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引思考:爱是懂得 美是分享


来源:人民网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引思考:爱是懂得美是分享 图为独角戏《快乐的杰里》,现场互动感很强。 图为木偶黑光剧《纸月亮》,描述小男孩想象中的世界。 图为肢体剧《身体物语》,表现少男少女在面对青春

共识与合作

倾情为少年儿童创作

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是一个窗口,它集中呈现了丹麦儿童剧的艺术手法、传达了创作者对这一群体的理解与表现,还令人感悟政府与艺术家、学校与家庭在儿童文化艺术建设上的共识——与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段相比,这些达成共识的观念或许更有启发性:

童年不是成人的准备期,童年就是当下、就是此时此刻。可以说,这是丹麦儿童戏剧工作者创作的出发点:尊重并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让作品得以打动观众的内心:艺术家“在乎”孩子们“此时此刻”究竟在想什么、做什么,所以他们会尽可能地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与心灵,然后以戏剧的形式表达、分享、交流;艺术家不会视孩子为“有待完成的人”,而将其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所以,前者不会在创作中有意遮蔽生活的痛苦与酸涩,后者也不会期待前者只提供蜜糖与花朵,这一点又与安徒生的写作何其相似。

儿童戏剧首先是有思想的艺术品,而不是以娱乐或教化为主要追求的商品。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在艺术形式上比成人戏剧还要多样、在思想锋芒上不逊色于成人戏剧的儿童“戏剧艺术”,而儿童观众则回馈给艺术家以爱与尊重。丹麦儿童戏剧能够长期在国际上拥有良好口碑,和这一点紧密相关。在艺术节上,无论是从事儿童戏剧达半个世纪的老艺术家还是戏剧新人,都在这一点上有着共识:这是我作为艺术家的严肃创作,不是学校辅导课堂,更不是单纯的娱乐。

注重观演双向交流。看丹麦儿童剧,会惊讶于其规模之“小”,小到似乎演员拎上一只皮箱就可以开始巡演,小到有时剧场只能容纳十几位观众。这一点与丹麦儿童戏剧传统上以巡演为主有关,更与创作者注重观演交流有关。丹麦儿童戏剧也曾追求“大制作”,并且今天也不乏这类优秀代表作,但其主体是“小而美”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学校、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经过专业指导,就可以为其提供表演空间;这样的作品可以让创作者与每一位观众都彼此“看见”“听见”。小观众们反馈得直接、诚实,正是许多人投身儿童剧的重要原因。

艺术可以让童年更美好,让年轻人不再孤独。这一理念最好的注脚,就是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本身的运作方式。自1971年举办,由丹麦戏剧中心主办的戏剧节每年“落户”丹麦一座城市。艺术节举办前半年至1年,丹麦戏剧中心开始培训当地老师筹备戏剧表演空间,讨论如何把艺术的火种留在当地。艺术节期间所有剧目对公众免费开放:周一到周四,剧目分散在当地各幼儿园、学校或文化中心,以确保当地每个孩子都能看上一部戏剧;周五至周日,剧目集中重演一次——为什么?来自全丹麦的“戏剧买手”会在这时集中出现。有的城市派出六七个人组成的团队看戏挑戏,还有许多城市派出“少年买手”,即各校学生代表。这样一个艺术节的成本大约是400万丹麦克朗(国家和主办城市政府各承担一半),学校等公共机构买戏的费用也由国家承担一半。当我问本届艺术节主办城市腓特烈松市市长约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回答是:“高昂的经济成本。”“那为什么还要竞争主办权?”“因为艺术对年轻人有益。”从艺术节最初10年中,丹麦戏剧中心极力游说各地主办艺术节,到今天等待主办的城市排队至2020年,戏剧艺术之于少年儿童的意义,人们已达成共识。

中国儿童戏剧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重视儿童艺术与教育也始终是我们的社会共识;如今,我们许多城市不仅拥有由政府支持的专业儿童剧团,而且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私人儿童戏剧制作机构;各地兴建的专业剧场中,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剧场转向儿童戏剧演出。刚刚开启的第八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更是集结了近年佳作,展示出趋于多样的艺术探索。同时,我们也看到逐渐升温的市场需求背后的艺术生态问题:儿童剧创作主体不稳定,艺术风格与题材比较单一,制作水准良莠不齐。对此,许多儿童剧创作者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开始了点滴改善;教育部门与艺术机构的合作日渐紧密,应用戏剧教育正成为新兴学科……

“我们能从中国儿童戏剧中学到什么?”在本届丹麦国际儿童戏剧节上,来自主宾国的中国代表被多次问到这个问题。对此,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会有许多中国儿童戏剧艺术家以优秀的作品清晰作答。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璐]

标签:国际儿童戏剧节 丹麦 懂得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