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正在消失的老行当:补锅碗磨剪刀钉马掌
原标题:那些正在消失的老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涌现出许多新的行业和新技术人才。一些旧的行业和手工技艺也在逐渐被淘汰,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在上世纪70年代前,钉盆钉碗、抢刀磨剪、箍炉锅
原标题:那些正在消失的老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涌现出许多新的行业和新技术人才。一些旧的行业和手工技艺也在逐渐被淘汰,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在上世纪70年代前,钉盆钉碗、抢刀磨剪、箍炉锅(补锅)、钉掌等行业及其工匠走街串巷,吆喝之声不时响起,但在现在的陕北,已难以再见。
没有金刚钻不敢担瓷器担
钉盆钉碗就是把破了的盆、碗用铁钣钉、补好。工匠在破缝的两边各钻一些对称小孔,这钻头在过去用的是金刚石,所以这钻也就称为“金刚钻”。钉盆碗的师傅们常有一句骄傲的口头禅:没有金刚钻,就不敢担这瓷器担。古语曰: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道理不言而喻。钻好小孔后,用特制的铁钣(形似小玛璜,也叫锔子)分别插入各孔,用小斧锤轻轻地把钣的两头打进去,然后用清油和杂面糊涂在铁钣上,使铁钣更加固定。钉过的盆碗裂缝能很好地愈合,再不会渗漏,使用起来与新的无异。
箍漏锅时,箍漏匠先把生铁炼成铁水,然后将铁水灌入漏锅的小孔或裂口,同时手持湿巾,上放谷糠,堵在孔或口的外边,以防铁水流走。铁水凝固后,再用锉把锅内凝固不平的地方锉平、锉光。
抢刀磨剪子会喀易喀好难
抢刀磨剪子的师傅也是担着工具箱,走街串巷地吆喝着:“抢刀磨剪子来!”
抢菜刀、磨剪子时,把用钝了的菜刀、剪子固定在一条低凳上,先用抢刀来抢,然后再用磨石打磨。磨时,刀、剪在一块特别坚硬的石块(油石或磨石)上来回运动,并不时蘸水,这样更容易把刀、剪磨快。这磨术看似简单,其实还较难掌握。因为如果角度太小,则容易卷刃;如果角度太大,就会拌刃。卷刃和拌刃的刀剪都不能用。因此民间有云:“会喀容易喀好难。”
陕北民间常说的四大“愁”,即锅漏灶火杠(炕灶烟火从炉灶里冒出),婆姨邋遢债主囊(很多的意思)。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民以食为天,锅漏了可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此箍漏匠也就要时常和老百姓打交道。
钉盆钉碗、 抢刀磨剪和箍漏锅, 一方面说明了当时物资条件的匮乏、 百姓生活的艰辛, 但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人民群众勤俭节约、 修废利旧的优良品德。
钉马掌蹄声咔咔耳际绕
旧时陕北人耕田、收获、出行、购物,样样离不了驴马。那时每家每户的大牲畜如骡、马、驴都要钉掌,以免把四蹄磨坏。
钉马掌时,掌匠先用铁锻好马蹄形的铁掌(马掌)和铆钉,铁掌上开有六七孔眼,以便插入铆钉。铆钉很特别,上头有一个又平又圆的圪垯,下边尖而稍弯。钉掌时,如遇不驯的牲畜,要给它嘴上带上嚼子,并把四条腿绑住。掌匠先把牲畜的小腿提起弯曲,压在一个高约60厘米的小凳上,用铲刀把蹄底铲平。之后再把铁掌安在蹄上,用铆钉扎入铁掌小孔, 然后用锤子将铆钉打进,待铆钉尖露出畜蹄, 用一小铁棒顶住铆钉尖,上面不断打进铆钉,并用冲子冲,铆钉尖便弯起来,形成一个小半圆圈,这样钉上的铁掌就不会脱落掉下。
掌匠们的技艺娴熟干练,动作巧妙、精道、利索,围观者无不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钉上铁掌的牲畜,走路时特别有精神,尤其走在石板或水泥硬化街上,铁掌踏撞石板发出清脆、响亮的“咔咔” 之声,给人们传递了它们过街的信息。如果是马车或马队过街, 马蹄声和带在畜脖上的串铃声,此起彼伏,犹如演奏交响乐曲,十分动听。笔者从前就住在绥德南关街上,那雄威马车或马队过街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交响的蹄声和铃声好像常在耳际萦绕。这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另外,还有那些皮匠(熟皮革的)、染匠(染布的)、麻绳匠(拧麻绳的)、铜匠、油漆匠及其行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无奈地退出历史舞台,令人惋惜。
以上这些行业、工艺和匠人,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对人们生活的观察,进行思索、试验、改进而发展形成的,也是为适应当时人们生活的需求而产生的。他们像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美丽浪花,对社会发展和方便人们生活起了一定作用。历史不应忘记他们,应给他们记上浓重的一笔。
我想,如果建立一座“手工行业博物馆”,前述的那些行业、工具、产品必定是馆内的重要展品,也将会吸引无数的人们驻足观赏。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