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文化脉动古城 “十二五”襄阳文化产业增长200亿元


来源:凤凰湖北综合

人参与 评论

古城墙下,碧波潋滟;千年古城,生机勃发。 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交汇交融,“四个襄阳”的战略发展宏图,让这片土地尽显发展之美、和谐之美、活力之美。 襄阳,这座有2800多年文化底蕴的古城,如何实现着古

古城墙下,碧波潋滟;千年古城,生机勃发。

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交汇交融,“四个襄阳”的战略发展宏图,让这片土地尽显发展之美、和谐之美、活力之美。

襄阳,这座有2800多年文化底蕴的古城,如何实现着古韵与时尚的完美交融?

传承历史延续文脉

凭文化品牌塑城市之魂

夫人城上俯瞰汉江,但见江流天地外,波浪淘尽千古风流。

古城墙、习家池、绿影壁……襄阳一处处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都打着深深的历史烙印,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米芾、宋玉……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化名人,都“产自”襄阳,千年古韵绵延深厚。

没有传承,再丰厚的文化财富也难有价值。

缠绵的秋意里,漫步滨江大道,修旧如旧的“华夏第一城池”正在重新展现她独特的魅力:古朴的青砖、庄重的廊柱、灵巧的飞檐、精美的雕花、细致的窗格,每一处都是这座古城最为醒目的历史元素,是城市生命的见证。穿行其间,宛若穿越时空隧道。

“以强烈的文化意识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设计之中,注重提升城市品位和承载能力。”以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君正提出的这一思路为引领,我市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全面实施“文化立市”发展战略,深入挖掘襄阳文化内涵,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把经典的历史记忆化为当今的城市特征。

襄阳文物保护“十二五”规划已编制完成,襄阳古城墙捆绑“申遗”工作正在推进,襄阳古城墙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最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古城项目环境整治、内环路贯通、仲宣楼游园改造、古城墙维修、襄王府(绿影壁)修缮等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地开展,成为襄阳建设品质城市、延续城市记忆的新开端。

近日,荆州古治券门修复工程正在进行,近期项目建设重点是完成“襄阳第一街”的恢复和建设,打造护城河沿线旅游观光带,实现“城上游、城下游、城内游、城外游、水上游、走着游、骑车游、坐车游、乘船游”的目标。我市将总投资20.63亿元,打造一个都市文化休闲旅游区,将襄阳古城规划为“三轴两带、三区三入口”的空间布局。

“连接古城墙,打通护城河,修复城门及城楼,打通内外环,恢复古吊桥,改造古街巷”的目标已近在咫尺;“恢复一座古城,新建一座现代化新城”的目标也已不再遥远。建成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度假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全国乃至国际知名的古城旅游目的地和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这将是文化襄阳的未来发展之路。

搭建平台鼓励原创

挥创意之笔铸惠民之本

“图书馆里游书山,博物馆中觅史粹,剧院堂皇听雅韵,广场舞动起蹁跹。”这是记者采访时,一名正在明珠广场跳舞的市民徐宏现场作的几句诗,以表达他的兴奋和期盼之情。

的确,建设“文化襄阳”,文化场馆是不可或缺的载体。

今年,作为襄阳文化地标的“两馆一院一中心”(博物馆新馆、图书馆新馆、襄阳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相继开工建设。“两馆一院一中心”,均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据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负责人介绍,这些标志性文化场馆的价值在于,赋予城市全新的文化内涵与载体,更重要的是,使襄阳一举具备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所需的“文化硬件”。

科学设计,高水平建设。四大场馆一流的设计机构和设计团队阵容令人振奋。我市面向世界,全方位、多渠道征集设计方案,并通过面向全球公开招标等形式,征集优秀的设计方案。强大的明星阵容,让人们对这些杰作的震撼亮相充满期待。

为搭建文化大舞台,让群众在优越的环境中体验文化艺术的魅力,我市正新建改建一批先进的市县两级文化场馆。场馆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投入20多亿元。它的建设,标志着“文化襄阳”有了更好的舞台,标志着襄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迈入了国内领先行列。

文化的土壤浇灌了政策的雨露,勤劳勇敢又奋勇创新的襄阳人,让这片土地开出了繁花。

我市加大对本土文艺作品创作力度,推动各艺术门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生产和创作水平不断提升,文艺精品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创造了一大批紧扣时代主题,坚持挖掘襄阳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文艺作品,如:《乡村调解员》、《荆山楚源》、《踏歌襄阳》、剧本《良知作证》、《亲爹亲娘》、小说《羊祜大传》等。其中,《荆山楚源》、《踏歌襄阳》已成为我市展示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的名片。

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和乡村“30分钟文化圈”正逐步形成,“好戏大家看”、“群星音乐厅”一月一台,“欢乐襄阳”文化活动周周有,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全覆盖,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每年2.5万场次以上……活动有场所、人人可参与、参与有平台将成为襄阳群众文化生活的常态。

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推进,我市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截至目前,仅城区就有260多个群众文化团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其中。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我市文艺精品获省级以上奖项100多项,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项目拉动结构优化

筑文化高地造集聚之势

从制造到创造,眼下一个名为“创意经济”的理念正在流行。而文化产业,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理念的代表。

如何从文化的悠远深厚之中寻找到产业发展的海阔天空?我们用大手笔、大气魄书写了独具襄阳特色的答案。

襄阳鱼梁洲汉水文化旅游综合试验区、湖北吉仙桃木文化有限公司、襄阳程河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申欣根雕有限公司……一家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生于此,长于此。

聚点成片,连线成网。南漳县古山寨文化产业园、保康县煌珍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襄阳文化产业园(襄阳智谷唐城影视基地)、湖北申欣根雕艺术有限公司、枣阳市“倪氏国际玫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文化园”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先后规划立项、开工建设,县(市、区)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全面开花。

“如果能把襄阳的文化与商业结合,那么襄阳这张名片就会成为全国知名、乃至于全球知名的一张名片。”富客斯控股总裁、CEO陆强强在出席2013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寄语襄阳时这样说到。如今的襄阳,凭借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国内外文化产业人士关注的焦点。

著名导演高希希倾力打造电影处女作《襄阳》,投资1.2亿元,足见他对襄阳情有独钟。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建成后将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唐朝古城”,重现唐朝繁华盛景,也将成为导演陈凯歌《沙门空海》的拍摄地。隆中草庐剧场首创国内剧场建筑形态,成为中国首个竹木结构半露天剧场,将开实景演出先河,这一力作出自中国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第一人梅帅元的团队。

资本市场一小步,文化产业一大步。市场化运作,民营资本的注入,是我市在当前情况下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探索的一条新路。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105个独具“襄阳元素”的文化旅游招商项目大放异彩的,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襄阳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中国动漫基地、香港尚达置业、深圳法本信息科技、赞奇科技、香港品高国际文化传媒……众多知名企业纷至沓来签订投资协议,协议金额达190.7亿元。

现在的襄阳,是“水光潋滟晴方好”。我市坚持龙头带动,积极培育和拓展市场主体,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等措施,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地文化企业,下大力引进娱乐业、会展业、创意动漫产业等文化门类落户襄阳。去年全市新增各类文化企业100余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地方特色挖掘闪耀,文化产业发展正好。根据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10家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00亿元以上,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舒鸿吉]

标签:文化 襄阳 古城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