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新农村建设生机勃勃 全面小康成为农民热切期盼
曾经的茅草土坯房早已不见踪影,排排依山而建的“青瓦白墙木门窗”特色民居拔地而起;泥泞难走的乡间土路早已告别历史,一条条快速通道贯通各个村落……这就是建州三十周年来,恩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带来的勃
曾经的茅草土坯房早已不见踪影,排排依山而建的“青瓦白墙木门窗”特色民居拔地而起;泥泞难走的乡间土路早已告别历史,一条条快速通道贯通各个村落……这就是建州三十周年来,恩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带来的勃勃生机。
建州三十年来,该市的田野乡村间,建设新农村的热潮处处涌动。农村经济走向繁荣,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乡村,这一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名词,如今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老少边穷”的固有名词。
据统计,全市现有省级新农村示范村8个,省级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1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91个。
谋定后动抓规划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以前的农村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导致农村建设“散、小、乱”的症结是,建设规划滞后,村庄布局分散。为此,恩施市委、市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把系统谋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全市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实行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 构建了“八条绿色生态走廊”的发展格局。
目前,该市八大生态走廊各条《总体规划》正有序推进:恩施大峡谷黄鹤楼、莲花池、恩施玉露、清江画廊等生态走廊总体规划获政府批准;小溪生态走廊总体规划,规划设计单位已完成编制工作,即将组织评审;“318”、梭布垭等生态走廊总体规划,规划设计单位正在编制;清江源生态走廊规划,其重要节点已有规划,待统稿后评审。
同时,该市在积极规划编制“八条绿色生态走廊”的基础上,还投入巨资编制完成了全市所有村庄建设规划,实现了村庄规划编制的全覆盖。另外,该市各村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形成了村庄建设规划和居民小区建设规划,有效地保障了新农村特色村庄建设有序推进。
今年开始,该市又大手笔谋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决定三到五年内重新编制所有乡镇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并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农村集镇建设,实现了从市、乡镇到村庄规划的层层配套、环环相扣,最大程度地实现市政和社会公共设施等资源的共建共享。
如今,一项惠及几十万农民的城乡一体化村庄规划,已在恩施市乡村沃野上推行;一个个具有鲜明的土苗山乡、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新农村规划,正在仙居恩施大地如火如荼地实施。
建好样板强示范
走进盛家坝乡小溪村,一条曲径从绿树丛中穿过,小溪两岸每隔一段就分布着由三五间吊脚楼组成的农家院落,散发着温馨的气息;步入板桥镇大木村桥湾小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溪水潺潺,绿草如茵,一排漂亮的别墅有序排列在恩奉省道边……小溪和大木村,正是该市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两个典型。
典型是榜样,典型是方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该市根据“按照“青瓦白墙木门窗”的风格、突出土家族吊脚楼元素和保留特色建筑和文物古迹”的原则,加快推进全市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2006年以来,全市先后在营上、戽口、小溪等91个村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在芭蕉侗族乡、白杨坪乡建设市级新农村示范乡;相继在恩施玉露、梭布垭、清江源、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等生态走廊及沪渝高速公路恩施市段、“318”、“209”国道恩施市段沿线、现代烟草农业城郊基地单元等区域,建成一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功能完备的新农村示范小区。
为解决千村一面,缺乏灵性与个性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市坚持“依山傍水,不占良田、建特色民居的不建洋房、能集中的不分散”的建房原则,不简单一律追求“青瓦、白墙、木门窗”的建筑风格,但求统一风格下按照“创文化名城(镇)、彰显民族特色”实现“一栋房子一处景点,一条街道一个风格”,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示范建设。
产业支撑添动力
村庄规划前景再美好、特色民居建设得再漂亮,无产业支撑也只是个空壳子。
近年来,恩施市围绕“保烟增茶强蔬菜,抓林促药壮畜牧”思路,以特色优势农产品为依托,不断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产业基础。
截至目前,该市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茶叶、烟叶、药材、生猪、蔬菜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统计显示:2012年,畜牧业综合产值达到26亿元;全市中药材留存面积突破27万亩,当年中药材原药收入突破2亿元;全市从事林下养殖的农户达5000多户、从事林下种植的农户达1700多户;全市新建林药套种基地5000多亩、林菜套种基地4000多亩,珍珠鸡、野山鸡、野猪、棘胸蛙等特禽养殖户达2579户……
转变发展方式是思路,更是出路。为了让农民增收致富,该市围绕打造“中国生态休闲养生之都”目标,大力发展“民宿产业”。
截至目前,该市通过民居改造,已有1546户2068个床位可用于外来客人消暑度夏,休闲度假。2012年,全市“农家乐”、“民宿酒店”接待客人120万人次,总收入3400万元。
如今,该市农民正在向老板、服务员、演员、导游等转变,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该市促进农村转变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也必将极大地促进该市新农村建设不断大步向前迈进。
亮点纷呈新农村
“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服务配套、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的全面小康新农村,已成为该市几十万农民的热切期盼。
近年来,恩施市委、市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狠抓落实:从市到乡村,新农村建设都列为“书记工程”;落实市领导联系乡镇制度,指导新农村建设,并明确市直所有单位具体帮扶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
统筹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特色民居建设是关键,更是基础。在新农村民居建设资金投入上,该市以农民自身投入为主,政府引导帮扶为辅。2011年来,该市市级财政每年投入资金1240万元,专项用于新农村特色民居建设。同时,该市采取“渠道不变,统一实施,统一结账,各记其功”的办法,统筹民宗、林业、 扶贫、民政、住建等部门项目资金,用于特色民居建设。另外,该市还积极争取企业帮扶,创立“村企联合”的新农村建设新机制。
2006年到2012年,该市完成特色民居新建与改造24209户。芭蕉、白杨、屯堡、龙凤、三岔、舞阳、崔坝等乡(镇)办事处,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民居景观群落。
建州三十周年来,该市新农村建设一系列成就昭示着: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已经浸润广袤的仙居恩施大地,在希望的乡村田野上,引领村民致富的瑰丽之花将越开越盛!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