遍三镇 著名画家冷军告诉记者,上世纪

原标题:名人眼中的武汉书店

“每个人心中都存有一幅幅难忘的书店风景”。昨日,记者采访本地多位文化名人,请他们谈武汉的书店,谈自己的买书故事。

冷军:为一本书骑车跑遍三镇

著名画家冷军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有过读书热,武汉的书店成为读书人的“据点”。那时,不光汉口书店多,武昌、汉阳都有不少特色书店、大书店。为了一本书,他会骑车跑遍武汉大小20多家书店。

冷军说,那时,往往一本新书来了,没几天就卖完了。对于紧俏的书,大家借着看、换着看。尤其是西方哲学方面的书,像李泽厚主持翻译的西方现代派哲学系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西方美学史》、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等,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

冷军记得汉口武胜路书店当年设了一个宣传栏,上面会贴出有新书目录的周报。读者从中找到想买的书,可以在书店登记。一旦到货,书店会发信函给读者所在单位,通知读者来买。

他认为,电子阅读,信息庞杂,是一种猎奇阅读,很容易让人分神打岔。书店提供的购书、选书、读书空间是网络替代不了的。

冷军到过巴黎、罗马、纽约。那些城市有许多特色书店,书都堆到天花板上了。人们仍习惯去书店买书、看书,从而带来严肃话题的交流,充满了精神文化生活。“书店的实用价值也许比不了从前,但它的文化象征和精神感召意义不可比拟”。

池莉:情侣拿本书在武胜路书店接头

“书店和读书人能形成一种共生关系,让生活有意义,是生命乐趣所在。”著名作家池莉说,“上世纪80年代,武汉的书店都很红火。像汉口武胜路书店,书多,版本新,还卖磁带,是有文化追求的年轻人常去的地方。一些年轻人谈恋爱相识就是在武胜路书店。他们拿本书接头,成功率还挺高。我的许多朋友就是这样找到人生伴侣的。”

池莉说,她记得汉口交通路有好几家书店。其中有一家两到三层楼的旧书店,很多“书虫”到那里淘书。她上大学时就在那里淘到很多有意思的闲书,有些还是孤本。那个年代,她常从武昌到汉口,一天都泡在书店里,什么书都看,历史的、哲学的、医学的,甚至如何给庄稼杀虫的。

池莉现在对一些书店不满意,所以在网上买书比较多。她说:“现在有些书店规模是扩大了,但满眼的成功学、励志书、商人传记、考试工具书,感觉书店与人的关系被打乱,文化的逻辑被斩断。年轻人看了这些书,开口闭口‘搞定老板’。”

池莉说,书店受到网络冲击是个好事,使书店必须考虑品质,考虑如何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过去的书店设施简陋,没有咖啡,但大家读书到了忘我程度。所以,一切都要看书店是否改善了人与书的私密关系。

张执浩:一进书店就能找到想要的书

诗人、《汉诗》执行主编张执浩刚参加工作时经常去书店。武昌司门口书店多、离单位近,他去得最多;武汉音乐学院门口一家书店,他去得也多,最后与那家书店店主成了朋友。

“那时我对书店熟悉到一进去就有一种直觉,就知道自己想要的书在什么地方。”张执浩说,“那时,武汉的书店到了周末人山人海。”

张执浩说,像纽约第五大街书店,不仅漂亮,而且有很多作家、文化人士出入,成为城市的文化标识。而武汉现有的一些书店缺少人文气息,只是卖书的商店。建设适合读者需要的新型书店是趋势,但新型书店不能只注重形式,不能只卖几杯咖啡,就说有文化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邓兰天]

标签:凤凰湖北 书店 武汉 武胜路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