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追寻恩施民间技艺


来源:恩施日报

人参与 评论

生活在大山中的土家族、苗族儿女经过数百年历史的发展,谱写了一部壮丽的少数民族史诗。历史发展的车轮无法改变,时代进步的潮流无需回头,但对一个民族前途的规划与展望,却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需要合理运用这

生活在大山中的土家族、苗族儿女经过数百年历史的发展,谱写了一部壮丽的少数民族史诗。历史发展的车轮无法改变,时代进步的潮流无需回头,但对一个民族前途的规划与展望,却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需要合理运用这个民族千百年的文化积淀。特别是一批已经或即将消失的民族民间技艺,理应用心呵护,特别是在旅游开发的大潮中使之焕发光彩。2011年以来,记者在宣恩、来凤、咸丰等地,用心拍摄、用心记录、用心感受———

蓦然回首:万张令人欣喜的图片

之所以令人欣喜,是因为这些图片饱含了我一年奔波在村村寨寨的心血;之所以令人欣慰,是这近万张图片中,新华社选出了近100幅对海内外播发中、英文通稿,并通过这一平台,向海内外读者推介恩施民族民间文化。最重要的是,我留下了一批不知道是今天或是明天不再自然存在的民间技艺。

或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批属于土家族、苗族、侗族的民族民间文化悄然间已消失了不少。不是么?土法榨油、土法造纸、打草鞋、撬蓑衣、做瓦、割漆、挖瓢等——这些曾陪伴着土(家)苗儿女走过数百年、见证着土(家)苗儿女生存发展现状的技艺,在我们周围还有多少?只要留意便会发现,已经很少了——只是大家还在习惯性地认为,离需要保护还早着呢!很多人对于身边的这些民族民间手工艺不屑一顾,甚至一些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对此也是泰然处之。也难怪,一方面,凭一己之力,对正在或即将消失的民间技艺也无力回天。另一方面,这些“土得掉渣”的玩艺儿,本身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短期内也未必能在旅游开发中有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可能算得上是“亏本的买卖”。

近些年来,人们多少有些警觉了。州政府连续命名了五届民间艺术大师,给予他们适当的生活补贴,使之能够传承他们手中的技艺。但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些“大师”们,多数已年逾古稀,他们所掌握的技艺,由于弟子、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传承的过程中难说都会发扬光大。

在拍摄过程中,记者尽可能拍下每一个细节。因为诸如土法榨油、撬蓑衣、打草鞋等,这些曾经养育和滋润着土(家)苗山乡、陪伴了土(家)苗儿女数十甚至是数百年的技艺,不能说不是这个民族的珍宝。无力让这些民间技艺和民间文化“永葆青春”,但作为其中一员,或许能够记录下其中的一部分,也算是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时兴起:追寻正在沉淀的记忆

田间的“水车”还有么?河边的磨房还在不?做砂罐的作坊在哪儿呢?对于年纪稍长一些的人来说,这些东西还犹在眼前。然而80后、90后们,很少知道这些东西“长”什么样——甚至,想找到一些这方面的影像资料都难。因为这些“土”玩艺儿的消失,几乎在一夜之间,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警觉。

好在,还有很多的传统技艺仍然存在我们的视线背后。2011年初,记者在宣恩县高罗乡境内偶然发现一处做瓦的作坊,10多名老农在瓦场里忙个不停,成排成行的瓦桶、高高堆起的瓦墙、瓦窑冒出的青烟……有线条、有场景,好一幅民间传统工艺的美丽画面。一阵狂拍,回家整理照片,被镜头中的画面感动。记者蓦然发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几乎跑遍全县各个角落,而在印象中这应该是“最后的瓦场”了。可是时间再往前推几年却不是这样的——一些稍大一点的院落里,都会有瓦场,瓦场里的人全身沾满泥忙前忙后的身影仿佛就在昨日。

灵感出自这片瓦场。之前在各种画册、资料上也偶尔看到过一些民族民间技艺,也偶尔有“九佬十八匠”方面的介绍,但都不成体系,我为什么不能循着这个思路,去记录下“即将消失”的民间技艺呢?

原本想这是一个挺简单的事,但真正拍摄起来困难重重。例如说拍土法榨油,因为宣恩境内仅李家河乡箭竹坪村有一处保存完好、且能榨出油的油榨坊,从产生拍摄想法到最后组织实施,前后经历了近3个月时间,支付参与榨油人员工资近千元。据油榨房的“元老”——76岁的土家老人侯仕松介绍,土法榨油一般需要六七个壮劳力才能进行,而且出油率低,榨出来的油卖了还不够开工人的工钱,所以没有人愿意干这“赔本的买卖了”。又例如说拍摄熬苕糖,前后约了近半年时间,最后以“买下全部苕糖”的条件,请了一户农民表演性地熬了一回。只是,从早上8点多开始,到晚上11点多结束才熬了一锅,大约10公斤,市场价值最多200元,如果算上工资、算上烧掉几大捆柴的成本,自然还是亏。村民梁辉说:“以前八洲坝是个苕糖村,家家户户都熬糖卖。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想要得到这一丝香甜不容易,于是人们以牺牲劳力为代价,将不值什么钱的红苕变成糖出售,以换取其他物资。现在各种糖果都有了,谁还愿意吃苕糖呢?”

还有许多技艺,例如说打草鞋、撬蓑衣等,即便时常穿梭于乡村,却也没有发现其踪影了,最后通过在本地一论坛发帖求助、请亲戚朋友寻找线索,终于将这些东西“收”进了我的相机。追随着土家苗寨“正在沉淀的民族记忆”,穿行在土家苗寨的山水之间,为先民们创造的这些物质的、非物质的财富而欣喜,但欣喜之余,留下来的更多的可能还是忧虑。

任重道远:民间技艺如何开发利用?

民间技艺是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生产生活的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历史发展的车轮无法改变,时代进步的潮流无需回头,我们不需要它回到现实中为生产生活服务,但对一个民族前途的规划与展望,却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需要合理运用这个民族千百年的文化积淀,特别是在旅游开发的大潮中使之焕发光彩。

在旅游大开发的时代,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保护,而且是全民自觉参与其中,再才是开发利用。

如何才能“全民自觉”?前提是全民动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就是动员令。如何解读《决定》?最好的解读应该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再高深的理论、再重大的决策都需要从基层一步步抓落实。就恩施地区而言,就是要借东风繁荣本地区、本民族的民间文化。而当前最重要的,莫过于让正在消失的“恩施民间元素”紧急“刹车”——通过一些超常规的措施,保护一批正在消失的、修复一批已经消失但仍然能够停留在人们记忆当中的。

其实,在这方面政府已做了一些工作。开展文物普查、表彰命名“民间艺术大师”、培育“非遗”传人等,甚至可以说相关工作“已做到家”、无可挑剔。但关键是,对于正在脱离本民族生活轨道的这些“正在消失”的东西,表彰、奖励的方式还属于“循规蹈矩”、没有创新的“老办法”。换句话说:这些办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恩施民间技艺最终走向消亡的命运。一方面,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另一方面,这些东西也没有给人们带来实惠。

于是,“让参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人得到实惠”,可能是恩施民族民间文化的新出路。于是,作为领导者和决策者,该思考的问题也许要相应发生改变:把决策思路调整到“如何用民族民间文化”让人们得到更多的实惠上面来。只有人们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过程中得实惠了,参与意识自然不用操心,甚至,各地财政供养着大批民间艺人但相关技艺传承仍然“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才会被打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冯晶晶]

标签:民间 恩施 民族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