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样本:以资源壮大产业 以产业支撑科学发展
拉开岁月的帷幔,一部气势恢宏的绿色发展史让人惊叹。 以资源壮大产业,以产业支撑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大厦。在历届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着改革发展的强劲节拍,为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建设全国先进自治
拉开岁月的帷幔,一部气势恢宏的绿色发展史让人惊叹。
以资源壮大产业,以产业支撑起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大厦。在历届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着改革发展的强劲节拍,为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恩施州结合州情走出了一条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厚土深耕30年,恩施变了,世人的眼光也变了。
从自给自足的传统耕种到现代特色农业雏形渐现,从“五小工业”到现代新型工业崛起,从单一卷烟工业支柱到建立“六大支柱工业”群,从“养在闺中”到芳名远播……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发展产业,培植支柱,一路迤逦前行。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30年,沉淀了恩施人民经久的探索、追赶、跨越,凝聚了决策者的智慧与坚守。
一
翻开历史的长卷,审视过去,期许未来。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恩施,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农民贫困,财政困难。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林牧业处于粗放式经营;工业企业少、规模小,第三产业才开始萌?。
而恩施又是一个矿产、水能、生物和旅游资源富集的地方。境内有大型铁矿、磷矿、独立硒矿,中型天然气矿、煤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09万千瓦;
恩施州因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而光环萦绕,“天然植物园”、“种质基因库”、“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
神农溪、腾龙洞、坪坝营、大峡谷等优质旅游资源,应接不暇。闯滩漂流、溶洞群体、民族古迹、革命纪念地、民歌民俗……资源大州,名不虚传。
在过去相当长的岁月里,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认知能力、科技手段和生产力水平低下,一度困住了发展的脚步。
如何盘活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选择怎样的经济发展之路,来支撑起恩施州可持续快速发展?
30年来,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在探索中历练,达成依靠产业脱贫致富的共识,形成抓资源开发、促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从以粮为主到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从依托山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到开发山地、调整耕地,发展加工业,建基地,壮规模,强品牌,增活力;从工业兴州到建设生态恩施州,着力加速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构建面向工业化的结构框架。恩施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进入新世纪,恩施州选择了“产业兴州”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选择,只有一种原由:优势与潜力。论优势,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湖北武陵山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等重大历史机遇……
另外,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引来了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本、技术等核心支撑力,还使产业发展综合成本大大降低,整体竞争实力大幅提升。
感性地奔跑,不忘理性转型。
2011年,全州三次产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012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构成为26∶34∶40。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业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二
踏歌30年,特色农业拨云见日。产品、品牌、基地、产业,延展空间,延伸链条,活力迸发。
通过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恩施州特色农业迅猛发展。
2003年,我州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以烟叶、茶叶、蔬菜、干鲜果、药材、畜牧、魔芋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布局。
随后,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出台。
2010年以来,我州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以“万亩乡镇千亩村”建设为载体,实施“六百双五”(烟叶、茶叶、特色蔬菜、林果、药材各100万亩, 畜牧业年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魔芋、马铃薯种薯基地各50万亩)建设工程。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到2012年底,全州烟叶、茶叶、高山蔬菜、药材及魔芋等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超过600万亩。目前,我州已初步建成全国最大的白肋烟基地、富硒茶基地和重要的中药材基地,全省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魔芋基地。
“恩施玉露”“大山鼎”“清江源”……一批农产品品牌叫响全国。恩施茶叶“玉露一号”每公斤售价2.2万元,演绎着“天价”的传奇。
效益,还体现在农民的腰包里。2012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71元,比上年增加633元,是1983年256元的17.8倍。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转变,特色农业不断提档升级。
以龙头企业引领纵深发展,长友、安普罗、花果山……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迅速崛起。2012年,全州龙头企业总数达1500家,是2005年的10倍。
三
如果30年的产业发展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那么工业就是画卷上是最鲜艳的笔触。
30年来,恩施州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进矿产、水能资源开发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成为州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1983年,全州全部工业企业仅有843个,总产值4.3亿元,增加值1.9亿元,利税总额0.87亿元。到2010年,全州全部工业企业1369个,总产值210亿元,增加值约80亿元,利税总额达到27亿元。
经过多年培育,矿产、绿色食品、能源、烟草、建材、药化六大支柱工业产业基本形成。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州形成了以烟叶复烤、卷烟工业为龙头的烟草产业链,为新型工业播下了希望的火种。
壮大规模与培育支柱并驾齐驱。工业发展,立足做大,全面提速。进入新世纪,工业步入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轨道。
敢试敢干,巧借春风,从政策支持到项目策划,从资金投入到设施改造,从融资组织到企业调度,州委、州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发展资源型工业的力度。鼓励优势企业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扩大规模,努力打造绿色食品、洁净能源、矿产加工、新型建材、现代烟草、医药化工等“六大百亿元产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培养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培植和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工业园建设,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
2012年,全州实现工业增加值133.3亿元,其中3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0.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全州六大支柱工业增加值达到88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87%。电力生产、烟草制品及农副食品加工3个行业增加值均过10亿元。
四
恩施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交通、区位、投融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的条件下,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打造旅游新型支柱产业,培植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恩施州推进产业兴州的又一大亮点。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恩施州最具带动性和长远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2000年10月,成功举办首届湖北·恩施清江国际闯滩节。从此,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新兴的旅游业。2000年,梭布垭石林开发成旅游景区。
2002年,恩施土司城旅游景区试营业。
2004年,恩施大峡谷被中法科考队发现并向世界公布……
随着铁路、高速、航空大交通体系的构建,旅游业迈入跨越发展新阶段。
进入新时期,州委、州政府以更广的视野,把发展旅游业提到了新高度,“一心两翼”的旅游规划应运而生,即以州城为中心,打造北线清江山水画廊、南线民族风情走廊,突显深度整合效应,早日建成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整体宣传是提升旅游形象的重要一环。“恩施号”飞机,全球探险第一人迪恩·波特大峡谷走扁带,影响大、有特色。
2012年11月28日,恩施形象展示片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
连办三届湖北·恩施生态文化旅游节,让文化和旅游碰撞出发展的火花。
如今,全州A级以上景区达28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0个。
50余家星级宾馆、600多家星级农家乐、千余名导游、千余名讲解员……旅游带动服务业蓬勃发展。
2010年,全州接待游客首破千万人次,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2012年,全州接待游客219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9.6亿元。
山河峥嵘成美景,沧桑巨变30年。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