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学会国际思维 武汉尚需补课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人参与 评论

此次国际名校赛艇赛,来自英、法、美、意等国100余名大学生、教练员来到武汉。洋腔、洋调、洋面孔,他们走到哪里都吸引回头无数,也让武汉与“国际化”来了一次深度“拥抱”。 但在四五天的跟踪采访中,记者却发

此次国际名校赛艇赛,来自英、法、美、意等国100余名大学生、教练员来到武汉。洋腔、洋调、洋面孔,他们走到哪里都吸引回头无数,也让武汉与“国际化”来了一次深度“拥抱”。

但在四五天的跟踪采访中,记者却发现,这些洋学生在参观、了解武汉时,频频因语言不通、思维不合、服务细节不到位,导致交流受挫。如何与国际接轨,学会用“国际通用语”来推介自身文化,成为大武汉亟须补上的一课。

 编钟版《欢乐颂》生共鸣

23日下午,赛艇队员们来到湖北省博物馆领略荆楚文化。

一进门,记者就发现,老外们参观的专注程度,取决于身边导游的外语表达能力。如果翻译得好,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如果只能照文物简介的字面意思翻译,队员们听得兴趣索然,只能走马观花式的四处闲逛。

参观编钟时,主持人全程都在用英语讲解编钟的相关知识和演奏技巧,劳累了几天的队员们大部分昏昏欲睡。

到了演奏环节,乐队一共演奏了四首曲子。前三首都是中国传统表演,大家听不懂,无精打采。但压轴的一曲演奏出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片段,却让听惯了西方交响乐的队员们,耳目一新。一个个难掩喜悦,跟着音乐的节奏跳了起来。

剑桥大学的马特·威利说,虽然曲调是一样的,但编钟演奏出的音色独特。“人是有国界的,但音乐,是没有国界的。”

对此,拥有40年对外工作经验的资深导游贾炳山说,省博里几千年前的文物,即使对湖北人来说要完全领略其魅力,尚且困难,更别说外国人了。“要让外国人对我们的文化感兴趣,必须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来诠释。”

他举例说,在讲解某些文物年代时,不能光说是多少年前的东西,还得说出同时代的西方文明是什么样的情况。只有找出文化的结合点,才能拉近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但这对导游的业务知识,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城能达到如此程度的导游凤毛麟角。

 东湖宣传片难觅多语翻译

游览完省博后,队员们登上东湖游船,畅游东湖、汉街。刚一上船,船上讲解员发现来的全是老外,赶紧扯住随队翻译:“我们船上没有英语翻译,得由你来翻”。

而船上播放的武汉旅游宣传片,也没有英文字幕,更别说法语、意大利语。剑桥男队领队亚历克斯·弗莱明说,本来自己对东湖文化还挺有兴趣,但宣传片一句都听不懂,只能作罢。巴黎第二大学赛艇队所在的游船上,随队翻译努力直译宣传片的解说词,但当播放到《楚辞·九章·橘颂》中的诗句“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时,难度太大,她也只能与老外们面面相觑。

贾炳山说,一些国内游客对旅游的文化诉求不高,到此一游,不求甚解,“但我们要向外国人宣传自己的文化时,就必须改变陈旧的宣传方式,改善每一处细节。”

业内人士表示,2009年武汉“赏樱热”刚刚兴起时,大量涌来的南方客暴露出武汉在旅游接待能力上的不少短板,倒逼提升。如今,走向国际化的武汉面临着更大挑战:城市地位的提升、外向性经济的增强、对外开放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汉经商、旅游、学习、交流。此时的武汉,必须学会克服文化交流差异,以更世界、更开放、更贴近外国友人思维、习惯、话语的方式,来推广、展现自己。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朱道玲]

标签:武汉 国际 思维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